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特供的水与火
2020-11-11平安
平安
玉泉山的水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提起北京的水,不得不提及玉泉山这个名字。
不少影視作品有过这样的镜头:一架运水的驴车,踏着夜色走在京城古街上。
这车水,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200多年,每日将玉泉山的甘泉送到皇族的杯盏之内。
宫墙内外均有水井,为何皇上舍近求远选择京西玉泉山?传说乾隆为了检测水质,特意打造一个银制小斗,并将天下名泉加以称量。最终发现,玉泉山的泉水是众多泉水里最轻的。古人认为水的重量越轻,代表了含有杂质越少,越是好水,可延年益寿,清净身心。
优质水土孕育出优质粮作物,于是诞生了紫禁城又一样“特供”——京西稻。
其实稻米的老家并非北京,初入京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幽州”,在很长一段时期,京人食粮还大量需要通过漕运从南方运到北京,随着大运河终点东移,积水潭码头被废弃后,湖泊逐渐淤积缩小。这些淤积起来的土地,正好是种植水稻的良田。从明代开始,积水潭附近出现了大量稻田。
京西稻崭露头角,还是在清代。京西稻属粳稻亚种,颗粒圆润,晶莹明亮,蒸成米饭香甜细嫩,松软可口,尤宜煮粥,汤汁澄滑,香气四溢,但米粒不散碎。产区居玉泉山附近,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泉水灌溉,适宜水稻生长,结实率高,垩白率偏低,米质优良。
据史料记载,1692年,康熙第二次南巡后把他精心挑选的稻种——“紫金箍”带回北京,在玉泉山试种,这就是京西水稻种植的开始。至乾隆后期,京西稻的种植已达至2万亩。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130多年的经营,完成了京西稻的形成过程。可以说,京西稻是我国农业历史上唯一由皇帝亲手种植过的粮食作物,备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重视。
小胡同的炭火
过皇城根大街,穿过小巷,一条南北向幽深的胡同,带着它的故事与人谋面。记忆中的惜薪司胡同,充满了生活气息:那是刚出油锅的素丸子四溢着香气;那是冬季太阳底下人们在自家门口晾晒雪里蕻、芥菜疙瘩……但它曾经的身份可“不一般”。
大明朝的皇上由南方转移根据地迁移到了北方,北方的三九天在南方的皇上面前是个不小考验。
不过南方冬季有御寒法宝——木炭。没有考证宫里烧炭取暖的方式是不是从600年前由皇上从南方老家带入北京,只是如今冬季去安徽、广西等南方地区,仍可看到人们烧炭御寒。
炭炉被放在宫中的明显位置
紫禁城人口众多,加之受用者身份特殊,所以炭也得是特供之物。当时制作木炭的原材料必须是优中选优的木材,外观乌黑油亮,杂质少、禁烧耐用,而且燃烧充分、火力大、烟气少。惜薪司就是专门负责对这些原材料及成品进行储存、分配的机构,关系到皇家“冬天里一把火”的重任。
到了清朝,前朝二十四衙门精简,内务府接手大部分工作,惜薪司虽名分不在,但仍有专门机构负责此事。有人会问,惜薪司是总分销,如此重要的木炭是哪儿加工生产的?不远,就在距离惜薪司三站地的大红罗厂,一个迄今相对规整的小胡同。
《明宫史》记载:“凡宫中所用红罗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罗炭也。”
炭盆就放在主子跟前
虽然明朝皇帝引领了烧炭取暖,但要说讲究还得是清朝的皇帝。当时,清朝紫禁城所使用的木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特色:其一,烟少、没有火焰却热力十足;其二,容易点燃且不容易灭;其三,没有太多刺激性气味。针对于这些优质木炭的要求,白炭、黑炭、竹炭、麸炭、瑞炭、金刚炭、兽炭等各式名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表面无奇的木炭却是样奢侈品,要不清代的皇帝怎么能以使用木炭这件事“开刀”,作为清正廉洁、节俭节约的典型?
据统计,清代内廷每年消耗柴炭数量远低于明代,乾隆朝的柴炭用量也低于康熙朝。据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七月三十日的一件上谕中,曾将明代和康熙朝、乾隆朝宫里所用的柴炭数量加以对比——明代内廷每年用红罗炭等柴炭“共一千二百八万余斤”,康熙年间内廷已经大幅缩减,每年“用一百万余斤”,而乾隆本朝每年用红罗炭等柴炭“共七八十万”斤,数量下降显著。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时,红罗炭已然下降到4.8万斤,更为节俭。
北海冰窖
很多遛弯的人们,习惯于逛完北海公园再串东门,途经陟山门街到景山公园走一走,登高远眺紫禁城的全景。
就在陟山门街以北的一条名为雪池的小胡同里,深藏着两处特殊的建筑,硕大厚实的青砖,低矮敦实的身躯,带着琉璃瓦的“帽子”。推门而入,会发现整个房屋空间巨大,为半地下结构,这便是曾经的皇家冰窖,胡同的名字——雪池,因冰窖而得名。
据考证,冰窖地上部分边墙长约20米,墙高只有2米,山墙宽约10米,山尖最高处约4米,屋顶是“人”字形起脊双坡,上覆黄色琉璃瓦。两端山墙上均开有宽1米,高2米的拱门,有台阶通往窖底。内部是城砖起券拱顶,像个大城门洞,没有梁柱。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的夯土都很厚,看来密封隔热性能很好。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在故宫中做“关门小皇帝”时,雪池冰窖还继续向宫中供冰。
紫禁城的皇家用冰大体分为两类,一处为礼仪应用,一类为日常应用。众所周知,尤其是大清朝,每年的祭祀、礼仪活动繁多,而带着游牧生活习惯的满族,在祭祀中经常会使用肉类,祭祀之后的肉还要分给宗族亲贵、王公大臣,这一带着幸福的礼物叫作“散胙”。北京老字号“砂锅居”的诞生也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到了夏天如何保证食材的新鲜,就必须用上冰,而当时没有冰箱。
于是京城各处兴建冰库,冬日就近取冰入库,夏日如冷饮店般为紫禁城送去清凉。据资料载,清朝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
据考,雪池胡同的这所宅子,后来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家宅,被其命名为“雪池斋”。
作为建筑学家、诗人、作家的林徽因,对紫禁城也情有独钟。
紧邻冰窖的买卖街
在《林徽因文集·建筑卷》中,“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
所有过往,皆为序曲。诸多美好,皆有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