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往开来 辩证创新
——访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季水河教授

2020-11-11罗如春

文艺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美学马克思主义

罗如春

罗如春

(以下简称“罗”):季老师您好!作为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您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已逾四十年。四十年孜孜矻矻、筚路蓝缕,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文艺理论研究这条不乏艰辛的学术道路的?

季水河

(以下简称“季”):我走上文艺理论研究这条道路,是社会需要和个人选择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社会需要看,1966 年至1976 年的“文革”十年,中国的大学几乎停止了正常的招生和人才培养,这十年中几乎没有补充过高校的师资队伍。1977 年中国高校恢复正常的招生和人才培养。到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不足形成了突出的矛盾,中国高等教育要发展,就急需补充师资队伍。在这个背景下,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中,就有相当一批人走进了高校任教。我就是这批人中的一员。当时,我所在的学校,只有一名文艺理论教师,校系领导都希望我成为一名文学理论教师。从个人选择看,我在1977 年进入大学以前,已在中小学担任了5 年教师,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相当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进入大学后,自感文学作品的基础不错,但文学理论底子较差。于是,我将学习的重心放到了文学理论上。读大学期间,星期天和节假日全泡在了市图书馆,阅读文学理论著作和文学理论论文,抄录相关资料,所做的文艺理论读书笔记就有8 本,约100 万字。进入高校任教后,也就将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作为了优先选择方向。

罗:

我记得您在《文学评论》(1987 年第2 期)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而在之前的1983 年,您就在学术界广有影响的上海《学术月刊》上发表了《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这些对于一位那时还在四川一个偏远高校的年轻学者来说殊为不易,这也是学术之路上的奠基之作,可否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和发表机缘?

季:

也许是命运之神特别垂青于我,使我的科研之路与一般学人有所不同。一般学人发表论文多是从地方性刊物到全国性刊物,从一般刊物再到权威刊物。而我一开始就在全国有影响的期刊,在国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983 年,我在《学术月刊》发表《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时,还不到29 岁;1987 年在《文学评论》发表《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时,刚好33 岁。

在我那一代学人中,我是为数不多的起步早、起点高的青年学者之一。《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一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肯定了异化劳动条件下能够进行美的创造,二是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促进和推动了审美关系的发展,三是揭示了异化劳动创造美的特殊表现形式,从而使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之关系研究回到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本意。《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一文,论述了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自我扩张”命题的基本含义,“自我扩张”命题与艺术创作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自我扩张”命题与马克思主义文学主体论的密切关联。肯定了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命题对中国古代自魏晋南北朝以后所形成的艺术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机缘,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当时的学术氛围。20 世纪80 年代,正是全国各个学科领域出现“《手稿》热”的时期,也是文艺理论界重新评价胡风文艺思想的时期,这两个问题既是学术研究的前沿,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我这两篇论文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机。二是得益于老一辈著名学者的欣赏与鼓励。蒋孔阳等著名学者对我的《论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一文十分欣赏,给予好评。在1982年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论年会上,我被大会安排以此为题作了主题发言。《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中的“自我扩张”》是我的长篇论文《胡风现实主义特色论》中的一部分,而《胡风现实主义特色论》则是我在武汉大学所修研究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的课程论文,全文发表在《四川大学学报》上,先后被转载、摘录十余次。这篇文章也受到了著名学者、任课教师陆耀东先生等人的好评。三是论文本身的新意。我是当时最早提出“异化劳动能够创造美”的学人之一,也是新时期最早研究胡风文艺思想的学人之一,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上都有较大的创新性。

罗:

重新阅读您年轻时候的著作,特别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相关篇什,毋庸讳言,尽管其中不乏片面甚至偏激之处,但是,其中文字干净洗练,思想敏锐,词气活泼,沉实中富有批判激情,满纸蹈厉奋发,朝气蓬勃,至今读来仍让人心潮起伏,简直跟当今的一些“佛系”青年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批评寻根文学作家们的“玄秘倾向主要是作家们才气不足”;批评年轻作家不读书,作诗“非关书并非不读书,非关理并非不穷理,只是作诗不像写理论文章那样说理掉书袋。诗的诗外功夫恰在读书穷理,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唯此,悟性才高,才气方足。”这都是接地气的富有辩证学理的至论。您的批评文字也让我们油然而生对于那个时代的意想,感受那个时代的火热和历史主体性精神的昂扬。您也曾在一个访谈录中说过,“我对‘时代’一词抱有深深的敬意。”“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我所处的时代。”可否简要回顾一下那个对您自己、国家和民族都是青春勃发的时代?

