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职业防护依从性调查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0-11-13邓思东马一欣卢柳娟
邓思东 马一欣 卢柳娟 马 争
1.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科,广东东莞 523000;2.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健康监护科,广东东莞 523000;3.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卫生科,广东东莞 523000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绝大部分的厂家采用机械化生产,导致生产场地的噪声源增加,同时,针对噪声的防护未及时采取措施,引起职业性噪声聋的患者逐渐增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职业性噪声聋(noise deafness)是由噪声引起感应性耳聋。噪声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噪声聋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2]。噪声引起听力损伤特点,初期表现为高频段3000~6000Hz听力下降,耳蜗基底部组织细胞受损变性、坏死,随着接噪时间延长,病情加重,向语言频段500、1000、2000Hz发展,最终导致耳蜗大部或全部,尤其是当顶部受损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语言听力障碍[3]。临床上针对职业性噪声聋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长期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本文以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职业防护依从性调查及应对措施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102例,对防护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男92例,女10例,年龄24~41岁,平均(33.0±8.5)岁;工龄2~8年,平均(4.41±2.86)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无耳疾患既往史,且均能够配合进行研究;(2)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耳病史、药物致聋、鼓膜穿孔或其他因素导致耳聋患者;(2)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异常者;(3)近1个月其他方式治疗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表,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进行调查(信度值为0.88),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工作时间长短、噪声防护、噪声防护意识、生活习惯如是否抽烟、喝酒或者经常熬夜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评价其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并制订干预措施。护理措施包括以下措施:(1)自身的防噪声措施增加,对其进行宣教,讲解噪声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提高每一例患者对噪声聋的认知,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性,建议配备效果较好的防护用具,在进行工作期间要时刻佩戴,当噪声达到80dB以上,必须加用佩戴耳塞。(2)生活习惯。饮食要保持清淡、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运动量,如:慢跑、休息时间打篮球等,避免过度肥胖,预防高脂血症、冠心病,促进血液循环,以延缓听力退化的情况;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常情况下,避免劳累、熬夜、吸烟、喝酒等,以减少对耳朵的影响。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用降脂药物、血管扩张剂以及维生素A、D、E,禁止滥用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3)心理指导。患者可能会出现急躁、易怒等应激反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指导,缓解不良情绪,在与患者交谈时,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做出不耐烦的举动,应该抬高声音音量,耐心与之交谈,建立信心,可以采用暗示以及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安慰。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治疗、护理干预并叮嘱患者定期进行检查[4-5]。
1.4 观察指标
(1)对不同接噪剂量下听力损伤情况。分别记录患者在接触不同噪声剂量下,患者听力受损情况;(2)依从性。分别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分别从防护意识、防护措施、休息时间、生活习惯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接噪剂量下听力损伤情况
接触噪声剂量的不同,发生听力损伤的人数各不相同,其听力损伤主要在100~135dB之间,以Ⅰ级听力损伤为主,见表1。
2.2 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干预后,各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2。
3 讨论
噪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噪声所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可忽视,形成的伤害被认为是世界性的七大公害之首[6]。噪声对人们多方面均造成影响,但是,对于听觉造成的伤害最为明显,长期接触强噪声刺激,可能会引起噪声性耳聋[7]。
表1 不同接噪剂量下听力损伤情况[n(%)]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近年来,对于职业性噪声聋的情况,已经引起了重视[8-9]。本研究中,接触噪声剂量的不同,发生听力损伤的例数各不相同,其听力损伤主要在100~135dB之间,以Ⅰ级听力损伤为主,说明工作环境接触到的噪声剂量不同,受到的损伤程度不同。接触到的噪声剂量越高,越容易发生听力损伤,噪声剂量是听力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10-11]。对于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患者,预防职业性噪声聋最根本的方法是消灭噪声或者减小噪声,建议其相关的生产企业采用噪声较小的生产机械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减震、消声、吸声等措施,尽可能的将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声音降低,大约降低至80dB以下[12];但是,多数受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实施,只能够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等途径,尽可能的将噪声对身体伤害降到最低,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增加接触噪声人员的身体健康[13-14]。通过加强自身防护意识、生活习惯、心理干预等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率[15-16]。本研究中,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干预后,各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干预前(P<0.05),说明进行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对噪声的认知情况等多方均提高。
综上所述,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的防护依从性较差,通过采取积极、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防护依从性,减少对患者的损害,降低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