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域外《论语》传

2020-11-12李伟荣

传记文学 2020年6期

李伟荣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是文化随时空变换而产生的扩散和迁移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跨地域的传播上,便涉及民族间在共享文化资源中对原有文化的多元阐释,各种文化元素本身遇到合适的因子也会得以重新创造。从文化传播到认识文化,到后来接受、整理和重组文化,再到认同自身在文化活动中的存在并成为其中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环扣一环的文化接受过程随着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而一一展开,一方面要维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传统,另一方面则要在文化接受过程中寻求自身文化在传承中的属性和特质,并追求完善自身文化可再拓展的空间。

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时代不同而不同。远古时代,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几乎很难远距离传播,而且那时候即便要传播也是口耳相传,既传不远,也传不真,因为口耳相传在传播中传播得越多越远,则信息失真甚至丢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后来,陆路上的人们开始使用马车,水路上则发明了船,传播的距离远比之前的步行远,理论上可以无限远,只是速度还有所限制。随着汉字的发明(仓颉造字神话),中国历史上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圣人之言如《论语》等便可以“书于竹帛”而流传下来。开始是从中原传至“四夷”,即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由于“象胥”“通人”的出现,也方便了中国人与周边人民的交流与沟通,更便于将中国典籍传播过去。到了大航海时代,尤其是西方传教士入华,一方面在他们往返于中国和欧洲时,将中国的《论语》等古籍带回欧洲,欧洲的一些图书馆就开始藏有中国古籍;另一方面,由于传教士通晓欧洲语言尤其是拉丁语,又学会了中文,一些意识领先的中国人也尝试着学习欧洲语言,这样就使得中国典籍传译为欧洲语言成为可能。到了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航海技术的提高,大型轮船的出现,以及飞机的发明和现代化,使得“坐地日行八万里”成为可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发展与完善,使得“天涯”真正成为“咫尺”,文化传播于是进入一种无障碍状态。再加上机器翻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朝一日“巴别塔”轰然倒塌,语言不再是文化传播的最后壁垒,《论语》等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精髓的文化遗产有望真正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共享,全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都可以自由享用。到了那一天,也许我们无须再讲《论语》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又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

《论语》是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集中代表孔子思想的著作,《论语》自问世以来,在中国流传甚广,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对其非常熟谙而成为自身文化存在的内在符码,成为中国文化固有的DNA,构成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论语》问世不久,便传至周边邻国如日本、朝鲜(今韩国和朝鲜)、越南等地。在16世纪前后,更是远涉重洋,经由传教士流播至欧洲,后来又传播至大洋洲和美洲等地。可以说,现在《论语》遍布全世界,有人类的地方,就可能有《论语》。

一部书就像一个人,在其传播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能够粗略地按时序来记载其传播过程中的因缘际遇,是颇有意思的事情。《论语》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传播,本文拟根据时序考察《论语》在这些洲的传播情况,尝试作一个全球传播的《论语》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