季:

有人说,19 世纪是小说的时代,20 世纪是批评的时代。我认为,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阔步向前的时代,也是小说与批评共生共荣的时代。处于那个时代的青年学人们,精神昂扬奋发,情感积极向上。他们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学术有着真诚的赤子心。我非常庆幸自己成为那个时代蓬勃景象的见证者,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参与者。我在那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既是让学术理论介入社会、介入文学的一种尝试,又是作为一位青年学者关注现实、关心文学发展的一种责任感。而且我认为,搞文学研究的人,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应有敏锐的艺术感觉;不仅应该冷静理性,而且应有澎湃激情。这样,他的学术成果才有感染力,他的批评文章才有穿透性。这些,既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也是那个时代能给予的。

罗:

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研究美学的专著《美学理论纲要》在1990 年代初出版后深受好评,在21 世纪初又作了大幅修订,随之,对于美的本质界说也作了完善与深化,从第一版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多样化显现”。您总体上依循蒋孔阳先生实践美学的框架,但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发展实践美学。那么,您如何看待形形色色的后实践美学的兴起,以及朱立元先生综合实践与存在论而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

季:《美学理论纲要》是我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后所产生的学术反响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之所以在21 世纪初进行修订,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即使到了21 世纪,《美学理论纲要》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都没有过时,还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美学理论纲要》出版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其中的部分内容与21 世纪的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加以完善。于是,我对《美学理论纲要》进行了如下修改完善。一是对该著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完善与发展。第一版将美定义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美与人类审美实践的总体关系看,这一定义是正确的;但从人的本质力量丰富、审美实践多样化的角度看,这一定义又显得有些笼统。所以,在修订版中,我将美界定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多样化呈现”。这一定义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强调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无限丰富性,是一个包括了人的情感、意志、理性、本能、欲望、非理性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其二,强调了审美创造的无限多样性,突出了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在美的创造中的全方位、多侧面的展开。二是对该著的体例进行了补充与丰富。增加了“悲剧与喜剧”一章和“艺术与美的不等式”“自然美的生态观”两节。三是该著修订版的内容更加时代化。它及时吸收了当代世界学术前沿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使之更具有当代性。一句话,《美学理论纲要》修订版是对21 世纪审美新实践和审美新发展的主动适应。

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实践美学研究走向了开放性和多元化时代,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后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从总体上看,这些美学现象的出现,是世纪之交学术自由竞争、美学繁荣发展的标志,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就与实践美学的关系而言,这些美学现象与实践美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是发展与偏离的关系:它从审美的主体性、个体性、精神性、超越性等方面发展了实践美学,但从理论基础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生存论美学与实践美学是发展与坚持的关系:从发展方面看,它以人类审美活动为逻辑起点,将生存论引入实践美学,用生存论取代现存论,更加突出了人的生存,特别是个体感性生命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的地位,拓展了实践美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实践美学的理论资源;从坚持方面看,它在理论基础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将人类审美活动的根基牢牢地建立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存在实践的总体关联”的实践基础之上。

罗:

您的研究视域宽广,从文学到美学,从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从新闻美学到现代装饰装潢美学,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到1990 年代实践美学的兴盛及其生存论美学的挑战;从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史到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与批评,从文学创作论到文学生产论,等等。如此包容古今中西、门类杂多的内容,如何统一在您的“多维视野”之中的?

季:

正如你所言,我的学术研究重要特点之一是视域宽广,涉及学科门类多样,但我自认为是宽广而有边界,多样而不杂乱。我所研究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新闻传播、美学原理、审美实践、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或多维视野,都是“人类本质力量丰富性多样化显现”的具体成果,边界一直都限定在文学与美学之内,最终都统一到了“人类审美实践”这一基点上。我所研究的这些领域,主要属于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有很强的互通性。研究它们,不是为了四处出击,遍地开花,而是为我的文学理论与美学研究打下广阔而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我更深入地认识文学,更准确地把握美学。同时,研究它们也可以为我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野看待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异同,从而更加全面地看待文学、美学的独特性。

罗:

您的学术研究中有一个鲜明的方法论特色,那就是浓墨重彩的比较法的运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题比较有“崇高”与“壮美”、中西审美教育理论(“从道德教化到人格完善”VS“从灵魂净化到人性解放”)的比较、“相同历史原型的相反艺术形象”与“同一社会背景下不同的现实主义理论”分析等;人物思想比较则有毛泽东与列宁、毛泽东与胡风、李泽厚和蒋孔阳文艺思想比较研究等。诸多研究堪称相关研究的典范之作。连蒋孔阳先生都在您的著作《美学理论纲要》的序言中强调了该书的这一特色:“随时引证中西美学的例子,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这固然和您后来长期在比较文学做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建设和建制有关,但其实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在您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已经开始了,可否谈谈这方面的深刻体会?

