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20-11-11窦红

报刊精萃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历史

窦红

新疆托里县委党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所拥有的价值的坚定信心。我们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要以之取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不是说三个自信“失灵”了,现在要用文化自信来“救场”。其实,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者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当代意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了深厚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起英勇抗战孕育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先进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内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民族特质,彰显了宏伟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是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脉络和价值所在的根本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精髓,革命文化是牢固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弘扬文化自信的主心骨和方向,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引领了我国文化的前进道路。

1.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条件,渗透到这“三个自信”的方方面面。第一,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底气所在。弘扬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弘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给予文化上的滋养,增添中国特色,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第二,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价值所在。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我们只有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理论内容,才会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第三,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引航标,没有哪个民族的社会制度是与其本土文化完全脱离开来的。因此,只有坚定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坚定对产生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社会制度的自信。

2.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我国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发展前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们还只是文化大国,并不是文化强国,我们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要坚持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鼓舞士气,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站住脚,让全世界被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所震撼。“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想要做到这一切首先必须保证,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本民族文化怀抱自信心,这样才能更有底气地把中国文化展现给全世界,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久以来每一个中国人始终坚持的理想,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强大自信心。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和支撑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孕育出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是足够使我们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的底气所在。我们是一个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强大自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中国力量的“最大公约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魂聚气,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

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更多的是指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和客观优势,以及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魅力价值。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引导着国人向西方国家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在当前环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1.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有碍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因素。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多种文化交流碰撞,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并不完全是“精华”,还存在着一些“糟粕”。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对“实用理性”的盲目崇拜,过于强调“现实”,着眼于眼前利益和短期效果,片面地追求“当下”。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们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导致了我们经常性地沉迷于现状,不能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科学发展的轨迹上,急于求成,使中国的科技发展曾经长久落后于西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进一步加强。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但在这些成效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思想建设的缺失以及制度建设的漏洞。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因此从观念层面上净化党员干部队伍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一体化态势,在经济发展的姿态下,东西方的文化呈现出了相互碰撞的现象,西方文化通过各种载体,不断渗透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冲击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了“西化”倾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念,使得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追求“西化”,这充分反映了国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另一方面,“移民潮”盛行。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部分中国民众在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帮助下逐渐富裕起来,但却没有“先富帮后富”地去协助其他民众,而是选择了移民西方发达国家。“移民潮”现象更多地折射出,国人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缺乏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缺乏自信。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

1.辩证地看待历史,加强文化自我认同。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不同时段的历史境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昌盛鼎世的年代,很多人表现出了过度自负的心态;在危机频仍的时期,一些人又表现出了与昌盛时代截然相反的过度自卑心态。这种片面性的文化人格表现呈现出了脆弱化的倾向,使得我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缺乏坚定的信心。众多历史经验表明,盲目的文化认知思想极易被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人所利用,极有可能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受西方颜色革命的影响,忽视本国历史,甚至是消极否定自身的历史发展、文化价值和国家界定等。面对此情况,当前社会积极呼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辩证地看待历史,克服片面性的文化人格,自觉加强文化自我认同。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把握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辩证对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光辉与屈辱,以史为鉴,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以主人翁的姿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思辨的认知方法,不忘初心,把之前的经历化为现在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综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正”与“反”,坚守文化自信。

2.把握时代潮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文化自信既需要主观层面的认同,又需要对时代发展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文化自信更多的是一种全球性的意识,是一种囊括了历史方向和时代方向的比较,是在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比较潮流中确立起来的一种价值观层面的自信。

从当前社会来看,我们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仅是辩证地对待我们的民族历史,更需要把握世界发展的历史,紧跟时代潮流。历史为我们选择了共产主义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必须要牢守文化自信,矢志不渝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是聚焦全党和全体人民行动的方向指南,是克服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精神武器。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全球意识,在“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失败教训的启示意义和面向未来的文明成果等综合作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每一种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都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渗透着每一个时期的历史发展态势和人民思想观念。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相对的精华和糟粕,代表的是当时的时代特色,不能完全运用“拿来主义”,需要辩证地认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要在认真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对当代发展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为现代社会发展所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期的衔接口,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使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新历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