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非遗”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2020-11-10李丽品
李丽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财富。勤劳聪慧的郾城人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妥善地保护、传承和合理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也是漯河市郾城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郾城区的基本情况
漯河市郾城区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郾城县后设立的新区,面积413.1平方公里,总人口52.80万人,是漯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环境最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区,也是全市政治、金融、经济、文化中心。辖7个乡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郾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州古邑,素有“古郾子国”之称。秦并天下为36郡,郾首定为县,汉袭置为郾县,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设郾城县,有1400多年的县治历史。郾城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学家一一被誉为文宗字祖的“许慎”在这里著成世界上第一部汉语字典《说文解字》,境内的许南阁祠是国内外学者向往之地。公元1140年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与金兵大战于郾城,麾下名将“杨再兴”以身殉国,葬于境内“小商桥”旁(专家考证此桥比赵州桥还早2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桥”)。区内有新石器时代“化身台”遗址(相传孔圣人曾在此讲学)、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等人文景观,有春秋时期孔子思归碑、北宋彼岸寺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硫璃井、镇河铁牛等古迹,是凭吊先贤、品味历史的文化旅游胜地。
二、郾城区“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按照省、市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在郾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本着“摸清底数、保护抢救、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郾城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2007年启动“非遗”保护工作,郾城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并运用文字、多媒体等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对区“非遗”进行常态化管理。
目前共收集到非遗线索11550条,立项项目涵盖14个门类,共621项。其中语言文字50个,民间文学138个,民间美术9个,民间音乐25个,民间舞蹈72个,传统戏曲29个,曲艺12个,传统手工技艺86个,传统体育、杂技、竞技23个,民间习俗91个,民间信仰9个,民间知识24个,传统医药50个,其它3个。截止目前,郾城区龙塔街道“东关双狮舞”、裴城“坡刘正骨”、“青龙舞”3个项目确定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有14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名录,有34个项目列入县(区)级“非遗”名录。由此可见,郾城区的民间文学、民间习俗、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类最为丰富,民间信仰、曲艺、民间美术、其他类资源十分稀缺。传统医药、语言文字、传统戏曲、民间音乐、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类相对丰富。
三、具体做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郾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协调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建普查专班,查找史料,整理资源,集中整理研究申报项目。每年培训一批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一批民间文艺丛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开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活动。初步建立起以文化部门为龙头,乡镇为支撑,农村为基础,文艺协会为纽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党政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尽力保障投入
第一,引导和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资助。第二,文化部门积极申报项目,争取经费。
(三)实行动态管理
每年组织下乡进行非遗普查,在走访的过程中记录下新的非遗线索,同时也对录入区级非遗库的项目进行排查,一旦发现项目消失的,将取消其区级项目的认定,发现非遗项目传承人逝世引起断代的,将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传承人。
(四)做好非遗申报
根据省、市相关申报文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进行申报,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把非遗保护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我区成功申报省级非遺3项,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14项,区级项目34项。
(五)搞好传承宣传
1.积极支持和协助民间艺人制定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工作计划,加紧授徒传艺,培养新的传人,逐渐普及推广。如:2015年,为省级非遗项目《东关双狮舞》拨五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培养新的传承人和挖掘频临失传的表演项目。2019年,为省级传承人何保刚申报专项资金0.6万元,用于授徒和宣传。同年,又为省级项目《青龙舞》申报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培训。2.积极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为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搭建平台。如:连年举办“郾城区民间文化艺术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对各乡镇选拔出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用以奖代补的方法进行奖励,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的传承队伍中去。3.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制作版面等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加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六)抓好非遗培训
以省、市非遗培训为契机,组织非遗保护人员和乡镇文化专干进行非遗保护培训,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使普查人员知道需要查什么,怎么查,怎样收集线索,表格怎样填写,从而提高业务素质,为各乡镇培养了一批素质高的普查专干,给普查与申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面临的困难
(一)“非遗”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部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和发展规划。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全力,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不够,社会参与保护的力度还不够,还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
(二)“非遗”保护人才缺乏
目前,郾城区虽已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与郾城区“非遗”保护繁重的工作量不相匹配。镇一级的“非遗”保护工作更是困难重重,文化站工作人员专职不专用问题较为突出,加上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非遗”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省拨经费仅能用于项目申报,保护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保护工作无法“落地”;代表性传承人补贴仅限于省、市两级项目,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政府津贴得不到落实,一定程度影响了传承工作的积极性。
(四)“非遗”保护项目技艺“断链”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如黑龙潭乡生杨村的“麒麟舞”,龙塔街道的“莲花落”等。部分老艺人或亡或年事已高,技艺“断链”,一些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
五、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成立由文化旅游、财政、民政等多部门形成的“非遗”保护委员会,各尽其职,各司其责,形成对郾城区“非遗”保护的强大合力。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促使郾城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大宣传,广泛参与。利用各种时机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多角度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深入农村、社区和中小学校,举办展览、展演、讲座和培训等,宣传“非遗”保护的意义,展示郾城区“非遗”保护的成果。
(三)创新举措,增强合力。大力挖掘郾城区“非遗”中蕴藏的文艺创作素材,运用优秀的表现形式,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利用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等多种载体,大力普及“非遗”中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上多多下功夫,充分发挥郾城区“非遗”的优势,加快传统手工技艺的开发,建立“非遗”产业园,做大做强特色传统工艺产业。
(四)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开展“服务传承人”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动传承人带徒授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传承人在推进“非遗”保护中重要作用。要利用各种机会,积极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到外地演出、参展,进一步提高郾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