季:

你说我的学术研究的鲜明方法论特色是浓墨重彩地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我认为你是认真地研究了我的学术成果和治学方法的。虽然我对研究方法的使用,同我的学术研究视野与学术研究领域一样,也是多种方法并用,从不拘泥于一种研究方法。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的论文《论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就运用了社会历史学方法和文本分析法;我研究文学欣赏情感体验的论文《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运用了心理学方法和美学方法;我研究周谷城美学思想的论文《时代精神的整体透视》《艺术情感的系统考察》,就运用了系统论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1990 年代初期,我出版的《美学理论纲要》一书,更是综合运用了历史与逻辑一致、理论与实践统一、本质与现象结合、心理学与社会学交融等多种方法。但是运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贯穿于我学术研究始终的却是比较的研究方法。不仅我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的研究成果,如《崇高与壮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品性塑造与人性解放:中西不同的美育观》《发展与偏离——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关系》《毛泽东与列宁文艺思想比较研究》等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而且我的非比较文学与美学研究成果,如《胡风现实主义特色论》《20 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多维向度》《论新中国70 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话语模式的转换》等,其中也贯穿了比较视野,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

我之所以对比较研究方法格外看重,一方面是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时代,不仅历史进程与文学发展打破了国别界限,形成了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学,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更加频繁,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孤立的、单一的研究方法显然不够用了,而比较研究方法在全球化时代更具有适应性。另一方面是比较研究方法有其他方法不可比的优越性。一是在比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研究对象。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见差异。一个事物、一个对象的特点,往往是在与另一事物、另一对象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同样,要准确认识一个作家、批评家,一种文学观点、文学现象,往往需要在纵向历时比较中才能对其进行历史定位,在横向比较中才能突出其个性特点,从而更为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二是比较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所有的比较研究,至少要在两个以上乃至多个研究对象中才能展开。而比较文学、比较美学中的比较研究,则需要跨越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科边界。视野狭窄、知识单一的人,是不能从事比较研究的。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学科知识、坚实的国学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在比较研究中又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三是更有利于综合创新。20 世纪以来的学术创新,不同于传统学术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由替代式创新转向了综合性创新。所谓替代式创新,即用一种新方法、新观点、新学科去取代旧方法、旧观点、旧学科。所谓综合性创新,即综合各种不同方法、观点、学科,在其交叉地带生长出一种新方法、新观点、新学科。20 世纪以来,许多新的学科,如生物社会学、计量历史学、数量经济学等,都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许多新的科学方法,如系统方法、协同方法等,都是多学科方法综合的产物;许多新的学术主张,如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文化批评等,也是在世界文学背景下不同国别文学、不同学科知识的互识互鉴中提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方法本身就是综合创新的产物,也是最有利于综合创新的研究方法。

罗:

我曾在十年前发表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上的一篇书评中提到,您的著作《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说理透彻,持论中正平和,在平实的论述中透出新意和创见。作者常常从故纸堆里‘考古’出许多罕见的史料,拨开历史烟云,清理出条条林中小道,使埋没于历史烟尘中的档案重新朗然于人们的眼前。当然,作者的劳绩不仅仅在于复活了这段历史,更在于以他平和中正的学术眼光去加以打量、衡鉴。作者凭着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领域浸淫多年的丰厚功底,充分发挥解释者的后发优势,以历史主义的方式贴近阐发对象,并进行超越性的评判,富有新意和创见,真实可信”。您的著作大多结构大开大阖、气势恢弘,逻辑层次清晰,内容完整周详,将20 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进程、概念范畴和体系建构等融为一炉,构成历时共时相互勾连、历史逻辑交错共生的论述网络。这可以说是您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在历史主义的路径之中,运用比较方法,继往开来,辩证创新,立论中正平和。如果我的概括所言不虚的话,可否谈谈您是如何形成了这样的研究风格的?

