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2020-11-11练晓东
练晓东
江西省靖安县第一小学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分析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色彩认识为标准,重视辨析感受分析,依据小学色彩感受综合能力和辨析模式,帮助小学生构建完善对美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分析中,学生往往对色彩知识基础理论不积极,缺乏对特定色彩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色彩学习策略模式,加强小学美术课堂的综合学习兴趣。
一、小学美术色彩基本教学思路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分析中,需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色彩感受认知为标准,不断提升辨析感受认识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来说,从简单的色卡认知开始,通过对比,提问、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更好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色彩。根据实物进行色彩学习辨析,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互动,加强对色彩知识的认知兴趣分析,充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辨析感受能力。小学美术色彩教育中,需要不断提升小学生对于色彩的心理学习状况。根据小学学习来说,对于色彩较为敏感,但辨析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可以从这个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颜色的学习,注重色彩偏向的倾斜分析,引导学生提高心理认识感受。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色彩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初印象。有效的色彩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本文对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游戏活动化色彩教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驱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只一味的依靠讲解的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将游戏活动融入到色彩教学当中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游戏化教学符合了小学阶段学生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同样的也比较容易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游戏当中,无法很好的吸收美术知识,因此,这就对美术教师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设计游戏活动时,不能只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设计游戏,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明确教学重点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适合的游戏,这样才能避免游戏脱离教学。
比如在讲授冷暖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为颜色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利用多媒体将不同颜色的水果展示给学生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达到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目的。然后再邀请学生来给红色苹果找朋友,为西瓜找朋友等等。也可以做全员参与的游戏,让学生在自己的水彩笔中分出冷暖色,看谁找得最快最准确。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对冷暖色进行了观察和对比,从中增加了对色彩的感受,并利用行动将色彩表达出来。
(二)自然写生化色彩教学。新课标中美术的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描绘、制作等美术活动,使其逐步形成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大自然是美术色彩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是对学生进行写生训练的重要方式,利用写生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对色彩进行观察、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并从中感受光影变化与自然色彩的变化,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色彩美,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创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寻找绘画素材,寻找灵感。有人说,儿童对大自然保持的纯真使得他们从不临摹大自然,在他们的绘画中大自然的景色看似虚构却不失真实。所以美术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室外的绘画资源,每学期组织一次到两次的室外写生,并对其绘画进行指导。自然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生活装饰化色彩教学。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程也应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让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价值。色彩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过年时候家家户户贴红色对联、挂红色灯笼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绘画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利用色彩进行装饰和教育成为较常见的内容。比如衣服的色彩搭配、房间内的色彩搭配等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对周边环境进行仔细观察,从生活中去探索色彩,鼓励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色彩经验大胆加工创作。比如在‘生活中的暖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穿黄色衣服、橙色以及红色衣服的学生分别站起来,让其他同学看看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暖色,或者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在课堂介绍物品的名称以及颜色等等。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调动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回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四)文化情景化色彩教学
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影响美术学习的一个因素。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美术文化,并从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其表现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贡献等等,逐渐形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出主动探索的精神,从美术学习中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美术修养。而将国画引入到小学美术实践当中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国画是一门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绘画,对小学生进行国画知识的传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利用国画进行文化情景教学是最适合的一种。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将国画引入到色彩教学当中,比如利用讲传统文化故事的方式,说出国画的重要性;利用游戏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等等,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总结
生活中色彩代表着一种语言,为人们的情感传达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色彩的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当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重视色彩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将自身的情感或情绪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