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2020-11-13

中国油脂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苯四氢呋喃植物油

黄 媛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 350001)

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由5个苯环构成,是毒性最大的一种多环芳烃。研究证实,苯并(a)芘是一种间接致癌物,在体内潜伏期长,通过慢性累积可引起细胞病变,从而引发肺癌、皮肤癌、上消化道肿瘤等[1-3]。2005年,欧盟规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含量不得超过2 μg/kg[4]。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食用油中苯并(a)芘最大限量值为10 μg/kg[5]。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作为苯并(a)芘进入人体的主要来源,对其苯并(a)芘含量的监测与控制意义重大。

目前,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测定多采用荧光检测器,但在前处理上仍需过柱净化,存在成本高且过程烦琐的问题。本研究综合文献报道[6-7],优化方法,建立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苯并(a)芘标准品(o2si),上海安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山东禹王和天下新材料有限公司;环己烷,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正己烷,默克股份两合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检测器);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月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KA MS 3 basic单发涡旋振荡器,上海沪粤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us BSA 2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BaP固相萃取柱(500 mg/6 mL),Agela Technologies Cleanert。

1.2 试验方法

1.2.1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移取1.00 mL苯并(a)芘标准品(100 μg/mL)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使用乙腈溶解并定容,得2 μg/mL 标准储备液,置于-18℃冷冻保存;取标准储备液用乙腈逐级稀释,得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1.0、5.0、20 ng/mL的苯并(a)芘系列标准溶液。

1.2.2 样品前处理

本方法:称取1.00 g植物油样品于10 mL刻度管中,用萃取溶剂定容至5 mL,涡旋混匀30 s,过0.22 μm有机滤膜,上机测试。

国标方法:按GB 5009.27—2016方法进行样品处理。

1.2.3 液相色谱条件

A相为水,B相为乙腈,C相为乙腈-四氢呋喃(体积比1∶1),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35℃;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本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国标方法流动相采用10%A、90%B等度洗脱。

表1 本方法HPLC梯度洗脱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萃取溶剂的选择

根据目标物的溶解性,试验分别使用正己烷、石油醚、环己烷以及四氢呋喃作为萃取溶剂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正己烷本底存在干扰,不利于目标物定性及定量;采用石油醚及环己烷时,苯并(a)芘出峰展宽严重,且重现性较差;样品采用四氢呋喃萃取后,经色谱柱分离,苯并(a)芘峰型良好,且无杂质干扰。因此,确定四氢呋喃为萃取溶剂。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采用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乙腈-水体积比为90∶10时,苯并(a)芘分离效果最好,且分析时间较短。由于样品直接处理后即进样分析,色谱柱中可能会残留少量油脂,多次进样后易导致其柱效下降。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四氢呋喃对油脂极强的溶解性,在目标物出峰后,使用乙腈-四氢呋喃(体积比1∶1)对色谱柱进行冲洗,获得了较好的重复性。图1为BaP含量为4.43 μg/kg的植物油样品液相色谱图。

图1 BaP含量为4.43 μg/kg的植物油样品液相色谱图

2.3 方法学验证

2.3.1 工作曲线、检出限及定量限

将苯并(a)芘系列标准工作液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以BaP质量浓度对应得到的峰面积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0.1~20 n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532 460X+11 717,相关系数(R2)为0.999 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以3倍和10倍信噪比来进行计算,得到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

2.3.2 回收率及精密度

随机抽取6份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样品中添加适量苯并(a)芘标准溶液,得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试样,涡旋混匀后按照本方法进行分析,每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6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植物油中BaP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6)

续表2

由表2可知,本方法回收率在93.5%~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7%,符合检测要求。

取植物油阳性样品,按本方法处理后进样分析,每日平行测定6次,连续测定3 d,得到日间精密度为2.01%,日内精密度为1.67%,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2.4 实际样品测定

对市场流通的不同品牌的6种植物油进行随机监督抽查,按照本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6种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检测结果

由表3可知,264份样品中共有164份检出苯并(a)芘,检出率为62.1%,含量范围在0.5~17.2 μg/kg之间。其中,花生油均检出苯并(a)芘,橄榄油均未检出,6种植物油苯并(a)芘检出率高低顺序为花生油(100%)>芝麻油(63.6%)>油茶籽油(59.2%)>玉米油(54.8%)>大豆油(40.0%)>橄榄油(0%);按照我国现行标准限量要求,检出不合格油茶籽油1份(>10 μg/kg),不合格率为0.38%;按照欧盟法规要求,检出60份植物油不合格(>2 μg/kg),不合格率为22.7%。

取代表性阳性油样10份(1#~10#),分别采用本方法及国标方法(GB 5009.27—2016)进行试验,方法对比及结果对比分别见表4、表5。

表4 植物油中苯并(a)芘不同测定方法比较

表5 不同方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比较

由表4可知:相对于国标方法,本方法增大了取样量,降低了可能由取样带来的随机误差;在前处理上耗时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小,且无需过柱净化,大大降低检测成本。本方法在检出限及定量限上均低于国标方法,灵敏度满足检测要求。由表5可知,10份样品中,两种方法相对误差小于等于6.35%,符合标准中不得高于20%的要求。说明本方法适用于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测定。

3 结 论

本研究采用直接萃取法,对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在苯并(a)芘质量浓度0.1~2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3 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5%~102.5%之间。与国标方法(GB 5009.27—2016)比较,本方法快速简便,低消耗低成本,在回收率和精密度上均满足要求,可用于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高通量检测,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中苯四氢呋喃植物油
下期要目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浅析制药废液中四氢呋喃回收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草珊瑚中苯并[α]芘残留
固相萃取/在线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苯系物
联合精馏过程分离四氢呋喃-水共沸物的实验及优化模拟
酸溶壳聚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苯酚释放量的影响
天然来源的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