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管理工具联合SBAR沟通模式降低床边交接班缺陷率的效果分析
2020-11-13祝明秋左传丽
丁 玲,祝明秋,毛 平,左传丽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6)
护士交接班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完整、安全的重要举措[1]。SBAR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包含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有文献报道[2],SBAR模式应用于医护沟通、患者转运、护理交接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科开展了以降低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9年1月28日~2月18日19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15日~5月1日192名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施方法
1.2.1 主题选定
全体成员讨论科室存在问题,查阅文献,权重打分,选定“降低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主题。
1.2.2 计划拟定与现状分析
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合理分配时间,利用甘特图绘制为期7个月的活动计划。设计“床边交接班查检表”,包含有基本情况、管路情况、目前主要护理问题及治疗、辅助检查或术前准备完成情况、高危风险及预防、下一班关注重点及其他7个方面,由圈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现场跟踪评价。对照组护士共床边交接班520次,交接班总项目为3640项,缺陷项目数为1480项,缺陷率为40.7%,绘制柏拉图,根据二八原则,确定问题为高危风险及预防、目前主要护理问题及治疗、下一步关注重点3个方面。
1.2.3 目标设定
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确定目标值为10.1%。
1.2.4 解析
从人(护士、患者、医生)、物、法、环四个方面全员头脑风暴,绘制鱼骨图。制定要因选定表,采用“5、3、1”打分方式选定要因。严格遵循“现场、现物、现实”原则真因验证,最终确定的真因有:①病情观察与评估能力不足,②无统一交接班汇报流程,③沟通不足,④缺乏监督。
1.2.5 对策制定与实施
(1)制定科室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计划,加强业务水平。科室N1、N2级护士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理查房,N3、N4级护士负责指导、把控。
(2)针对新技术、新业务、大手术及复杂疾病,科室及时组织学习、培训,并全员考核过关。
(3)制定SBAR交接班汇报引索表,见表1。
(4)开展人际沟通讲座,采用角色互换体验、情景模拟、录制视频等方式加强沟通能力训练。
(5)高、中、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弹性排班
(6)完善监督体制,制定交接班量化评价表,建立奖惩制度,将交接班质量纳入科室敏感指标。
表1 SBAR交接班汇报引索表
2 结 果
2019年4月15日~5月1日再次使用“床边交接班查检表”对192名患者的交接班进行跟踪调查,两组对比结果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交接班缺陷率 平均每日交接班耗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对照组 40.7% 40±5 min 20.6% 92%实验组 9.8% 28±3.5 min 5% 100%
3 讨 论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医院对交接班有要求但无具体内容性标准,交接班质量易受护士个人习惯、情绪、业务能力的影响。护士常将交班重点放在本班具体的治疗上,被动性落实工作,无风险预见性评估。品管圈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品质管理活动,全员主动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激发护士以主人翁的立场去发现思考问题,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合理搭配,弹性排班 不同年资护士搭班,解决了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病情观察及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护理工作安全。同时也减轻了年轻护士对危重患者、抢救、急诊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3-4]。
根据SBAR标准沟通程序,制定交接班汇报表,有利于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同时又细化了交接班内容,规范流程,使交接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