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2020-11-13顾少梦

公关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意义基层

摘要:“如果从思想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这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最经典论述。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全党全社会在思想上更加团结巩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不仅需要顶层的设计与统筹,更需要基层党员干部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维护党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关键词:基层 意识形态工作 意义

一、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根本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其对应社會的基本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执政党必须要牢牢掌握的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层党员干部始终处于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突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了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主体地位。

二、新时代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基层形势任务教育普及亟待加强

当前的形势任务教育的普及范围有限,且贯穿全年的常规性仍有不足。针对社区、乡镇、普通群众等的形势任务教育并没有大范围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理论阐释方面仍有欠缺,在遇到一些模糊认识、是非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与基本立场从而易被他人煽动利用。所以,形势任务教育普及程度亟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扩大形势任务教育覆盖面,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站稳立场。

(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上严下宽的现象,很多基层单位存在重经济工作、轻意识形态工作的现象。意识形态工作“用功久”“见效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相比经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亟待突破的困境。

由于意识形态工作专业性较强,通常需要从业干部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学习才能够熟能生巧逐渐胜任。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者普遍缺乏系统性培训,而且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职工往往都是“半路出家”,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专业素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方式上简单直接、缺乏创新、缺少主动作为,使意识形态工作在开展中较难达到预期目标。以乡镇意识形态工作干部为例,其工作直接面对村干部、村民,需要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这也要求基层干部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既要了解农业,又要懂得村民,这也给他们在工作中如何掌握与广大农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技巧,如何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一些基层工作部门条件较艰苦待遇较低,在人员制度上均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导致了人才的外流。

(三)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亟待加强

1.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人数持续攀升已连续多年成为新媒体第一应用大国,人们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其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休闲娱乐,各种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交融,这也使互联网构成了一个最庞大、最喧嚣的舆论场。近年来,一些倡导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网红文化”逐渐兴起,自媒体发展乱象屡见不鲜,错误思潮、社会阴暗面通过互联网传播发酵。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发言门槛低、受众面广等一系列特点,也正是在这些特点的凸显下,也使得互联网阵地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亟待加强。

2.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文化阵地具有形态鲜活、形式具体等特点,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载体。较城市而言,基层文化阵地引导功能的欠缺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村屯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的兴起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基层文化阵地也真正成为了理论宣传、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仍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存在部分专用场地与设施不达标的现象,农家书屋书籍总量大但类型不全且存在图书流失等问题,村民参与热情不高。农村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活动对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也值得警惕。此外,由于基层文化阵地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阵地建设受到经费、管理机制、认识不足等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基层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引导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亟待加强

社会组织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部分行业协会和商会存在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非法社会组织利用网络、各类媒体在宣传造势,公共场所等发布欺骗性广告,借机敛财,侵害合法社会组织的权益,降低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存在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隐患。少数运行不规范、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松懈,凝聚力不强成为“空壳”。社会组织数量的不断攀升、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相对匮乏等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力度都亟待进一步加强,相关体制机制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等仍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三、新时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提高党在基层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抓手

是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能否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团结的最关键因素,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证。我们应当一以贯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尤其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内国际环境是百年所未有变局之中,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网络化等多方面的巨大风险与挑战。以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能够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的自信与公信,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基层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避免意识形态工作“层级递减”的现象。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保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实思想基础,为经济建设凝聚广大干群的干事创业精神动力,促进思想认识上的团结统一。

(二)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保障

恩格斯在其晚年信件中曾强调,“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紅线。”这表明了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要主动调整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促进经济更健康、更符合规律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思想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也强调了在我们越是在大力抓经济的时代,越应当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错误言论与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对经济发展造成不稳定因素。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与认同度可以保障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障经济稳健发展。

(三)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有效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强调了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也反映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优秀的文化是构建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也是让意识形态发展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基本要素,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无时无刻不在彰显意识形态的内涵。优秀的文化产品、健康的文化产业、端正的价值理念它能够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文化资源的配置、文化市场结构的调整、文化内容的创新等方面。通过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引领文化发展,可以在思想层面端正价值理念、凝聚价值共识、增强获得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基金项目:1.2019-2020年度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课题编号:HSY20193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顾少梦(1987-),女,中共大庆市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朱继东: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意义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