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剧电影《拉贝日记》的声音制作
——同期录音

2020-11-13张小涵侯大伟

演艺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声器录音乐队

张小涵,侯大伟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 南京 210008)

《拉贝日记》是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创作、江苏大剧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的原创歌剧。第一版创作完成后在江苏大剧院进行了公演,当时对演出进行了同期录音,《演艺科技》刊发的《<拉贝日记>现场拾音方案设计及实践》一文[1],阐述了现场拾音、录音的设计方案。在经历二次创作之后,该剧于2019年12月13日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再度上演。为了流传下这部制作精良的歌剧作品,给更多的观众带来感动,决定将这部歌剧制作成电影发行。该电影制作采用4K+环绕声的方式,著名歌剧电影导演侯克明先生担任总导演,江苏广电总台技术运维部担任技术执行团队,完成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工作。下面解析现场录音制作和监听系统,重点解析拾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现场录音制作系统及信号流程

在歌剧厅后台大厅开辟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使用专业吸声幕布做简易声学装修,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混音、录音系统,如图1所示,以便现场就可以完成演出的声音初混,便于导演检查和视频剪辑使用;另外,还可以对同期录音进行实时监听、分轨录制和回放检查。

现场的音频信号通过2台接口箱连接至DIGICO SD5调音台+2台SD RACK,将增益后未经处理的信号以MADI的形式,送至2台音频工作站进行收录;同时,在调音台内部建立5.1母线,将对应位置的传声器信号送至对应的声道进行监听制作,初混一版立体声节目信号送至转播车录像系统,音频信号的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能还原出现场的真实效果,监听系统选用5只真力8030监听音箱,按照ITU-R BS.775的扬声器排布标准进行设置并校准频响,监听半径约为2.2 m。

图1 现场混音环境

2 拾音方案设计与实施

2.1 现场拾音的难点

歌剧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讲求的是现场演出效果,如需拍摄为电影作品,则还需要结合电影(电视剧)的呈现效果。以声音制作来说,歌剧电影的演唱部分基本都是在录音棚内完成,在舞台上只进行视频拍摄,最后进行全片合成,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声音采集质量,也可以对镜头进行细致的打磨。而此次电影制作为了能更真实地体现现场演出效果,在带观众的演出中进行同期声音采集和画面拍摄。这给同期声音的采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点。

(1)录音环境不像录音棚那样有良好的专业声学环境,众多的观众使录音环境嘈杂,剧场的舞台、场地存在反射声;同时,录音次数受到限制,这就对录音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在歌剧、交响乐等音乐类演出中,一般采用主、辅传声器配合的录音方式,即主传声器拾取主要的演出要素,辅助传声器(点传声器)拾取个别声源(如solo乐器、小声压级乐器)。而在歌剧电影中,演唱是核心内容,只有在前期录音中对每一个声源做到清晰的记录,才能为后期制作留出加工的余地。因此,这意味着除了部分乐器之外,每一名演员也要视为“点声源”。此次拾音的难点就在于要对演出声场、乐队演奏、演员唱段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拾音。

图2 《拉贝日记》音频信号流程简图

图3 传声器布局图

2.2 拾音布局设计及传声器选型

经过对2018年第一版演出的录音分析,主创团队认为整体声场的融合度、乐队声部的平衡度、演员演唱的清晰度还需提升。由于此次电影声音制作采用5.1环绕声标准,声音制作团队对录音方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现场的拾音分为四部分:环境声拾音、乐队拾音、舞台拾音和演员拾音,它们分别对应剧场声场、乐队演奏、舞台声场和群众演员、主唱演员的拾音,如图3所示。

