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研究

2020-11-10李佳雨冯瑞霞周灵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研究

李佳雨 冯瑞霞 周灵云

[摘要]从“中庸”思想出发,在运用中庸思想指导乡村体育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不偏不倚;榜样带动,激发活力;回归本质,守住乡愁四项基本原则,并倡导从理念发展、政府统筹、经济建设、科技应用、人才培养五个层面促进乡村体育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体育;中庸思想;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0年5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会议围绕“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展开,会议中王洋强调:“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保障。充分认识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发挥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破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需矛盾,打通政策法规落地“最后一公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这对于我国乡村来说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能否抓住国家改革契机、利用好改革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转轨,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成为了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乡村发展大环境还是以“农业为主”,存在产业、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乡村经济健康发展需融入二三产业。2017年12月28日农业部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加快发展农民体育事业,切实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在2019年8月10日国办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力图通过各项政策举措,解决当前体育改革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纲要》为乡村体育发展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了顶层设计。由此,乡村体育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参照点。

鉴于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体育发展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体育从乡村角度看,既可以带动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事关人民的福祉,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增强人文关怀,有利于乡村凝聚力的增强。从国家角度看,有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让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平衡、经济发展更健康、人民生活更幸福。虽然“乡村体育”发展政策在某些地区实施,但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较少,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运用体育促进乡村发展的创新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乡村体育发展问题

大力发展乡村体育,积极发展农民体育健身事业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健康发展乡村经济的必要条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乡村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乡村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乡村場地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矛盾依然突出,“去哪儿健身”仍是乡村体育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由此可见,乡村体育的发展仍处于并不乐观的状态,与城市体育发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村与村之间体育的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甚至一些地区的乡村体育处于尚未开发的阶段。综上所述,乡村体育的发展仍面临着思想文化观念落后、科技支撑不够、人才资源不足、发展经费不足、政府政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1.1思想观念陈旧

当前发展乡村体育的意识还没有真正走进乡村,深入村民心中,村民缺乏对发展乡村体育的认可和接纳。在我国的大部分乡村,村民不理解什么是体育锻炼,什么是健身知识,对于村里极少数保持体育锻炼的人,村民们对此表示并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荒唐,他们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因此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把自己的健康归结为“天命”,觉得健康由天不由人,自己没有办法决定。村民除了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之外,也缺乏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识,他们并不知道乡村体育可以发展成一项事业,存在潜在的发展机遇,可以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导致发展乡村体育并没有融入到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1.2科技支撑不够

当前人们处于数据时代,但在乡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先进信息技术利用不足,这导致在乡村体育发展中信息数据支撑不足、技术支撑不够。乡村体育档案是乡村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与利用意义的信息资源,是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凭证与依据。整体来看,乡村在进行体育档案整理工作中还没有跟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许多乡村仍然是传统管理,体育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低,不能够及时的为乡村体育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动态数据,这不利于乡村体育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乡村的宣传手段落后,新媒体手段还没有完全运用在乡村发展中,特别是运用到乡村体育中去,这导致乡村体育发展传播速度慢,不利于乡村体育发展深入人心。

1.3人才资源不足

由于乡村经济欠发达,乡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低,乡村并不符合现在的宜居环境,导致乡村优质人力资源外流进而引起乡村人力资源结构持续恶化。同时,乡村体育事业的骨干队伍不健全,缺少人才支撑,上级政府相关部门缺少对主要干部进行体育事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新,这导致骨干队伍成员专业水平低下,对口指导能力不足。另外,目前还没有打造出城乡一体化人才市场,人才分配严重不均,在乡村真正懂体育的人太少,这导致乡村体育的发展缺少领头羊。

1.4发展经费不足

融资困难一直制约着乡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消费项目,乡村体育的发展要得到有力的保证。资金越充裕体育公共产品的投资会越多,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就越充裕。但是,乡、村两级原本可支配资金就很少,在农业税税费改革后,可支配资金就更少,乡、村两级无力发展乡村体育。除此之外,更高一级政府缺少对乡村体育的资金支持,财政资金支持更多的体现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同时,社会中的非营利性组织对乡村体育事业缺少支持,汇集资金少,乡村体育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乡村体育的发展。

1.5政府政策缺失

乡村体育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坏境有利于推动乡村体育发展。体育事业包括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两大部分,体育公共服务由政府建设居多。由于乡村发展比城市落后,我国现在还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体育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政府在乡村进行体育建设,需要耗费更多的人、才、物力。这导致政府的供给意愿低,不愿在乡村投入大力气,大资金,政府对乡村体育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对乡村体育的投入不足,导致乡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乡村是政府不愿投入的“重灾区”,很多地方政府是放任乡村体育自由发展,不过问,不投入,不帮助。乡村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占比都很大,但人均拥有体育器材量却远远低于城市,投入大,见效慢,这也是导致当地政府缺少对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直接对口帮扶的直接原因之一。