季:

在平实的论述中透出新意和创建,结构大开大阖而气势恢宏,贴近阐发对象并进行超越性评判,在故纸堆里“考古”出新的资料。这是你对我学术著作特点的概括,也是对我学术研究的鼓励。

在平实的论述中透出新意和创见,这是我对学术研究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前辈学者对我影响的结果。我认为,学术研究应该将艰深的道理、陌生的术语,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论述,能让同行一看就懂,也能让外行努力能懂,这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境界。在这一点上,我深受蒋孔阳、朱光潜等老一代学者的启发。他们不管是对一般美学原理的论述,如朱光潜的《谈美书简》、蒋孔阳的《美学新论》,还是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如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都用平实的语言阐发了他们的美学创见,解释了西方美学史上许多深奥的术语,让搞美学研究的学者一看就懂,让不搞美学研究的外行经过努力也能够懂。当然,这种境界看似简单,做到很难。一是要对研究对象了然于心,二是要对深奥术语理解透彻,三是要用中外话语平等互释。

结构大开大阖而气势恢宏,这是我对学术著作结构的一种努力,也是我对学术研究的一种目标。司马迁为《史记》确立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理想追求,也是所有学术研究都应追求的理想。这种理想追求,既能保证学术著作内容宏富、意蕴丰赡,也能形成学术著作结构的开阖自如、气势恢宏。我的学术著作,一般都会定位在一个三维时空:立足现实、回溯历史、面向未来,从而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思考。所以,我的学术著作,不管是《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还是《美学理论纲要》(修订版),抑或是《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都包括了三大重要版块:一是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二是对主要理论范畴的深度分析,三是对研究对象未来走势的前瞻。这样的形式结构,具有大开大阖、气势恢宏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结构模式化的倾向。

贴近研究对象并进行超越性评判,这是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应保持的一种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观点加以解释。贴近研究对象即“入乎其内”,走近研究对象,进入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有充分的熟悉和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研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超越性评判即“出乎其外”,走出研究对象,与研究对象保持适度距离,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思考,批判性审视,这样的研究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信。

在故纸堆里“考古”出新材料,这是学术研究应该具备的一种眼光,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桐城派提出“义理、辞章、考据”三者的统一,是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搞理论研究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但往往不太注重考据功夫,这是一种不足。理论研究的创新,提出新观点、建构新体系固然重要,但运用新材料也不可或缺,有些新观点的提出,其前提是新材料的发现。因此,我的学术研究,很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考辨、选择,会将研究对象的文本、传记、年谱、回忆录、学术编年对比参照,然后择新而用,择优而用,尽量使新观点与新材料达到统一。

罗: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方法上,似乎比较注重采用内部研究范式,从价值中立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静态的事实判断与科学主义的分析,结果往往会忽略或者遮蔽其强烈意识形态功能与文化政其他律的一面,从而在超越内部研究范式局限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外部研究范式忽略内部研究的不足。

罗:

在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如何处理与正统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这一问题上,您经历过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此难题的?

季: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为无产者服务并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学说,带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它改变了中国现代文艺的性质,指明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其意识形态性也是十分突出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了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正统意识形态的关系就更为紧密。我同中国所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者一样,在研究中都面临着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正统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我认为,面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身份,找准自我定位。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首先应以学术的视野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放到中外文学理论谱系中去加以审视,从这一角度去研究它的价值、贡献与不足,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我们应该正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研究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去意识形态化。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一种意识形态鲜明的学术思想,我们应该从学术的立场去看待它、研究它,而不是以意识形态的立场去肯定它、宣传它。这样,既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也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者和党的宣传部门领导的不同职责。

罗:

您刚刚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的研究,可否谈谈这项成果的主要内容?去年您又获得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研究”,可否透露一下预期研究内容?

季:

我刚刚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共10 章。第1—3 章为历史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发生、自觉、成熟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主要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第4—6 章为范式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三种范式,论述了政治范式、批评范式、理论范式的主要内容、形成背景,审视了其利弊得失。第7—10 章为范畴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四大范畴,论述了阶级性范畴、人民性范畴、现实主义范畴、艺术生产范畴的基本涵义、理论渊源、独特作用及其在新世纪、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我去年获批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研究”现正在进行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诞生前文艺对社会理想的描绘及其研究,马克思主义对历史上文艺理想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论文艺的理想与理想的文艺,马克思主义理想论中文艺与人的完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中文艺与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的当代发展。当然,这些内容主要是一种基本框架,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认识的全面,还会对研究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每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也都是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完善过程。

罗:

作为老一辈卓有所成的文艺理论家,您是如何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代际分野和传承之中进行自我定位的?您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有何总体评价与反思,对于未来的理论研究有何理想愿景?您对后辈学者有何期望或寄语?

