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等效”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研究

2020-11-12楚行军

语文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英译术语命运

○ 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 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党和政府近年来提出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就提出要从“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1]。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当前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外交话语中的一个核心术语,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注意。2018年12月3日,“命运共同体”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 年十大流行语之首。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上,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检索词在“内容”条目可以搜到820条相关结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党和政府对我国与世界乃至全球各国之间应有关系的总体认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体系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对外话语在我国的全球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因而这个术语的英译和传播自然成为相关学者和涉外机构都很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英译质量和术语固化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得到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以各种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外译为实践基础而提出的翻译标准,杨明星提出的“政治等效”翻译原则受到了相关学者广泛关注和肯定[4]。基于此,本文拟以“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为指导,在系统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字面意思和政治蕴含的基础上,调研这个概念的英译使用现状,辨析这个术语各种译法的优劣,讨论其对我国政治话语英译的启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现状及评价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被提出到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种媒体已经在各类新闻报道和各种场合口译中多次触及这个概念的英译问题。综合起来,其英译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表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现状

初步梳理剖析上述各种翻译处理方法,可以发现以下两点:一是和其他类型的翻译一样,该术语的英译处理方式会受到其所处语境,特别是其承担语法角色的影响,例如其作为相关动词的宾语、作为某个名词的定语或者是直接作为某个表达句的主语会直接影响到对应英语表达如何处理短语内部的单词顺序;二是尽管这个概念外译时存在各种处理方式,但差异主要围绕“human” vs “mankind”, “future” vs “destiny”和“with” vs “of”几个关键词的对立及相关句序而展开。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解读

从党和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出发,通俗地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传达了以下发展理念和外交信条: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重视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当代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势改变不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基本事实。因此中共十八大开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追求建立更加平等公平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近年来,相关学者针对这个概念及相关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蕴含上,以下两种观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方面,有学者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剖析。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国际权力观调和不同国家由于权力争夺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与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公共体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观调和传统的排他式、导致零和结果的国际社会利益关系观点和全球的利益也是自身的利益这种共赢式新型国际社会利益关系观点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观调和只强调追求当前发展利益的传统发展观和追求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威胁的新型发展观之间的矛盾;全球治理观调和单极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和由各国政府、不同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等构成的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新型全球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5]。

2.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方面,早期有学者将其归为三个方面,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位一体说”[6]。近些年有学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了我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说”。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总结为五个方面,即:(1)政治关系层面: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2)安全格局层面: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3)经济关系层面: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4)文化关系层面:倡导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5)生态保护层面: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7]。

四、“政治等效”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

在发展奈达(Eugene A. Nida)“等效”翻译观的基础上,杨明星针对政治话语翻译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而提出了“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依据这条新型翻译规律,政治话语的翻译需要考虑相关表达的政治性、动态性和平衡性三方面因素。政治性强调译者应该准确把握源话语的政治内涵,并在充分考虑目的语和源话语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异同的基础上将其传达出去;动态性强调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语境的动态意义,将相关表达放在源话语和目的语所处的复杂语境中来考虑;平衡性强调译者必须在源话语和目的语以及说话者和受众之间保持均衡、和谐关系,翻译出来的目的语既要能够充分表达源话语的政治意涵,还要容易被相关受众广为接受[8-10]。

综上所述,“政治等效”翻译观强调政治话语的翻译应该以准确传达源话语的政治意义为首要原则。由于政治话语的理解深受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等语境因素影响,因而其翻译必然需要准确理解源话语的动态意蕴,并将其准确传达出去。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各具特色,因此对应的政治话语自然会带上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到政治话语的翻译上,译者需要在两种文化中保持中立,不能褒此抑彼。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在目的语的接受度和源话语的准确理解度之间保持平衡。杨明星的“政治等效”翻译观建构在对各种当代典型政治术语英译争议的剖析基础之上,因而对包括外交话语、官方白皮书和高端论坛口译等在内的政治话语翻译都有很强的解释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近年新出现的传达中国外交理念的核心术语,在英译中自然应该遵循相关原则,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层面。

在政治性原则层面, (1)“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体现了我们对未来世界各国应有关系的展望,通过调研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何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方面的实践而得到丰富;(2)“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解读细节上的异同及探究是完善我们对其具体内容细节认识的必由之路,无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的剖析是用“三位一体说”还是用“五位一体说”来解读,其理论内涵都体现了这种发展历程。

在动态性原则层面,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自从提出后就处在不断发展中。以语言形式层面的发展为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先以“命运共同体”这个词的形式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然后又以完整的形式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随之经常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表达方式多次出现在各种政治文献中。表达形式的不同及所处语境的差异自然会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作用,需要译者动态把握其传达意旨。

在平衡性原则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西方中心论的超越,是对所谓“普世价值”等西方政治文化的扬弃。因此在被翻译和阐释为外语表达,特别是英语术语时,我们既需要借助西方“普世价值”等政治概念中的合理之处来形象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传递的政治语义,更要向读者或者听众阐明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其所熟悉的西方政治概念之间的差异。