2“中庸”思想与发展乡村体育

“中庸”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活的灵魂,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更是逐渐演化成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准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处事智慧。而中庸思想的内涵对于我们现代生活和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中庸思想对于指导发展乡村体育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2.1基础:天人合一

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主张人的伦理价值属性从根源上是由天道所赋予,天道本身的“中正”决定了人们价值追求和社会标准的合理性。天人合一就是要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愈焉”的理想境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便是中和之道最好的体现,中和之道强调包容思想,只有在发展的同时顺应万物共生而不互害天时,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同样在发展乡村体育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把和谐共生当作乡村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客观规律,要做到人与人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乡村体育与乡村振兴和谐共生,实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

2.2过程:适中适度

中庸思想的核心精神是适度,适中适度则要以中庸思想中的“中”来阐述,“中”意味着不偏不倚,合理适度,同时孔子强调“取物以节”,也体现了中庸思想的适中适度,“度”便是一种理性思维,它是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因此,在发展乡村体育的进程中我们应把握适中适度原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适中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乡村体育要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不断摸索。适度是指进行乡村体育发展的力度和强度都应适宜,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客观公正,同时应注意客观世界的变化,在变化中谋求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3实现: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不是指外在的统一,而是指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它不强调表面统一,而是强调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是指各个事物之间通过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的境地。发展乡村体育的愿景,不是追求所有的乡村体育都是同质化发展,而是鼓励差异性与包容性,鼓励兼收并蓄,鼓励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结合自身乡村特点,打造不一样的乡村体育产业,从而实现“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大好格局。

3把握中庸思想发展乡村体育产业的基本原則

3.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由于目前乡村体育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发展乡村体育时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结合乡村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整体出发,宏观把握,具体设计。同时,在制定乡村体育发展规划时要注意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最大程度保护当地生态,勘察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建设生态体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适度发展,不偏不倚

目前乡村体育产业与城市体育产业存在差距,乡村与乡村之间体育发展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偏不倚,统筹兼顾,公平对待。同时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过分开发,不过分利用,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促进乡村体育的发展,做到发展乡村体育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3.3榜样带动,激发活力

依照目前乡村体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充分学习并借鉴其发展经验,在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当地村民的乡村体育,充分激发当地村民发展乡村体育的热情,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在充分保障村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激发发展体育产业的创造活力,并不断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村民及乡村体育发展都能达到和谐的局面。

3.4回归本质,守住乡愁

在结合不同产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发展乡村体育的同时,要注重乡村体育文化和精神的传播与传承,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回归本质,最大程度地守住乡愁,保留原有的体育文化精华,在发掘乡村体育亮点的同时做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到在多元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4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策略

目前乡村振兴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深入推动乡村振兴进程的发展,就要把体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在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从理念发展、经济建设、政府统筹、科技应用、人才培养五个层面考虑,统筹兼顾,协调运行,以此不断推动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

4.1理念发展层面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新发展理念作为驱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引领乡村振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理念既符合党中央的顶层设计理念,又能为当今体育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首先,确立体娱结合大方向,开辟健身康体发展新路径,当地政府通过开设各类体育项目以此唤醒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村组织要加大对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与项目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乡村学校课程中也要融入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大量的日常体育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其次,目前村民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识仍然薄弱,针对这种现状,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作用,组建全新产业链模式,在宏观层面做好计划、组织,将方案落实到位;通过广泛联合社会企业、多方媒体以及乡村居民采取“通力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组建全新产业链的同时配置全新服务软件,在探索中深化村民对发展乡村体育产业的学习。此外要不断效仿成功乡村的体育产业模式,汲取经验,灵活运用,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最后,村民需要增强合作意识,乡村体育的振兴仅靠个人的微薄之力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需要村民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也需要村与村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具备合作意识,做到通力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才能探索出适合当地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最佳模式。

4.2经济建设层面

经济作为体育促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一个最基础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使得发展更具潜力和可持续性。我国目前约有6亿多人口生活在乡村,只有不断调动村民积极性,引导他们成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才能不断加快体育进程,促进乡村经济良性循环。

首先,各级政府要将乡村体育产业纳入到产业发展规划中,针对不同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制定相关文件,围绕体育活动的大主题,采取广泛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新模式,深化体育与器材、服装、艺术、旅游等各方面的内在融合度,从宏观层面拓宽体育建设资金的来源。其次,村与村之间加强联络,成立合作社,联合部分商家、公司、企业等,对一些原汁原味的体育项目进行投资,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让体育项目充当出色的广告载体,发挥其特有的公益性与社会性,开辟繁荣的体育商业市场,促进更广阔的市场需求,让体育项目在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最后,要“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建设一批健身休闲的观光区、生态家园、康养基地,促进体旅融合,打造“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健康養生”的新模式,鼓励各地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健身项目,探索多元化健身场景,开设一系列体育旅游项目,有效的将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促进当地经济流入,带动乡村振兴。

