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我到底是得了流感还是新冠?
2020-11-13陈梦媛
本刊记者 陈梦媛
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心头笼罩上关于新冠肺炎复发的阴霾。此前早有报道:天气变凉后新冠肺炎可能迎来“反扑”的机会。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作了题为《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当前新冠防控的策略》主旨报告。
王辰院士表示,预判新冠季疫情难度极大,要进行常态化防控措施。而且,疫情进入常态化或者说是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步入了后疫情时代,现在仍属疫情时代。
可能面临“流感+新冠肺炎”双流行
天气越来越凉,呼吸道传染病迎来高发阶段,全球将可能面临“流感+新冠肺炎”双流行的严峻形势。王辰院士提醒大家,新冠会不会和季节性流感、某种新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伴随出现,交互影响,从而增加疫情的复杂性,这些都不能确定。对于秋冬、冬春新冠交织流感,大家要深存戒惧之心,早作绸缪。
因为新冠肺炎一旦与流感疫情交织,将会大大增加鉴别诊断难度。那么流感和新冠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差异对照表: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部分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再者,流感和新冠肺炎的重症比例和病死率均有较大差异。新冠肺炎患者中的重症比例较高,可达20%,流感患者中重症比例一般较低。就病死率来说,流感病死率通常低于0.1%,而新冠肺炎病死率约在3%左右。
钟南山院士此前曾在采访中提到,单纯靠症状鉴别流感和新冠很难,如果有相关症状还是要通过检测来鉴别诊断,要第一时间就医。
如何预防新冠与流感
1.广泛注射疫苗 截至目前,尚无获得上市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但用于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早已研发并推广。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能够针对性地提升个体防病能力。据悉,2020年流感疫苗的批签发量预计将比2019 年翻番,达到5000 万剂。
流感疫苗接种后一般需要2~4 周时间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9 月底前接种,不要晚于10 月份。提前预约,在当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或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完成疫苗接种。
下列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维持社会基础运转人员;其他流感高危人群如居家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中小学生和教师。
2.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锻炼身体等。这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
3.保持手部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生活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阴冷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在密闭场所、近距离接触他人时佩戴口罩。
7.远离野生动物 不接触、猎捕、加工、运输、宰杀、食用野生动物,不去侵扰野生动物栖息地。
8.发病后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采用步行或私家车前往医院就诊;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应注意减少接触其他物体表面;及时告知医生旅居史、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