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与紫禁城

2020-11-11萧振鸣

北京纪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午门古物陈列

萧振鸣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至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至今年,已有600年的历史。

册中有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定都南京。2月中旬,鲁迅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教育部担任部员。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总统职。4月1日孙中山辞职,南京临时政府迁都北京。5月初,鲁迅随教育部北上北京,开始了他在北京14年的公务员生活。初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后被任命为第一科科长,主要司掌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艺、搜集古物等事项。

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临时革命政府拟定《清室优待条件》,末代皇帝溥仪被允许可以“暂居宫禁”。并决定将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外朝”,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并于10月11日开放外朝。因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故宫。当晚政府组织了

“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检查和封闭各宫殿。两天后,又组建了“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9月29日,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董事由严修、卢永祥、蔡元培、熊希龄、张学良、张璧、庄蕴宽、鹿仲麟、许世英、梁士诒、薛笃弼、黄郛、范源濂、胡若愚、吴敬恒、李祖绅、李仲三、汪大燮、王正廷、于右任、李煜瀛等21人组成。又设临时理事会“执行全院事务”,有理事9人。李煜瀛为临时董事兼理事长,易培基任古物馆馆长,陈垣任图书馆馆长。“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对故宫文物进行了清点,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6编28册,计有9.4万余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清宫文物包括三代鼎彝、玉器、字画、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图书典籍、文献档案,等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故宫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并就宫内开辟展室,举办各种陈列。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正式成立。

清帝退位后,故宮的很多事情都与鲁迅所在教育部的工作有关。鲁迅在北京的时期亲历了故宫的变迁。据故宫博物院姜舜源先生考证,由于善后委员会人手不够,于是求助于外界援手。由善后委员会委员易培基致信委员长李煜瀛,列出清查干事30人的名单,其中包括蒋梦麟、胡适、钱玄同、马裕藻、沈尹默、陈垣、马衡、朱希祖等社会名流,周树人之名也在善后委员会“本会职员名册”中。此卷卷头批有“已照聘为顾问”。但这些顾问并没有按时参加活动。于是善后委员会于1925年1月10日又致函内务部,要求增派“助理员”。1月14日,内务部复函照准,并附有12部院的助理员名单,教育部派范鸿泰、周树人等4人为善后委员会助理员。周树人的名下还有他当时的住址。虽然各部增派人手,但有一半人并不参加会,鲁迅作为“助理员”是“绝未到会一次”的8个人之一。直至1926年9月,故宫博物院再制职员录中,助理员下仍有“周树人,豫才,浙江,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其实鲁迅于1926年8月已经离京南下了。

午门

鲁迅的足迹

鲁迅虽然没有参加善后委员会的工作,但在鲁迅日记中对去故宫办事有着详细的记载。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午门都是鲁迅足迹到过的地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辉煌的主建筑。1925年7月27日,鲁迅日记载:“上午往太和殿检查文溯阁书”。29日,“上午往保和殿检书”。31日,“上午往保和殿检书”。8月1日,“往保和殿检书”。

鲁迅之所以到故宫检书,是因为1925年7月6日张作霖要求段祺瑞政府送还1914年运到北京的原沈阳文溯阁所藏《四库全书》,鲁迅奉教育部命前往参加启运前的检查工作。关于《四库全书》,鲁迅历来持有自己的看法。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一文中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在古籍版本方面,鲁迅是众所周知的行家,所以教育部会派鲁迅到故宫检查整理《四库全书》的工作。

太和殿

故宫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武英殿与位于外朝之东,与文华殿相对,形成一文一武。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成立,地点就建在武英殿和文华殿,古物陈列所归属内务部,是一个主要保管陈列清廷沈阳、热河两行宫文物的机构,两地运京的文物有23万余件,可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座国立博物馆。1914年10月11日前后,古物陈列所正式对外开放。两周后,鲁迅参观了古物陈列所。10月24日鲁迅日记载:“下午与许仲甫、季市游武英殿古物陈列所,殆如古董店耳。”观众由东华门进入,出西华门。可以参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东西两侧的武英殿、文华殿。由于当时的展览手段较简单,文物数量巨大,堆放无序,所以鲁迅说它像个古董店。这是鲁迅第一次进入故宫的记录。