季: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队伍,我将其分为四代。第一代学者,20 世纪30 年代以前出生,1950—1960年代就进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他们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有开拓之功,大多数学者都是集译、编、研于一体,他们或翻译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或编选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论文艺的选本,并都发表过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第二代学者,20 世纪30—40年代出生,1970—1980 年代进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他们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原著非常熟悉,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经典著作有深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十分热情,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第三代学者,20 世纪50—60年代出生,多数人于1990 年代开始活跃于学术界,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的特点是视野开阔、包容性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不仅都有研究,而且也都承认它们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第四代学者,20 世纪70—80 年代出生,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崛起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侧重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具有追赶学术潮流、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

我属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队伍中的第三代学者,也具有这个群体视野开阔、包容性强的特点。我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都有所涉及,也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没有第一、二代学者全面深入,对当代世界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热情,没有第四代学者高,也没有他们了解迅速。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的理论研究愿景是:深入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总体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全面了解当代世界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打通经典、中国、当代的边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将这一愿景落实到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想论研究》中。我对后辈学人的寄语是:在深厚历史意识的前提下追赶学术潮流,在立足经典的基础上追求标新立异。

罗:

下边我们聊聊您更私人化的学术生活。您嗜书如命,每到一个城市都是先要去当地的书店淘书,以致您藏书盈箧,湘大东坡村的那套旧房都用来装书都嫌不够了。1980 年代在四川工作时,在那个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里就常常听到您家里满屋子的书和一个破旧黑白电视机共存的佳话。除了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您的休息时间差不多都献给书了,假期还比平日忙,基本是在读书写书、改论文写论文之中度过的。特别是有一年春节,您是在国家图书馆里度过的,真可谓学术界的拼命三郎。做学者这行,看来不仅仅要有智性慧根,要有家国情怀,更重要的还是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与书为伴的研读和如您书屋名字一样的“静泊”心境。

季:

我于1972 年1 月进入教师行列,开始了从教生涯,到今年快50 年了。总结近50 年的从教经历,“书”是关键概念,“买书—读书—教书—写书”是我的生活轨迹。买书是个人兴趣,也是在储备生产资料和精神财富;读书是人生乐趣,也是在积累知识理论和提升素质能力;教书是职业理想,也是重要的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写书是创新追求,也是一种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人文科学是一种历史科学和理论科学,不读书不要进入其学术领域,少读书也难以进行学术创造。所以先贤们才告诫人文学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再聪明的天才神童,再多的智性慧根,不想读书和想少读书者,最好远离人文科学。我之所以几十年以书为伴,嗜书如命,也许与自己的智性慧根无关,更主要的是我视其为一种人生境界追求。

罗:

另外,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您在文学理论教学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否谈谈教书育人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季:

我能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国家教学名师奖”,主要是领导和师生们对我的关怀与鼓励。当然,我也可以将我的教书育人体会谈一下。我认为,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不同于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除科学研究外,应重视教书育人。我始终认为,教师,教师,因教成师;不从事教学,不成其为教师。一个大学教师,如果不站在讲台上,不从事教学工作,既对不起学生,也愧对教师称号。所以我几十年来,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为学生授课,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思考、探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始终站在教材建设前沿,主编或参编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教材。几十年中,我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所开设的课程有15 门之多,主持过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国家视频公开课,主持过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主编过国家规划教材、省际协作教材、省面向新世纪教材多部,并作为核心成员撰写过国家“马工程”教材,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 项,其中一等奖3 项。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将一腔赤诚之情奉献给了教学工作。

同时,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光荣的职业,育人是神圣的职责。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了自己所有工作包括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我担任过多届学生的班主任,曾为多个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指导过多个代表队参加全校和全省的辩论赛。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选择贴切案例,适当融入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会做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的育人工作也获得了学校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获得过湘潭大学“优秀班主任”“湘潭大学建校以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标兵”“湖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将仁爱之心奉献给学生,这既是我的自愿,也是我的自豪。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美学马克思主义
盘中的意式美学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纯白美学
追忆黄药眠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文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