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2020-11-13王成
王成
摘要:党建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文修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详细阐述了党建工作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当下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导向,以期更好的完成大学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实现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协同发展,让学生在竞争激烈且复杂的就业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顺利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关键词:高校 党建 就业工作 协同发展
引言:大学生就业和党建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协同发展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对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当前社会主要面临的问题,社会岗位少,就业基数巨大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方面,由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企业对于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且随着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涌入竞争市场,和一些普通本科生竞争社会岗位,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明显不占优势。另一方面,“社会大学”同样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人才,这部分群体或许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历作为支撑但他们具备十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积累能力,使得他们具备很强的工作能力,这类人也受到公司企业的广泛欢迎。另外,大学生内部的就业竞争同样激烈,而这就是相同学历之下学生个体之间综合素质的比较和竞争。其次,大学生由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专业的学习知识,导致其自身的能力不足,最终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低下。
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校表现十分优异,各方面都颇为亮眼,成绩也十分出色。然而到了实际的工作岗位之后,连一些基本的工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问题和实际的应用的能力都十分低下,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这些都导致了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再次,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存在较大的偏差,一些大学生毕业以后,没能全面客观的认清自我,一些是大城市里找工作,另一些是在大企业里找岗位,殊不知寻找企业单位是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来的。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当下的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且就业的成功率低下。此外,还需要补充的是,当下的大学生普遍没有创业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当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成功率大大下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所以要解决好大学生的这些就业问题,就需要高校实现党建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有机整合,让党建教育成为学生今后就业的有效助力。
二、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系
企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用人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我国在很早就明确提出:用人,德才兼备者有限,有德无才者次之,切勿有才无德之人。这里所谓的德,就是党建教育中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给学生传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领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实现校内学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党建教育首先能够极大的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让其即使面对巨大的挫折和困难,也能够以百折不挠的决心从容对待,不会有偏激行为出现。其次,党建教育很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在巨大的就业竞争中处在有利地位,且能够在就业、创业当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比如,党建教育纠正了部分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和“利己主义”的思想,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团结互助且帮助他人,这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其在往后的就业当中能够结识到更多优秀的人士,拥有更加广阔的人脉关系,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再次,党建教育让学生对社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将党建工作作为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使学生更容易从一个学生转型向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社会的适应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意义。比如,很多学生在没有踏入社会之前一度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是所谓的天之骄子,所以在就业中对职业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在实际的就业当中却处处碰壁,不断的挫折消灭了自己自信心,最终让其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而通过党建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和自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生理智的认清自我,用脚踏实地的方式进行就业岗位的选择,大大的提升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协同发展的策略
1.党建组织人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新颖的思想和教学环节,让党建工作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且还要注意党建形式的变化和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党建工作在符合当下国情和注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让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创造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党建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党建内容更多的注入就业信息,打破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性,思想不能过于拘泥。当下许多院校都在实行分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校可以将之作为参考,大胆尝试将其引入到党建课程中来,以此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另外,學生的勤奋度和学习态度也和党建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校内党建组织人员可以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得以灵活运用,化理论为实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党建工作现代化。网络是高校党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工作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高校党建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原来的旧概念进行修整,将时代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成就引入进来,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下的实时动态。科技的现代化意味党建模式也要现代化,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时站稳脚跟,院校方可以组建校园社团和网络社团,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知识的获取能力,让学生了解时政动态和就业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在往后就业当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能让他们今后能更好的步入社会。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党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需要学校从学生周边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比如利用具体实例来进行课堂讲解,用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国际地位来让学生感悟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并详细阐述一些我国当下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才能极大的开阔学生的思维。
4.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党建活动要遵守客观的规律,全面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党建教育并不是學校和学生之间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在此过程中,树立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这点而言,就需要高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不能将党建教育当作简单的“智育”教育,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才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考虑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愿意主动接受知识,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自发的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达到行知合一的效果,并将这种学习方式带入往后的职位当中去。
5.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人是新时代社会竞争的主体,也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大学党建工作也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大学生党建教育首先必须要和就业指导结合,不断让党建工作体系变得更加系统性,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参与就业和创业。其次是将党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生实习就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党建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塑造学生的正确的三观和人格,让学生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6.构建党建与就业信息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信息平台,发挥出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递即时性,构建一个包含QQ、微信及微信公众号在内的党建与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就业指导、党员就业先锋等多个模块,并组织专业党员对平台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便于高校实时发布相应的就业信息及党和国家提出的优越政策,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准备工作。此外,还要在平台上开展相应的教育宣传,让学生了解就业前沿及国家提出的总体方针,为学生通过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且学生如果在就业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利用这一学习平台向教师和学校反馈,快速获取就业帮助。
四、总结
正确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实现党建和就业的有机结合,让党建教育成为学生的有效助力是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的创新和思路的拓展,对于实现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就当下高校党建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党建意识不足、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以及高校党建与就业协同不走深入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极大和就业指导的整合度,构建出长效的工作机制,让党建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今后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周东旭,董炀.党建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0(02):63.
[2]庄乾坤.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合探析[J].公关世界,2020(02):134-135.
[3]杨博.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互促共赢模式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2):42-43.
[4]魏浓,魏星,阳巧,王瑞奇.“党建+”模式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0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