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设研究
2020-11-13蔡瑞彪
蔡瑞彪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化学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创设重要性,对其具体创设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解决 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开展实际教學中,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融入,不但提升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帮助学生找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创设重要性
在对学生开展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活动时,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引导,从问题的创设到问题的分析,再到解决问题,最后到评价问题,这一系列引导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渐深化,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解题技巧更加准确,能够轻松的面对所有化学问题。
在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时,化学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着手,结合其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总结,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解决中,进行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模式的融合,学生能够在了解和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自身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实践能力以及情感体验也会得到强化,进而化学核心素养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高中化学学科中创设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策略
1.提出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时,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是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化学老师通过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可以轻松的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能够使学生将问题作为开展学习的起点,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在创设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化学老师要将该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开放性以及挑战性等特性为学生充分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化学老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对问题进行选择,从而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能够得到真正的完善,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时,学生会发现经常看到浓硝酸和铜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化学老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出几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索,进而提升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解决能力。比如化学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将浓硝酸进行分解,会生成哪些化学物质”、“生成的这些物质中,有可以与铜发生反应的物质吗”、“如果与铜发生反应,那么生成的物质是否会在硝酸中稳定存在呢”、“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硝酸又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存在的呢”。通过这一些列有关联问题的提出,不但能够使学生找到所要学习的内容的重点,也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所要掌握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分清这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且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准确的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并且清晰的记住浓硝酸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分析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是提高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就是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及提升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会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联想,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扩展,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当学生结束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学习时,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会遇到这样一道题:下面说法中出现错误的是哪一个?然后会给出四个选项:选项A是:蔗糖、麦芽糖均为双糖;选项B是:酶是一种具有很强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选项C是: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酯,所以会让Br2发生褪色;选项D是: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后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当化学老师对这道问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排除法对这道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如果不确定A选项,可以从B选项着手,酶是一种蛋白质,而且确实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所以是对的;在以前的化学实验中,有演示过不饱和脂肪酸引起Br2褪色,所以C也是对的;这时看D选项,学生对淀粉的水解知识并不陌生,知道淀粉水解之后会生成分子量十分小的糊精,但是糊精还会继续的水解,这时就会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而纤维素在稀硫酸的催化下,在加热条件下也会进行水解反应,最终产生葡萄糖,所以D选项也是对的。那么学生在不确定A选项的情况下,也会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这种分析,不但使学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也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3.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对化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同时,通过学生对化学问题的解决情况,也可以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学生化学思维的一种考察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老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指导学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技巧,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当学生结束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学习时,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会遇到这样一道题:在室温下,某化学小组将pH为10的碱和pH为4的酸进行等体积混合,最终所得到的溶液pH值小于7,问在混合前的酸碱可能是下列哪种,然后给出了四个答案。当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探讨,学生的会给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觉得在反应后可能生成NH4Cl,这时弱酸弱碱盐,所以水解之后的容易呈酸性,这时有同学提出反对,因为该同学没有考虑弱酸弱碱的水解特性,在混合后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最终学生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帮学生找到了学习中的不足。
4.评价问题
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并不能以解决问题作为最后的环节,在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解题能力时,也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找到自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改善,使自身越来越完美,进而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在无形中得到培育。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使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升。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使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得到完善,进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活跃和锻炼。但是,化学老师在创设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时,要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评价,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辉.中学化学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156-157.
[2]虞红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成才之路,2019(26):62-63.
[3]聂小勇.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61.
[4]孙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2):20.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院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