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2020-11-13周煌辉彭攸灵周红玲蒋建平余家乐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贡献率中医药问卷

张 平 周煌辉 彭攸灵 周红玲 蒋建平 余家乐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 412000

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初心,是在自己的中医药从业领域,围绕中医药特色的大健康提供专业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提高自身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中医药人的使命是领悟传承精华,开拓创新,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努力实践,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独特作用,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然而我国现状表明,国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却与中药从业人员的有效供给无法匹配。一方面,国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13.39%提高到2018年的15.34%[1-2],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国民渴望更加优质的中药健康服务。但在另一方面,中药从业人员开展的健康服务项目跟健康服务能力却很有限,且中药从业人员一直相对于其他医药从业人员而言似乎被忽视[3]。为提升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如2016年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并于2019年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这些举措都对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中药健康服务规范化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背景,为解决中药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水平。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探究中药从业人员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促进中药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概念的界定

从个体的角度分析,能力是“个人在执行其工作的现存的或潜在的才能”。从组织角度分析,可以理解为将组织或系统中所具备的某种资源积极有效地转化成另一种资源,或将组织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动力[4]。显而易见,对能力的理解应站在研究目标的背景下,考虑不同的角度[5]。本文所界定的能力为个体角度的能力,是在消费者需求和国家大健康理念的指导下,中药从业人员个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

1.2 指标的确定

1973 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兰德教授提出的“素质能力模型”,包含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类别[6]。本研究通过专家的访谈和评估,并依据相关性、比较性、理论性和全面性原则确定了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7],见表1。

表1 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

1.3 方法

1.3.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利用专家访谈法对问卷的整体结构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问卷由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由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九个指标内容评价的李克特量表组成,量表的选项中1代表优,2代表良好,3代表一般,4代表及格,5代表不及格,其得分越低,说明评价越高,反之,则评价越低。

1.3.2 问卷调查过程 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导入问卷星中,为了避免QQ、微信、网页链接之间人员的重复性,尽量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本调查仅选择通过问卷星的微信分享界面向主要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1月。

1.3.3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 共收到调查问卷208份,问卷无缺失,问卷回收率为100.00%。本问卷主要收集了被调查人员的性别、年龄和所从事的相关专业情况。其中,被调查的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另外,由于利用微信分享二维码方式开展问卷网络调查,所以提交问卷的绝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员,20~40岁的人员占了提交问卷的90.38%。然而被调查者所从事的相关专业情况如表2所示,药学专业人员占了被调查者一半以上,因此,本调查以药学从业人员的自我评价为主,以相关专业人员为辅,有一定借鉴意义。

表2 被调查者的专业分布表(n=208)

1.4 统计学处理

针对搜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利用SPSS19.0中的可靠性统计量克朗巴赫系数、KMO检验以及Bartlett球形度检验来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代表的是问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8]。信度分析决定了问卷问题设计是否反映集中体现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的信度指标为克伦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问卷信度指标。Cronbach值<0.35为低可靠性,0.35~0.70为中可靠性,若该值>0.70则为高可靠性[9]。效度通常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10],当效度中的显著性系数接近零时存在共同因子,可以进行因子分析[11],所以本研究对评价指标函数的构建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统计学理论角度,确定因子数可根据特征根的大小、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碎石图三方面来综合考虑[12],并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公因子[13]。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经统计分析,本研究所设计的李克特量表问卷的Cronbach值为0.956>0.8,说明该问卷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本研究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来进行问卷的效度分析,见表3。

表3 效度检验表

通过表3可知,问卷的KMO值为0.936>0.9,Bartlett球形度近似χ2=1812.448,P=0.000,代表问卷项目之间有存在共同因子,可采用因子分析法。

2.2 因子分析构建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函数

2.2.1 因子数的确定 本研究如果只提取一个因子,其贡献率仅74.00%,距贡献率85.00%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本研究选取三个因子数(累计贡献率85.04%)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来提取公因子。

从表4可知只有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λ1=6.692)。从表中的累积贡献率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504%,所以前三个主成份基本包含了九个指标所具有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本研究将前三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2.2.2 确定评价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指标函数 通过表5可知,标准化的原始变量求得的主成分的线性近似表达式,以中医药基础知识B1为例,并以F1、F2、F3表示主成分的三个因子,则可以得到B1=0.869F1-0.186F2-0.205F3,其余的八个指标变量也可以用同样的方程来表示,共得到九个方程。

表5 成分矩阵a

通过表6可知,获得每个因子的函数方程为:

F1=-0.03B1-0.314B2-0.212B3-0.444B4+0.360B5+0.327B6+0.448B7-0.161B8+0.712B9

F2=0.480B1+0.569B2+0.587B3+0.243B4-0.133B5-0.019B6-0.375B7-0.399B8-0.288B9

F3=-0.312B1-0.061B2-0.209B3+0.522B4-0.012B5-0.115B6+0.178B7+0.968B8-0.287B9

因此,同样以各自的贡献率作为每个因子的系数得到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其评价函数为F=0.7436F1+0.0595F2+0.052F3。

3 讨论

3.1 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因子的确定

本研究结果可知:因子F1中的医药职业道德B9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0.712,但是同时医药服务技能B5、中医体质辨识技能B6、健康教育与促进技能B7的贡献率也较高,所以该因子可以总结为中医药技能素质;因子F2中的中医药基础知识B1、中药保健营养知识B2、慢病防治与养生知识B3的贡献率均较高,该三种皆为知识部分可以总结为中医药健康知识;因子F3中的病患心理学知识B4和信息管理技能B8的贡献率很高,这两个指标涉及的是心理学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内容可归结为其他相关技能。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健全服务体系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互联网+”行动推动了中医药产业链的转型升级[14],当然也离不开中药从业人员的信息管理技能的提升,所以可以归纳为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对中药从业人员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3.2 当今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现状分析

2019 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传播期间,大批医药人员请缨一线说明了中国医药从业人员的医药职业道德素质得到了公众的肯定。其次,得分最高的是医患心理学知识,说明医药从业人员对中药从业人员的病患心理学知识不是很自信,自身的病患心理学知识还有待加强;然而,得分较高的还有信息管理技能,这说明中药从业人员的信息管理技能的评价也较差。这两个方面均与中医药相关度比较偏低,说明对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在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再次,另外的医药服务技能、中医药基础知识、健康教育与促进技能等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总之,中药从业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不仅是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时代赋予其保健、心理、管理、信息等各方面需要熟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作为当今时代的中药从业人员要深刻铭记中医药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升既是学习知识技艺的过程,也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通过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整理、中医药临床数据的收集,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挖掘中医药临床医疗模式,研发中医健康产品,提高中医药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人们对中医药知识新的认知[15]。因此,中医药技能、素质和知识对中药从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他相关的比如病患心理知识和信息管理技能等,也是中药从业人员在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中时代的要求、文化传承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

猜你喜欢

贡献率中医药问卷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问卷网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