APP下载

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英语语法衔接教学的探索

2020-11-13黄凌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黄凌辰

摘要:自内地新疆高中班创建以来,关于内高班英语教学的研究频频展开。本文通过对内高班预科学生写作课的调研和课后写作任务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新疆学生在内地学习语法的衔接教学,并结合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表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语法的系统教学。

关键词:内地新疆高中班;语法衔接;实践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42

一、探索内高班预科英语语法衔接教学的必要性

内地新疆高中班是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新疆各地区人才的培养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共同进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班总共学制为4年,包括预科班一年的学习,班内的学生统一编排班级,不分民族地域。预科阶段学习的重心是初高中的汉语言学习、英语以及数学、物理、化学,以更好地衔接高一的学习,教材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预科教材。

新疆内高班预科学生开始他们第一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据了解,有部分学生仅接受过最基础的英语学习,所以内高班英语教师的责任重大,在高中四年内不仅要巩固他们的初中英语知识,更要带领他们更上一层楼,到达能够应对高考的水平。而且教师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学生的学业压力,还来自于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遥远又陌生的城市,尝到与亲人远离的痛苦,更要承受基础知识与内陆学生相差甚远的压力。对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已是第二外语,英语是第三外语,所以教师既要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充分考虑他们的知识水平,更要在课内课外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动力,让他们对学习英语有兴趣和爱好。因此,内高班孩子在预科一年时间主要以人教版必修一、二为主,一些课外材料为辅,放慢节奏却又紧凑教学步调,让学生有两倍的时间来吸收应用和巩固新知识。

二、写作训练中常见的问题

1.词性功能难以辨别。由于基础薄弱,学生难以区分词性的功能,尤其是形容词、名词、副词功能,比如在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句子:“Everything will be in vain if you lose your healthy.”又如,在另几个学生的作文中:“So make a balance diet.”“My suggest is that...”

2.对于英语的语言组成框架混乱,包括多个句子混合在一起和主被动混淆。比如:“I have made a decision is make myself independent.”再如另外一个学生写的作文:“The study is also became more difficult.”

3.难以辨析句子成分。比如会出现这些句子:“The second problem wha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at some students have...”或是“This resulted in students feel sleepy.”

4.拼写错误频繁。他们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在读音的理解上会形成自己的一种记忆习惯。比如因为汉语中没有“v”音,在发音时学生容易把“v”发“f”的音,从而在拼写上也会发生错误。没有长短音的意识,难以记住带有“ee”和“ea”的单词。

5.过去时和完成时的使用。汉语中没有因为时态而且进行变化动词的语法规则,所以学生难以适应在表达过去的事情和已经完成的事情使用相对应的时态。

会出现以上几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汉语知识的薄弱。教学生英语是通过汉语为介质来传输给他们词的意思和句子成分,他们没有办法像理解自己母语般理解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2)他们在背单词的时候没有意识去辨析词性。比如suggest,他们在记忆时很机械地记住意思是建议,没有去记住这个词是动词还是名词。

三、教学活动设计与理念

1.从读故事中培养语感

故事,包括新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都是很好的语言载体,具有情节的丰富性,素材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实用性。所谓趣味性,是指该素材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和情节,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力,让他们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够回忆起这个素材的内容。所谓实用性指的是此素材不仅涵盖本单元的重点语法框架,又能简单易懂。对英语教师来说,难点不是在于寻找素材,而是如何加工素材来满足学生的要求。

以“Emperors New Clothes”故事教学片段,引导学生学习情态动词完成式为例。

It couldnt have been that he doubted himself, yet he thought hed rather send someone else to see how things were going. The whole town knew about the cloths peculiar power, and all were impatient to find out how stupid their neighbors were.

...

He couldnt see anything, because there was nothing to see.“Heaven have mercy,”he thought.“Can it be that Im a fool? Id have never guessed it, and not a soul must know. Am I unfit to be the minister? It would never do to let on that I cant see the cloth.”

