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
2020-11-11
甘肃兰州榆中县和平镇菜子山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进行分层教学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夯实,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一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莫定坚实的基础。
1.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1 水平相近原则。
教师在进行分层之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放便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基础处在相同的水平上,没有太大的偏差,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以一起讨论,发挥出集体智慧的作用,得到的结果会更加的全面。当学生遇到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相反水平相差太多的学生放在一起,交流起来会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应该坚持水平相近的原则,在互相学习中优化整体水平。
1.2 享受成功原则。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遇到难题会比较头疼,经过努力仍然找不到解题方法,内心会产生挫败感,严重影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转化为强大的内心动力,对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是遇到问题也不轻易放弃。在反复的练习中就会总结出经验,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和关联,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在以前遇到自己不会解决的问题,经过自己不懈努力最终解决了问题,就会让每个人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更加认真的对待学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成功往往是来之不易的,要对自己充满信息,要依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去实现。
2.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 对课堂内容进行分层。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根据被提问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保证学生可以很好的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以及表达情感,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体现出针对性,优等生要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在思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的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对于差等生提问要从基础知识入手,不要让差等生感觉到非常难,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入进来,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将学习的主动权紧握在手里,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对作业进行分层。
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灌输知识理论,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做到全面吸收,那么完成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巩固,不断的加深理解。避免使用题海战术,觉得布置大量作业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例如,在学习完《落花生》时,可以运用文章中出现的“借物喻理”的手法仿写一段话或者是几句话。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体现出难度等级,保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作业内容还应该体现出典型性,在一道题目中尽可能的包含较多的知识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3 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在以前学生犯错误会受到教师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样下次就可以改正,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心理承受力比较弱,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产生一蹶不振的结果。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积极的鼓励,虽然成绩好但是不能安于现状,要通过刻苦学习突破自己。差等生是最容易让教师忽视的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耐心的指导,分析学习困难存在的原因,在不断的积累中实现进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应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改善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步,一天进步一小步,一月进步一大步,一年迈进一台阶,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