(1)环境声拾音

根据剧场构造,拾取环境声的传声器架设在二层观众挑台的下沿,使用2支DPA 2011和2支SCHOEPS BLM 03。其中,DPA 2011距离乐队主传声器18 m(见图4),SCHOEPS BLM 03距乐队主传声器22 m(见图5)。在以往的音乐会演出录音中,也经常采用这样一种大间距的设置来拾取环境声,以便营造开阔的声场环境。之所以架设在二层挑台,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位置的高度比较适合环境声拾取,不会因为离观众头顶太近而获得过多的观众声;同时,也能避开全景机位的拍摄画面。拾取环境声的传声器与乐队主传声器的距离非常重要,后期混音中,以乐队主传声器作为整个拾音的核心部分,需要对环境声传声器和其他点传声器进行一定的延时补偿处理,以获得整体的环境氛围。

(2)乐队拾音

此次演出录制的伴奏乐团江苏省歌剧院管弦乐团,全编制总共40名乐手,而江苏大剧院歌剧厅的乐池尺寸约为18.8 m×5 m,乐团摆位相对局促,乐团纵深比较浅,尤其是铜管乐和打击乐离指挥较近。乐队主传声器使用ABC制式,用来构建乐队演奏和所有唱段的立体声声场,这组传声器也是整个拾音系统的核心。由于乐队主传声器离乐队的距离近,增加了一对大间距的侧展传声器,紧贴乐池前沿,置于指挥身后,以便解决乐队主传声器拾音范围受限带来后期混音的中空问题。同时,使用DPA2011和SCHOEPS MK4乐器传声器为一提、二提、木管、竖琴、定音鼓等乐器补点拾音,以便在铜管乐器、打击乐位置纵深不够、对主传声器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增强这些“弱势群体”的清晰度。

(3)舞台拾音

舞台拾音传声器主要由1对ORTF立体声制式传声器和5支SCHOEPS MK4(间距3.36 m)传声器组成,主要功能是拾取群众演员的合唱和表演环境,为声源定位提供信息,记录演员的位置移动和动作声效。

为了避免传声器穿帮,使用隐蔽式架设方式,没有使用传声器架,几乎紧贴舞台地板。与地板如此近的距离,就要考虑到固体传声问题,即传声器受到的地板振动的影响,使用了质地较软的海绵铺底。另外,还要让传声器有一个大约20°的上倾斜角度,让传声器的拾音范围朝向演员头部方位,这样一方面可以拾取到更多的合唱声,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拾取演员、道具与地板的摩擦声。在后期混音中,这部分拾音素材根据剧情变化灵活使用。

(4) 隐蔽式无线传声器

影片导演侯克明认为,要想把唱段清晰完整地记录下来,给每位主要演员佩戴无线传声器是恰当的方式,这也符合对演唱部分的录音设计思路,因此,相比第一版公演的录音,专门增加了这一部分的拾音。

这部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无线传声器的数量及佩戴方式。整部戏的演员总共有80位之多,为每一位演员都准备无线传声器显然是不现实的。根据总谱,针对其中21位有独唱部分的演员,采取一对一来拾取方式,制定无线传声器使用表;而其他群众演员的合唱、群杂部分则主要由舞台传声器拾取。由于这场录制等同于现场直播,而且这21名演员在戏中有不少换装环节,因此,需要根据每位演员的特点、造型,制定相应的无线传声器使用方案,包括分配传声器通道、设计佩戴方式和制定佩戴顺序。

2.3 实操中的要点

开拍之前,音频团队通读剧本并多次观看舞台表演的录像资料,和导演、视觉、服化等各有关部门充分沟通,确定了无线传声器的佩戴、测试、跟踪方式,对21位主要演员和1位小提琴演奏家明确了角色名称、妆发、无线传声器通道号和佩戴方式,详见表1。

图4 测距仪测量DPA 2011环境传声器到乐队主传声器距离

图5 测距仪测量SCHOEPS BLM 03环境传声器到乐队主传声器距离

表1 《拉贝日记》无线传声器佩戴表(部分)

录制过程中,做好无线传声器佩戴是录好声音的关键,传声器员的任务既重要又繁杂。本次演出总共配备了8名传声器员,明确职责,并为传声器员留有足够的佩戴和调整时间。同时,还配有1名QC(Quality Control)工程师在接收端监听和监看各通道无线传声器的音质和信号状态,做好前后台的信息传递。