4.3政府统筹层面

党的十九大制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而乡村振兴是关于乡村的全面振兴,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肩负着统筹协调各要素的重要作用。但是,政府过多干预或过少参与都会导致乡村经济的错位发展,因此,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乡村体育的支持力度与服务意识,结合各乡村实际情况,按需投入体育建设经费。针对部分体育设施不完善的情况,要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过修建体育场地、增设体育设施等方法切实满足乡村发展体育的需求。不断加强闲散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如公园绿地、老旧厂房等嵌人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形式多样、便民利民、以人为本的“健身圈”。其次,要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优化体育服务供给。在乡村成立监管部门,设当地专员监管乡村体育事业执行状况,构建网络平台广泛联系群众,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督促检查体制和评价机制,促使乡村体育朝着“意见-反馈-收纳-运用”的体系良性发展,确保政府在乡村体育建设中的措施落到实处,坚持政府“有所为”的同时切实发挥村民主体地位,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后,在体育设施具体建设、产业规划发展等领域政府可以放松管辖,不能搞“全盘抓”措施,做到“宏观统筹,微观放权”。适当给予乡村体育活力,增大弹性范围,坚持“有所不为”,促使乡村体育更有效率的发展。要充分调动村民的作用,鼓励村民主动开发、完善、保护体育设施,鼓励各乡村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健身项目,探索多元化健身场景。

4.4科技应用层面

促进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释放存留于现有科技成果中的活力和潜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在当今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各种媒体改变了乡村活动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经营方式,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支撑。拥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可以更好地提高乡村体育发展的效率,从而构建起有弹性、可持续的乡村体育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可以建设“乡村体育健康”的公众号,通过“每月一评”或“每季一评”的方式,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发展经验在公众号上推广并给予该村表彰,以调动村民发展乡村体育的积极性。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动员乡村群众主动参与网络学习探讨,引导他们开拓体育项目,发展体育产业。其次,目前广大乡村仍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依靠现代科技力量使这些传统项目得到发展,利用当代媒体广泛宣传,通过电视宣传、视频拍摄、短片剪辑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类似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利用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体育的发展中。最后,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乡村体育档案管理中,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档案安全保管与高效利用;并配置精准设备仪器以及管理员,利用大数据及时记录、整理、归纳乡村体育发展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文字、图表、音像等电子数据,为方案的解决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

4.5人才培养层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积极培育乡村发展人才资源,创新培养机制,形成一大批能够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新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人是最有活力的因素,人才充分的情况下地区的发展才能迸发出强劲的活力,因此要把人才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

首先,实施乡村精英人才工程,在乡村成立学习社团或服务机构对乡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选拔出优秀的体育干部;在任用机制上,要明确任职资格、岗位职数、选拔程序,鼓励各类人士积极参与,选拔出真正为乡村体育事业服务的好干部,大力推动乡村体育管理与时俱进。其次,创新体育人才引用机制,结合乡村实际状况,建立全面系统的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制度。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合理的生活待遇、学习待遇,还要制定良好的薪酬体系,保障人才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权益,防止人才外流。再次,以知识价值为导向,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的发展机制,允许农科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最后,要统筹城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双链互通”模式,在鼓励大学生回乡任职的同时也要促进乡村人才向城市的适度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校地人才的双向流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人才的“和谐发展”模式。

5结语

“中庸”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指导发展乡村体育促进乡村振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新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体育的发展,切实统筹协调经济、政策、科技、人才等要素,为乡村体育“促均衡、补短板、求发展”提供关键保障,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中,不断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体育发展新模式,从而推动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提质增效,由此才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指导老师:徐广华,罗文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新华社,2018-1-2.

[2]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N],农业部办公厅,2017-12-28.

[3]于潇,徐冠男,张彦龙,等.乡村体育档案管理信息化路径探索[J].山西档案,2019(3):67-69.

[4]王菁,龚三乐,张宏.广东省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估——基于DEA-Tobit模型分析[J].体育学刊,2016,23(3):53-59.

[5]戴梦思,李宝艳.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当代启示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7):45-48.

[6]李学伟.从《中庸》文本看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异同[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24-29.

[7]宋圭武,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N].人民日报,2019-10-08.

[8]王丽平,代赓.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作用过程[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9):244-253.

[9]石洪斌.谁来振兴乡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构建[J].治理研究,2019,35(6):115-121.

[10]祁海英.浅议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9(8):30-31.

[收稿日期]2020-07-09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中庸”思想的乡村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研究》,序号:52,属于创新训练项目。

[作者简介]李佳雨(1998-),女,陕西檎林人,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冯瑞霞(1998-),女,陕西榆林人,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周灵云(1999-),女,山东东营人,陕西科技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研究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