从上述三个层面出发,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必须能够传达出以下意蕴来:(1)这个术语与我国人民对自身与其他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之间在未来发展中应有关系的认识;(2)相关专家学者对这个术语概念内涵的认识仍处在动态变化中;(3)这个术语的翻译与阐释要充分意识到中外民族文化和政党建设文化的差异,不能简单将其与所谓“普世价值”观等同起来;(4)这个术语是一个复合概念,对应的英语术语表达也很复杂,深受所处语境影响,其规范化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宣传。面对这个术语英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学界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其展开了初步讨论,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相关观点。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人类”是翻译为“mankind”还是“human”呢?从表1可看出,在现有的各种翻译处理中,二者皆被用到。不同之处在于“mankind”常出现在对应表达宾语的位置,而“human”及同词根词汇经常出现在定语位置。有观点指出,虽然这两个单词在指称“人类”时很多时候可以通用,但是“mankind”有时被认为表达有负面意思。其还提到英国柯林斯词典的解释:

你将所有人视为一个群体时可以称之为人类。一些人不喜欢这种使用方式。

You can refer to all human beings as mankind when considering them as a group.Somepeopledislikethisuse.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汉语中我们说某个范围之外的人时是用“他人”还是“她人”一个道理,是女权主义兴起和女性平权意识提升而产生的新语言现象。不过和在汉语中泛指包括两种性别在内的情况时仍经常用“他”而非“她”一个道理,英语中“womankind”仍未达到通用的程度,“mankind”在表达人类语义时仍为大多语言使用者认可。需要指出的是,谈到人类这个概念时,以下这种被英语母语使用者所认可的约定俗称用法倒是值得翻译者来关注:履行定语语法功能经常用“human”及对应词根单词,履行宾语之类语法功能时常用“mankind”。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命运”是翻译为“destiny”还是“future”呢?汉语词汇“命运”是“命”和“运”的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具体语境中,强调全球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塑造历史,创造更美好未来。英语“destiny”来自拉丁文“destinare”,是个动词,表示修复着建立,因而派生出终点或者目的的语义。虽然其很多时候表达中性语义,但柯林斯词典等将还指出这个单词有预先注定、难以避免的意味。在某些语境下,其会让人产生天命不可违的认知效果。“future”传递出对万物未来发展方向的期许,很多时候与一个光明未来之类的意蕴相连,例如“a promising future”之类的表达。另外从与这两个词汇搭配的“share”和“common”层面来说,前者传递出中性的共享方面的语义;而后者词根为“communis”,表达协会、伙伴之意,和“communism”词根相同[11]。从西方普通受众容易对“communism”产生误解的现状出发,“share”要优于“common”。综上所述,从上述语义和语用差异出发,“shared future”明显要比“common destiny”更能带给英语受众积极的联想。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涉及词汇连接时如何在“of”与“with”之间来选择呢?各类词典的释义表明,二者出现在名词后,在语法层面都起到引导出对应定语的作用,在语义上都有介绍该名词,为该名词提供额外解释或限定的作用。因此概括说来,二者在表达上述语义的很多情境下可以替换使用。不过也有学者指出,从“of”放在行为名词后可以指出某事受这一行为影响这一语义解释出发,“of”比“with”更能传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短语词汇内部的逻辑关系[12]。我们认为,这里对“of”和“with”的选择不但要看二者之间的细微语义差别,还有看在具体的短语中词汇连接关系的要求。具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中,译者实际上更多是在“of common destiny”和“with a shared future”之间做出选择,因此不能孤立考虑“of”和“with”的语义异同,还需要考虑到搭配的要求。

从语言发展规律上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由三个词汇组成的偏正短语,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和政治环境等其他语用因素的影响,才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合成词汇。因此在一些语境下虽然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出现,但更多可视为一个起修饰作用的偏正短语而非固化术语,因而相关翻译需要灵活处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官方翻译为例,译者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处理为“raise awareness about human beings sharing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其“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应英语同样是一个复杂短语。这种处理方法是合适的。

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重要的当代中国政治话语核心术语来翻译时,我们更多把其当作一个在语法功能上起到名词作用的固定术语。这时候其翻译就需要逐步规范,固化为一个广为接受、通俗易懂的对应英语表达。以政治等效翻译观为指导,结合其对应英译中涉及各类核心词的差异,“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相对来说既能够符合英译习惯表达,又可以传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各种政治蕴含,因此相对来说作为这个术语未来的固化英译更可取。

五、结 语

政治是政府、政党及其他机构或组织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话语是对这种治理行为的描述。在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社会治理行为的过程描述和行政传达。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执政主体,其执政模式既深植于中国文化,又有其自身特色,因而中国政治话语在语言特征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政治话语具有很多共性的同时,还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兴政治术语为例,其既反映了现代中国人民对现在及未来社会各国应有关系的憧憬,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球未来发展蓝图某个维度的勾画。它和西方社会所提出的“普世价值”和“天赋人权”等传统政治理念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政治话语在翻译时就要谨慎处理相关细节,以便更好地将中国政治理念传递出去。

“政治等效”翻译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类政治话语的英译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译者可以在分析相关政治话语语言表达特征和各种语境特征基础上,以这种翻译观为指导来对相关翻译处理做出综合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复杂的偏正短语,在承担定语等语法功能时,更多需要结合语境来进行灵活处理。作为指称中国对世界各国应有关系理念认识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它是一个名词短语性质的新型政治术语,其翻译需要尽快统一起来。以政治等效翻译观的政治性、动态性和平衡性三条原则为指导,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英语表达的词汇语义特征,我们认为“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相对能够更好地成为这个术语未来翻译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英译术语命运
命运的更迭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命运秀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