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多少?

2020-11-10唐大会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收缩压医护人员管控

唐大会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免疫力逐渐降低,身体机能的衰老无可避免,再加上工作及生活精神的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使一些疾病在人们步入老年阶段后趁虚而入,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通风、恶性肿瘤、老年性骨关节疾病、慢性支气管疾病等等。很多老年疾病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不仅严重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子女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在老年人所患疾病中,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一般是指在65岁以上,所测量的血压值持续或不在同一天出现3次以上超过正常标准的老年人群,通常被视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减轻老年高血压疾病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降压无疑是首选治疗方案,那么老年高血压究竟有哪些危害,降压的目标,以及如何治疗,将在本文中为大家一一介绍。

1 老年高血压及治疗意义

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群中约有半数以上患有高血压疾病, 一般来说,在老年人群中,如果其血压的检测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出现这两者中的一种,或两者同时出现时,大致能够判断出老年人的血压值超过了标准血压,患有老年性高血压。通常,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疾病后,会产生头痛头昏、记忆力衰退、肢体麻木、注意力难以集中、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但老年高血压在刚刚发病时症状较轻、发展缓慢,通常会被老年人所忽视,一旦疾病继续发展恶化,将会引发患者中风、心梗、动脉瘤、心衰竭等严重疾病,甚至还会引起身体其它重要器官的众多合并症、并发症,进而缩短患者的寿命。因此,老年高血压有时又被称作是慢性病之首,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群在一天的血压值变动幅度大约在20-30mm汞柱,相比较来说,老年人的血压变动值更大,而在一天之中,血压值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在清晨,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通常会在早上或上午时段发生心梗、心源性猝死、脑卒中以及不稳定的心绞痛的原因。为此,老年人群应在日常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血压值,注重及时有效的检测,避免由高血压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当确诊患有老年高血压后,迅速降低血压值成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

2 老年高血压降压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与进步,大批醫疗人员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结合老年群体身体状况对降压目标进行了有效的制定。在此过程中,依据老年群体年龄段的不同,其血压控制目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下面的内容中,研究人员结合大量临床数据针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的血压控制指标进行了有效的归纳与总结,旨在引导老年朋友进一步实现对于血压情况的合理了解,以便为老年群体科学控制血压提供指导。总的来看,对于年龄大于65周岁的老年人,其血压指标应控制在收缩压低于15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的区间内。在此期间,针对年龄小于80周岁,身体素质相对较好,且对于降压治疗的耐受度较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尝试引导其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 Hg,舒张压控制在80mmHg内。对于年龄大于等于80周岁的老年群体而言,医护人员可以尝试引导其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 Hg,舒张压控制在80mmHg内。但是,由于考虑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对于年龄大于等于80周岁的患者而言,其收缩压与舒张压应分别不低于130mm Hg和60mmHg。

3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点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应首先强调患者收缩压的达标。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逐步降压,从而有效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特别指出,应避免患者血压出现过快与过度的降低,从而有效实现患者血管适应性的充分保障。在此期间,针对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而言,在对收缩压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舒张压指标的密切关注,当患者舒张压指标低于60mmHg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便有效实现患者生命安全的合理保障。在此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相关降压药物的合理服用,避免擅自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应对患者血压控制药物进行谨慎选择,尽量选取具有长效血压控制药物的制剂进行血压管控,同时积极做好多药联合降压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便为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定期对自身血压指标进行监测,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血压情况,以便为患者身体健康的合理维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 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

4.1合理做好降压药物的科学应用

在临床过程中,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为了有效实现对于血压指标的科学控制,其应严格遵医嘱进行相关药物的合理应用。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由于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为匮乏,部分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有效实现遵医嘱用药,进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行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做好对于相关医疗健康知识的充分宣讲,从而帮助患者正确认清科学用药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以便确保患者可以严格遵医嘱进行血压控制药物的使用,避免其出现私自成药的现象。

4.2有效落实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

相关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不良膳食习惯往往会对患者血压指标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盐分的过量摄入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难以得到有效管控的重要诱因。基于此,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合理实现对于日常饮食结构的课程调整,从而有效实现低盐饮食。与此同时,患者应有效实现对于膳食结构的科学转变,从而确保肉、蛋、奶、水果、蔬菜以及谷物等食材的科学搭配,以便有效实现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取,继而为其健康的充分保障提供助力。

4.3帮助患者实现对于情绪的管控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过激往往可导致患者血压指标的强烈波动,从而对高血压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医护人员应引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实现对于自身情绪的科学管控,从而避免其出现情绪的大幅波动。在这一问题上,医护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合理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自我情绪管控能力的充分培养。与此同时,针对存在负性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疏导,以便为患者康复信心的构建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收缩压医护人员管控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