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的死亡哲学

2020-11-12

鸭绿江 2020年15期
关键词:心斋道家庄子

牛 犇

一、庄子死亡观的形成来源

1.现实来源

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中期宋国人。如何超脱苦恶现实,让众多千疮百孔的心灵获得精神自由,是庄子死亡哲学的萌芽。就解决这一问题来说,庄子反对甚至鄙夷儒家的仁义、道德,认为那些只是空虚之言,并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庄子的死亡哲学总体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2.哲学基础

老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本体论体系:道。他认为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混沌,道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是不依靠外力而存在的世界本源。道产生着万物,但并不是有意识地主宰着万物,而是“法自然”“常无为”。庄子的死亡哲学就是在道的基础上展开的,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最高的存在。人的生命就是自然、变幻无穷的道所赋予的。以道作为本体来看待死亡,就能不落俗套,忘掉生死的概念,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

二、庄子对死亡的具体认知

1.死生命也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透彻,生命的来临是不能拒绝的,生命的离去同样也是不能阻止的。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例如没有永远的白天和黑夜,没有永不停歇的暴雨和狂风,更何况人的形体呢。他始终敢于正视死亡,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不会被人世间的得失、贫富等困扰,一生逍遥。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个体的生命是有穷尽的,倘若把个体的生命放到人类的整个生命长河以及宇宙大化的框架之下,那么就会达到与天地并生的理想境界。

2.死生自然

生和死都属于气,这是庄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人的形体只是秉受于自然的造化,身体并不等同于生命,死亡并不是终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之前是无,生下来是有,死之后不过是回到了无的状态。《秋水》篇中也有此看法,明白了盈虚得失交替的规律,此得即为彼失,此失即为彼得。那么有所得,没有必要喜乐,有所失,也没有必要忧愁。清楚了这个道理,就会“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秋水》)

3.死生一体

庄子把生死上升到了生死存亡一体的高度,比不畏死更高一层的是齐生死。内篇中的《齐物论》是庄子哲学中的理论精华,核心思想是万物依其自然之性而发展,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区别。他将万物与人交感相通,从而物我难辨,两相而忘。生死若环,没有等差。这就是“吾丧我”的境界,也就是“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

三、庄子对生死的超脱

1.乐死重生

庄子通过对死亡的沉思,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赋予了死亡特殊的美学意境。庄子一方面主张人们生时在漂泊,死后是在休息。另一方面,他也十分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不赞成悦生恶死,而是提倡乐死重生。重生,指的不光是要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意指则是保全个体的天性,顺应自然之道,得到心灵的解放。人生存在世,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看似是恰当的位置,其实不尽其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顺应自然,“无为而后安其性命之情。”(《骈拇》)

2.坐忘心斋

《人间世》篇庄子借孔子的口表明心斋并非祭祀之斋,而是清虚的心境。心志专一,用心而不是用耳去听外界的声音,用气而不是用心去感应自然现象的变化。心斋的根本要义是让心灵摆脱限制和束缚,得到彻底的解放。只有心是虚静空明的,凝神静气,无思无虑,才能与“道”融为一体,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由。

3.无待去累

逍遥无待乃是无挂无碍、任意随行,是绝对的精神自由。何谓“待”?人生之所以受到种种压迫,不自由,就是因为自己受外力的支配和牵连。比如互相推让天下的尧和许由,他们就不受权力的控制。世人所尊贵的富有、长寿、善名,所苦恼的贫穷、夭折、恶名都属于“有待”。以德为本,精神领域自然弘大而开阔,以天为宗,精神境界可以说是上达到了极点。“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并与!”(《天下》)

四、儒道生死观念的比较

1.社会化与个体化

从开创儒家的孔子,到孟子,再到集大成的荀子,他们的生死哲学都呈现出积极入世的社会化倾向。在《论语·颜渊》里,子夏在生死的问题上有着明确的定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比之个人家庭的和睦,整个社会充满仁义则更为重要。道家则高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骈拇》篇中有言“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如果损伤了天性与心灵,即便是君子,其死的价值和小人死的意义也是无差别的。

2.轻死与乐死

儒家一贯贵生轻死,对死亡存而不论。生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弄懂了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才有可能明白死的意义。孟子也曾说过“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5]。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他们都善死。尤其是庄子,赋予了死亡以美学意义。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当时的人们活着就注定要劳作漂浮,还有亡国灭种的人生之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死亡乃是一种解脱和休息。

3.重葬与轻葬

儒家高度重视着葬礼文化,其背后的深层涵义是谐和人际,道德教化。孔子推崇三年的丧期,长辈与后辈应进行不同的葬礼活动,认真举办葬礼是孝的表现。不仅能公开、庄重地纪念逝去之人,还能加强在世之人的血缘关系,减少诸多矛盾。道家则极力反对厚葬,主张一切从简。《列御寇》中庄子反对弟子将他厚葬的说辞,完全可以明晰庄子厌恶繁缛的礼节。死亡的归宿是大道,人们只需要坦然接受便可。

结语

笔者认为庄子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是理性的,同时又极具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站在道的高度上,齐同生死,超越了普通人坚信的生死观念。死是一种休息,其最终的归宿是大道,不死不生。所以,死绝不是人的终点,人们不必要畏惧死亡,渴求长生。善生又乐死,外己又外物,才可以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猜你喜欢

心斋道家庄子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继红剪纸
———心斋系列
漫画道家思想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
心斋与坐忘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