1916年9月10日,鲁迅陪着来北京的三弟周建人又游武英殿古物陈列所。鲁迅日记载:“晴,风。星期休息……同三弟往益昌,俟子佩,饭后同赴中央公园,又游武英殿,晚归。”

1917年10月7日,鲁迅又陪二弟周作人游览了故宫。鲁迅日记载:“晴。星期休息。上午同二弟至王府井街食饼饵已游故宫殿,并观文华殿所列书画,复游公园饮茗归。”

从鲁迅的日记看,他对故宫所展出的文物及书画还是颇有兴趣的,参观的时间多是利用星期天休息日,作为游览休闲。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内务部接管了古物陈列所,1933年古物陈列所及故宫文物均南迁南京。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

故宫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1912年8月,京师图书馆在什刹海广化寺开馆。1913年6月,因广化寺地处偏僻,房屋低洼潮湿,不宜保存图书,教育部决定另辟新址。因故宫午门有大量空房,教育部为此写了一个呈文,称:“端门午门一带地方,位置适中,门楼高敞,于设立图书馆,收藏观览,均极相宜,现在共和时代,此项雄伟建筑废弃不用,殊为可惜。拟请将午门、端门两门楼及端门内左右朝房,一并拨归教育部,略事修葺,以午门为京师图书馆,端门为历史博物馆。”(《教育部文牍汇编》第二册)1917年1月,教育部获准在午门设置京师图书馆,在端门楼设历史博物馆。鲁迅受命前往视察。2月5日,鲁迅日记载:“赴午门阅屋宇,谓将作图书馆也,同行部员共六人。”以后又去视察多次。

1917年4月18日,“午后往午门”。12月17日,“午后视午门图书馆”。19日,“下午复往午门图书馆”。

后来京师图书馆并未在午门而设在了方家胡同。午门上只开设了一个小型图书馆。

1917年,教育部以设在国子监的历史博物馆“地处偏僻,屋舍狭隘”为由,将馆址改设在端门至午门一带的建筑内。1918年7月迁入午门城楼及两翼朝房内,鲁迅多次前往。据鲁迅日记:1919年11月24日,1920年1月8日、23日,1920年3月25日、6月24日,1924年10月9日都有“往歷史博物馆”的记载。

1925年4月20日,“午后往女师校讲课,并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这次参观的学生中就有鲁迅后来的夫人许广平。她在《鲁迅的写作和生活·青年人与鲁迅》这篇回忆文章中讲述了这件事,这是一个天气晴好,树枝吐芽的春天,鲁迅让同学们到皇宫聚齐,大家都去了,“原来这个博物馆是教育部直辖的,不大能够走进去,那时先生在教育部当佥事,所以那面的管事人都很客气的招待我们参观各种陈列:有大鲸鱼的全副骨胳,各种标本,和古时用的石刀石斧、泥人、泥屋,有从外国飞到中国来的飞机,也保存在一间大房子里。有各种铜器,有一个还是鲁迅先生用周豫材名捐出的。其他平常看不到的东西真不少,胜过我们读多少书,因为有先生随处给我们很简明的指示。”

1926年10月10日历史博物馆在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正式开馆。历史博物馆1959年才从午门端门迁出至天安门广场东面。