针对不同的佩戴位置采用了不同的固定方式。

(1)传声器置于发内。在演员化妆开始前就要先把纽扣传声器从发射机上拆下,配合化妆师从指定点位编到头发里,再调整并固定传声器头,使其在不穿帮的情况下避免与头发的摩擦。妆发完成后,再次检查传声器位置是否妥善,用医用胶带再次固定线材,如图6所示。

(2)传声器置于领下。用大力胶叠成三角将传声器粘贴在演员的衣领下,要为其留有无触碰的空间,这样既可悬在领下,避免蹭到衣料面,如图7、图8所示;粘贴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粘到极头。对于软材质服装,在传声器头增加了毛质防风罩,有效降低了软衣料对传声器头的摩擦影响。

图6 隐藏于发内的无线传声器

图7 衬衣领下的佩戴位置

图8 西装领佩戴位置及佩戴效果

2.4 拾音设备选型

传声器方面,环境声传声器使用的是SCHOEPS DOUBLE MS传声器;乐队主传声器使用的是3支SCHOEPS MK2,侧展传声器是2支DPA 4011;舞台传声器使用的是SCHOEPS MK4和SCHOEPS MSTC 64U;无线传声器方面选用的是 DPA 4061 和DPA 4660(HEAVYDUTY)两个型号,这两款传声器在50 Hz~8 kHz范围内频率响应较为平直,8 kHz以上有一定的提升,音色饱满,细节丰富,比较适合歌剧演员演唱的近距离拾音。对于演唱声音较为洪亮的演员,为其佩戴DPA4061,它的低灵敏度特性可以承受较高声压;DPA4660是加强型的中等灵敏度的无线传声器,其结构更加坚固,用于动作幅度较大演员的佩戴。同时,使用小型运动腰包来固定发射机,既稳妥也方便演员中途更换戏服,如图9所示。

对于无线传声器传输设备的选型,使用了SHURE AD4Q接收机和ADX1发射。与传统的模拟无线系统相比,数字无线传声器的AD、DA转换分别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内完成,其抗干扰能力更好,动态范围更大,信噪比更高。另外,还可以配合使用专用频谱管理软件WWB,进行无线频率的规划与监测。音频技术团队在无线频率规划和使用上有较为成熟的报备机制,前期会向相关部门通报无线图传、无线传声器频段,确保无线传输安全。

图9 使用运动腰包固定发射机

3 总结与思考

经过摄制组的通力配合,歌剧电影《拉贝日记》的前期演唱收录工作圆满完成,录音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笔者也从中获得一些感悟。

(1)专业的团队配合

前期录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整个剧组的专业化程度密不可分。影片导演侯克明对于电影声音制作有着专业且深刻的见解,非常坚定地支持此次录音方案,并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对于拍摄过程中任何有关声音的问题都亲自过问并监督解决。服化、制片、视觉等部门对录音工作也非常配合,为音响组留出时间、空间进行传声器的设置。

(2)明晰的内部分工

此次拍摄与演出同步进行,虽然不具备正常电影拍摄流程的条件,但声音团队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录音任务,这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3)对技术保障方案的思考

作为一场实况演出的录影,除了演员、乐团有非常娴熟的配合外,技术保障方案应尽可能周全。这次录音在技术执行上比较顺利,但在乐队录音方案设计上还是有些小遗憾,由于没有进棚录音的机会,现场又受限于乐池尺寸,铜管乐、打击乐距离主传声器近,虽然为弦乐部分增加了部分点传声器,但数量并不够,后期混音时群感不够,声部难突出。在今后类似的乐池内录音应注意增加弱声压级乐器补点传声器的设置,为后期制作留出足够的声级裕量。

猜你喜欢

传声器录音乐队
正确选择传声器的响应类型
花的乐队
表面传声器校准技术研究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