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10蒋建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荒漠化探究性教学法

蒋建平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提出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进行提问,开展小组讨论、展开知识探究实践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高中地理知识。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02-01

地理作为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地理知识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以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地理知识是围绕着现实生活展开,而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地理现象或现实生活问题展开探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提出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价值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而言,探究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探索之中,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是处于一种探究式的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同时还发展了地理学思维。不仅如此开展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分析地理规律以及推导地理公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

(二)关于探究式教学法的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另外探究式教学方法更加强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索和合作分析。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学生地理思维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来看,知识体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整理归纳能力。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极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书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需要科学设置提问环节,具体的提问时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避免的单一的理论性问题。从而活跃地理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日界线”教学为例。部分学生对于日界线相关知识仍然较为模糊,学生欠缺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人为与自然日界线,掌握不同地区的时间转换规律。基于此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4月10日这天,一为老奶奶在花旗银行买下一张彩票,来到了马绍尔群岛机场,她发现自己中了1万美金,但不幸的时兑奖日期为4月9日。但是一位先生却愿意用3千美金买下了老奶奶的彩票,登上了檀香山的飞机。同学们这位先生买下这张彩票的目的是什么?同情吗?还是慈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趁热打铁引入区时计算的公式,并提出问题:已知中时区为4月30日12时,西12区的具体日期时间?东12区的具体日期时间?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層次的探究。

(二)独立思考,小组展开讨论

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后提出问题,需要让学生对于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当学生对于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教师实时地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动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推测,让同学在小组讨论相关的地理问题,并进行总结。让组内代表进行发言。

比如湘教版的地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教学示例,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图片,营造课堂氛围。为接下来探究环节做好准备。然后教师借助图片的问题层层递进式的提出问题:①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怎样形成的?②我国荒漠化分布广泛的地区是哪,③怎样防治荒漠化?在教室布置完相应的教学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来探究上述的问题,并引导组内的学生互相辩论,促进学生对于地理基本原理展开思考。最后教师让各小组上台分享学习成果,并以纲要的形式总结出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从而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展开探究性的知识实践

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绘制地理地图、观测地方气象、开展地理实验等都属于地理实践学习法。由于部分地区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教具作为实验器材,在课堂上完成地理实践教学。首先在教学环节中根据探究性教学理念,教师通过设置探究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来实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衡量,从而选取合适的探究式学习任务。在这个探究的环节中,学生通过组内互相协作以及互相探讨来解决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实现探究性实践教学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例如等压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往往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气球作为教具,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气球,思考为什么气球在吹气之后为什么大起来,如果气球的质地均匀是不是可以看作是等压面。通过这样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又因为堆积下沉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道具,来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相关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包含了自然、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中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行提问,并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同时利用生活的素材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杨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6).

[2]王桂芳.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J].信息周刊,2019(5):0283-0283.

猜你喜欢

荒漠化探究性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