1920年4月17日,鲁迅又到午门,整理德国商人俱乐部藏书。鲁迅在《华盖集续编·记谈话》中记录了这件事:“提到我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历史,倒有点有趣。十二年前,欧洲大混战开始了,后来我们中国也参加战事,就是所谓‘对德宣战;派了许多工人到欧洲去帮忙;以后就打胜了,就是所谓‘公理战胜。中国自然也要分得战利品,有一种是在上海的德国商人的俱乐部里的德文书,总数很不少,文学居多,都搬来放在午门的门楼上。教育部得到这些书,便要整理一下,分类一下,其实是他们本来分类好了的,然而有些人以为分得不好,所以要重新分一下。当时派了许多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每人每月有十块钱的车费,我也拿了百来块钱,因为那时还有一点所谓行政费。这样的几里古鲁了一年多,花了几千块钱,对德和约成立了,后来德国来取还,便仍由点收的我们全盘交付,也许少了几本罢。”德国在欧战中战败后,在上海的德国商人俱乐部所藏德、俄、法、日等外文书由教育部作为战利品接收,堆放在午门楼上。鲁迅受教育部命参加,并负责德、俄文书籍的分类整理工作。后来鲁迅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的底本,就是从那时整理着的德文书里挑出来的。为了这项工作,鲁迅从4月至11月共去午门10余次。

古物情怀

鲁迅对中国古代的文物是非常重视的,但当时中国封建时代向共和过渡时期乱象横生,对文物的破坏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都是令人痛心的。对此,鲁迅深感忧虑,曾多次著文予以揭露和批判。1912年鲁迅初到北京时担任教育部佥事、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科长,在筹建历史博物馆期间经历了很多事件。鲁迅日记载:6月25日“雨,傍午霁。午后视察国子监及学宫,见古铜器十事及石鼓,文多剥落,其一曾剜以为臼。中国人之于古物,大率尔尔”。1925年2月作《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鲁迅指出,无论这种“寇盗式的破坏”还是“奴才式的破坏”,结果“只能留下一片瓦砾”。感叹“岂但乡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中华民国的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

鲁迅在傅增湘担任教育部长期间曾奉命参与整理过“大内档案”。鲁迅在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中描述了这样一段故事。清代康熙九年起,开始把一些档案存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内,称为“大内档案”。其中包括皇帝诏令、臣僚进呈、皇帝批阅过的奏章、皇帝起居注、历科殿试的卷子等,是研究明清历史的珍贵资料。鲁迅说:“这正如败落大户家里的一堆废纸,说好也行,说无用也行的。因为是废纸,所以无用;因为是败落大户家里的,所以也许夹些好东西。况且这所谓好与不好,也因人的看法而不同,我的寓所近旁的一个垃圾箱,里面都是住户所弃的无用的东西,但我看见早上总有几个背着竹篮的人,从那里面一片一片,一块一块,捡了什么东西去了,还有用。更何况现在的时候,皇帝也还尊贵,只要在‘大内里放几天,或者带一个‘宫字,就容易使人另眼相看的,这真是说也不信,虽然在民国。”1909年(宣统元年),由于库房塌落一角,亟须修缮,库内几百万件档案就被搬了出来。其中一部分年代久远,用处不大的,准备焚毁。清代学者罗振玉发现后,通过张之洞奏请皇帝将这些档案保存下来,后用8000麻袋装好后运到学部后堂保存,后又转移到国子监敬一亭。1914年北洋政府在国子监成立了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教育部接管了大内档案。1918年教育总长傅增湘派鲁迅等人去整理这些档案,傅增湘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是想从这批东西中找到一些宋版书之类的宝贝。鲁迅参加了部分整理工作,他看到当时教育部的官员们常将搜拣出来的东西拿走,待送还时就少了一些,还有的干脆就顺手牵羊塞进洋裤袋里。1922年春,历史博物馆将大内档案残余卖给北京同懋增纸店,售价4000元;其后又由罗振玉以12000元买得。1927年9月,罗振玉又将它卖给日本人松崎。鲁迅感慨:“中国公共的东西, 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现在的中国人似乎很有了文物意识,文物淘宝蔚然成风,拍卖会上的“大内档案”也层出不穷……

古物陈列所

猜你喜欢

午门古物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博物馆之夜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小偷盗文物后厄运连连 留条归还:千万别偷古物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古物(七绝)
午门与“推出午门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