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11-10杨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杨明

【摘要】如何在新时代上好高中政治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实施“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探索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技巧和策略,是直面高中政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上好政治课的有效办法。本文针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实践,分析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可操作的应用策略,以期具有可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研究;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59-02

对于高中教育阶段而言,议题式教学模式具有思想价值和道德引导的准确判断功能,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定教学议题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表达空间。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争辩,自由阐述个人观点,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个人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通过议题观点的解释与表达,确认自身日后阶段的思想政治方向,贯彻核心素养理念价值,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一、围绕课程目标  挖掘议题资源

高中政治教学,议题式教学方式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政治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充分结合政治教学目的和政治教学观念,为学生展现时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思想政治知识进一步探究社會问题,针对社会时下热点问题提出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政治课程教学议题资源,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议题的探寻、探讨、实践、交流中。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更加充足的证据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价值观点的碰撞和辩论,加深对相关课程内容的记忆。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适度的点拨、启发,用于合理拓展议题的讨论和思考范围,促进学生在讨论氛围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并具备担当责任的能力和和勇于担当的品质。

在围绕课程目标,挖掘议题资源的具体实践上,可以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可以学校延伸到社会,可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也可以天文地理,时事风雲。如在高一政治课程《神奇的货币》相关内容中,会涉及到商品、货币、纸币这三种概念。教师可以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进一步拓展课堂议题讨论范围,为课程研究设置关键议题内容,如:纸币、货币、商品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引导学生从三组不同概念包含的含义、职能、本质入手进行深入交流讨论,保证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得出更多的经济道理,全力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发展规律的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期间会对货币的使用拥有一定程度的生活体验,所以教师可以从最早期的商品交换开始说起,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提供必要的理论和事实支撑,在学生探讨货币生成过程时,需要将议题问题的本质引向更深层次并提出问题,探究货币本质,让学生通过对当前经济现象的观点论证,形成更加规律性的货币认知;通过课堂议题的讨论与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货币的本质,在高中教育阶段初步构建起自身对于商品货币概念的认知体系。

二、突出价值引领  更新教学理念

在高中教学阶段,政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使用议题式教学模式,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突出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为学生加油鼓劲,让学生自主构建起更加成熟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理性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议题期间需要紧紧围绕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论证、实践探究,从而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实效性的目的。因为议题式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思考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针对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在讨论中的亲身体验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能力素养,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立德树人。

在高一的《政治与生活》教学中,在课堂上讲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内容,始终突出学生作为活动探索的主体,在正式上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凭借自身的努力收集更多关于差额选举、等额选举、间接选举、直接选举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以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渐渐形成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态度。在正式教学课堂中,将内容转换,将课程议题设置为更加科学的提问方式,如:比较不同类型的选举方式,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在调查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展开交流、辩论,充分掌握不同类型的选举方式带有的独特特点和自身含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政治活动的思考和参与性。

三、灵活组织形式  活化课程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性价值,进行议题模式教学,需要始终以培养学生自身核心素养为前提,进一步突出政治教材中设置的价值观点,通过形式更加多样的课堂议题研讨模式,全力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严格把握议题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主旨,拓展知识链条,灵活组织形式,活化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

在教学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宽松的自由讨论空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策划方案的主导方,自主设计辩论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议题观点的讨论兴趣,从而更加热情的投入到议题讨论活动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相关议题的交流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学习模式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成就感和参与感,有效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在为学生讲授《收入与分配》课程内容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程议题展开思考,结合管理、技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对贡献程度参与分配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在各个学习小组分(下转第61页)(上接第59页)别展示过自己的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针对议题进行辩论,可以设置问题:怎样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怎样有效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让学生在参与辩论期间构成更加正确、优质的理性精神和政治意识,增强自身政治思维能力。

四、坚持教材为基 开放教学议题

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必须以教材为基准,教材内容均是国家教育部门进行统一编写的,这可以充分说明高中政治教材具有时代代表性,教材内容代表的是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开发时,需要时刻联系教材内容,保证高中政治教学知识能够与时下主流价值观相吻合,并且教材中的任一章节内容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拓展教材内容期间,需要“把步子迈大一些”,大胆抛弃部分与当前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知识理论,保证议题式教学内容能够紧紧贴和时代发展。在重视教材的同时还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在课程的具體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相关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更加通透的理解好教材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播放一些时下热点内容,注意热点内容需要和教材内容息息相关。在完成视频的播放之后,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教材中找到热点内容的发生依据,使用政治语言对时下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针对该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该现象在日后的发展和衍变等,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期间学会思考,带着审视的目光去观察事物变化规律,通过专业的政治眼光去发现问题并总结。在学生观看完视频经过沉思之后,将学生合理分配成几个学习研究小组,让学生在下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讨论,总结出最有价值的学生观点,然后教师让不同小组总结出的观点进行意义表达,然后由班级内的全体成员共同进行分析,让观点鲜明的同学为大家讲述自身对于事件的切入点,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问题切入角度,总结出更加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在政治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采用议题式教学需要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作为发展基石,保持对政治的认同观念,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尊重法律意识、科学精神具有的折射价值观念,开展相关知识的延伸学习,要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日后阶段的基本教育目标,从社会时下热点问题设置议题相关的研讨内容,让学生在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变更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林国君.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分析——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8):44-45.

[2]郑艳.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J].教育观察,2020,9(07):43-44.

[3]汪铭桂.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评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9,23(03):55-58.

[4]赵芹,姚强.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观察,2019,8(21):135-136.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借力“互联网+”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