教学步骤为:教师播放该段材料的音频或者朗读本段教学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然后学生自己默读本段故事,抓住故事主旨。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者长难句,教师通过引导帮助理解,重点让学生关注故事中加粗部分的句子,并通过反复阅读、理解以及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功能。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够利用已有储备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推断出这些句子的含义以及语法功能。

学生在读完故事后,可以根据语境的呈现体会语法规则在文中的应用,教师则可以呈现多个语境,加深学生对于目标语法点的理解,并搭配练习以巩固。

They were busy with their work during the days when we were carrying out this investigation, or they _____ to our help.

A. could come

B. would have come

C. should come

D. could have come

教学目的:通过读故事培养语感,换言之就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使人们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领悟能力。语感作为人们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它不像语法那样系统、全面、深刻地反映语言的本质规律。对于基础薄弱的预科班学生来说,加大阅读量内化语法不失为学习语法的良策。语感形成后会自动转化成语言能力,学生则无须借助语法规则直接应用语言。随着语感的加强,学生能够更自如地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抽象的语法知识和规则,为今后的语言学习夯实基础。

2.从模仿中习得规则

王初明老师提出过:“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模仿一直都是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如同人类习得母语的过程,模仿是一种implicit learning,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语法的内化。

教师可以采用课外或课内的阅读短文进行句式的模仿。比如必修一Unit 1 Annes Best Friend中提取句子:“I can well remember there was a time when...”在实践时,学生在此环节根据要求给出了许多令教师惊喜的答案。再如教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reading task: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忆新疆的地震经历,并根据文章语言仿写一篇文章。提炼文中的倒装句,with的复合句,要求学生使用。

教学目的:以翻译法的教学对新疆班学生来说稍有难度,考虑到他们汉语水平的局限,因此以语境内化他们对语言的认识是一种更好的方法。教师可以自己带头造句,让学生更能理解这个句式的意思,再让学生尝试。学生通过听别的同学的句子和自身尝试,慢慢积累语料库。

3.从情境中巩固语法

英语是一门逻辑缜密、应用性很强的语言,英语教学的素材可以来自生活的各方各面,生活是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可以挖掘出生活中的趣闻主题应用到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借此给学生创设一个语境,当预科班学生提起自己的家乡或是家人就激动不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家乡以及家人的思念情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行语法教学。比如在教授定语从句时,选取新疆有特征的地方、食物为思维的扩散点并造句。

Kashgar is a place where...

Nang is a kind of food that...

My father is a man who...

学生在“尝试——发现”模式下归纳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和特征,能够更好地去记忆和理解这些规则,之后的提问回答环节,学生迅速正确的回答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课后布置作业以一张图为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造句。教师批阅学生书面表达作业后,对学生在定语从句使用中出现的错误做了标记,并让小组一起探讨错误所在,进行改正。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们在订正自己和同伴的错误中,对定语从句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的:情境教学法不仅是让课堂更有趣,学生更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而且在基于情境的语法课堂中,无论是在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还是作业完成的自主性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勤于思考,善于应用,把自己融入到英语学习氛围中,将语法教学与四个基本技能结合在一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语法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能力,而且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语法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求胜意识都得到了激发,在活动过程中无形地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四、感悟与反思

通过对预科班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听课后的反思,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一定要做到的就是放慢步调,丰富内容,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渗透这些新的内容,同时也需要丰富的教学内容,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强化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师需要做到耐心和责任心,他们的起点虽低,但是都带着很大的决心来到这里求学,所以教师也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与他们共同肩负这个挑战。

预科班学生在四年内要学习相当于内陆学生六年的内容,预科学习这一年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因此预科的初高中英语衔接方法与实践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学生接下来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学习以及应对高考的能力提升。以上方法是通过对几个班的反复实践发现成效后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使内高班学生巩固自己的英语知识,加强与完善学习习惯、思维、心理,并且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内地高中的学习模式与环境,为自己今后拓展学习能力、接受高中新知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Wilkins,David A.语言教学理论[M].Cambridge:MA:MIT Press,1972.

[2]温芳.浅谈新疆内高班的初高中英語教学衔接[J].中学生英语,2012(23):5-6.

[3]缪晔.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陈璐,杨莎.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差异研究[J].教科文汇,2013(8):95-97.

[5]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2):42-48.

[6]陆琦.新疆内高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62-163.

[7]刘霞.新疆内高班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长江丛刊,2015(25):65.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