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20-11-10柳亮罗利陈罡蒋静娴容敏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医学院校

柳亮 罗利 陈罡 蒋静娴 容敏华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高校困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难以融合的窘境。在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設能够更好地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想建设、品德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院校应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探索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 课程思政;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4-0070-03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iented by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IU Liang, LUO Li, CHEN Gang, JIANG Jingxian, RONG Minhua

Abstract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hange the predicamen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truggled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implement the thought of Foster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People, allowing teachers to tak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s important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t is suggested fo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a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riented by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foster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people

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一重要指示将立德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同时明确立德树人不再只是局限于思政课程,而是要依托于贯穿教学活动的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课程思政更加强调通过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隐性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理念。事实上,所谓课程思政,不是在高校教学中增设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课程思政是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活动,提高课堂的“思政性”。

医学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培养的人才大多输送给了医学领域。培养医学人才应当更加注重对其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从医学教育史看,医学教育的价值观倡导医学的理性与感性,其中特别强调医生的人情味儿[3]。因此,在医学院校推行课程思政,形成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三者相互融合的体系,必须依靠建立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保障课程思政的落实。

2 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目标

课程思政体现的首先是德行的魅力,其次是人文素养的魅力,再次是价值引领的魅力[4],是解决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不能相互融通的有效途径。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思政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其价值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适应德育的大背景  当前,高校愈发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加快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或是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增加涉及思政方面的考核。近年来,各类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或多或少会涉及教师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等相关评价指标,但是针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目前仍未有构建。在立德树人大背景下,对课程思政建设作出相应的评价仍是未来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当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思政教育,三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应当囊括这三项指标,如果仅仅评价教师教学的知识传授与互动效果、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则是不全面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多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完整性。如何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评价,哪些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和效果,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这也是需要思考的。有部分医学院校开始进行尝试与探索,如天津医科大学要求教师在理论课程中多设计思政类教学案例,教学评价中增加教师的自我评价,让教师反思自身是否有做到课程思政建设。讲故事、做表率似乎也成为当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更多地采取了开放性、指导性的指标来对教师授课过程进行评价。更好地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设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项目、内容或者观测点,对于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是高校办学要明确的。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评判人才的标准也日趋完善与全面,不仅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也更加关注其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医学院校而言,社会对其所输送的人才有着更加严格的标准。随着近年来医患矛盾的频发,社会越来越关注医生的整体素质,如何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课程思政建设为医学院校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出路。课程思政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思政课堂建设的模式,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可以通过教师上课的一言一行,每一个细微的案例病例,向学生传达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用一种更加柔和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全方位育人。

3 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路径选择

在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来之前,医学院校也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只是此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侧重对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因此,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次对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升级,可以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几个维度进行。

构建多主体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基于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判断,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会存在差异。各个评价主体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各有优势,因此要建立以学生、同行、督导、教师、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多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首先,从学生评教这一维度来看,学生评教具有参评人数多、覆盖面广等特点,对于教师授课质量的优劣,学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学生主要通过三种角色参与评价:

一是全体非毕业年级学生对所上课程进行评价,往往采用期中或者期末阶段式评价;

二是学生教学信息员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随堂评价;

三是学生在毕业前对所上课程进行评价。

学生长期参与课堂,能够持续观察和体验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对其作出持续性评价。同时,在学生评教时强调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评价,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明确地传达给学生教师在哪些方面为其做出思想品德上的示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从同行评教这一维度来看,同行评教更具相互启发性,能够让教师看到其他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再次,从督导评价这一维度来看,督导一般是资历、品德都相对较好的教师,督导评价呈现出客观性、监督性、规范性等特征,督导能够有效地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思政建设方面的不足,并且客观中肯地给出意见及建议。包括校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在内的管理人员参与评价,能够引导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关心、重视教学,使精力、教育资源等的投入更好地保障教学工作。

最后,教师的自我评价则让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与提升的部分,不断地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需要采用多种渠道提高参与评教的主客体和实施者对评教活动的认识,得到学生、督导的认同与配合,教师的理解与支持,管理者的引导与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主体评教挖掘课程思政特色的作用。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可引入层次分析法,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和准则层。

1)目标层包括四个子目标: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激励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三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学生成长;四是规范高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2)准则层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分为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毕业前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教师自评和管理人员评价七种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内容,又将学生评价细分为学生结课评价、学生毕业前评价、学生信息反馈以及学生即时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开展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这就要求引入微信、QQ等各类易于操作的手机应用平台或软件,让学生、督导专家、同行教师等对课堂教学质量及时进行评价,也利于将评价结果更快地反馈给教师以改进教学。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价值观

念[5]。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量化评估十分困难,因此,恰当、全面、客观地对课程思政的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并用于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思想政治品德作为一种隐性的素质,不像专业知识那样可以通过考试、测验等手段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反映教师的授课能力。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需要更加长期、深入、有效的测评方式,除了考核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表现、日常表现等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

建立以课程思政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与教师构建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从教师授课内容、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多个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在明确指标的设计维度之后,必须保证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等特征。

1)构建评价指标必须具备明确性的特征。指标明确清晰是保证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各个评价主体应该清晰地了解自身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一位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合格、有效。

2)要保证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以设计开放性、侧面性的评价指标和能够形成直观判断且便于评价的指标,如通过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侧面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师生是否建立了相互尊重的关系。

4)评价指标必须具备发展性的特点。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并不能够马上显现,可能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更多地在学生未来生活、工作中慢慢地得到体现。因此,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要更多着眼于过程而非当下的结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级指标框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督导、管理人员、同行教师评价表一般包括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全体非毕业年级学生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总体满意度;学生教学信息员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总体满意度、学生状态等。根据性质,课程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实验及实习课程、体育课三类,根据课程特点分别设计评价二级指标。

建立循环式的评价流程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应该是“教与评”的过程,而是“教—评—教”的过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让教师知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特别是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反馈的环节。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于学生德性的培养,而不同于技术、知识,教师通过授课过程的测验、提问等方式,就能够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要更加注重来自学生、督导、同行等评价主体的反馈:学生的反馈可以使教师有效地认识到学生是否在有意识地接受授课教师的价值引领;督导专家具备完善的价值评判标准,能够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思政建设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而来自同行的反馈可以促进授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让成功的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得到有效传播。

为了提高评价的实效性,课程思政建设还应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让优秀教师、优秀课程脱颖而出,树立典型,得到褒奖,让其他教师、课程得到帮助和改进。

4 结语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下国家、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医学院校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推进课程思政纳入立德树人体系,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建立学生发展为根本、学习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高德毅,宗愛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张功震.医学教育底色的黯然与彰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211-214.

[4]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5]巩茹敏,林铁松.课程思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J].教学与研究,2019(6):45-51.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医学院校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