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场域:儿童诗词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0-11-10曹桂府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反思实践

曹桂府

【摘要】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领受文化经典的熏陶,汲取诗词营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针对当前小学诗词课堂低效现状,我们提出创设课堂“情境场域”学习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词背景,营造情意真切的“情感场”;创设游戏情境,搭建开放和谐的“互动场”;视频再现情境,营造生动逼真的“情境场”;音乐渲染情境,营造和谐共生的“诵读场”,把诗词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互动、共融、悦纳、和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尽情狂欢。

【关键词】情境场域 诗词教学 实践 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让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并确立了诵读诗文、体验情感、展开想象作为小学古诗文学习的重点,足显古诗文教学位置之重。而通过阅读诗文,去想象诗文描述的情境,正契合了“情境场域”的理论主旨和操作情状。

一、情境场域的内涵及创设价值取向

在小学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场,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诗词学习活动,让儿童在诵中悟、悟中品、品中学,从而体情悟道,咀嚼品味。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情境场域中生发灵感。

(一)情境场域的定义

情境场域是从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和加强应用操作等方面,为儿童提供一个宽阔而又贴近生活的最适宜的成长环境,促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从实践层面解读,是根植于课堂,通过教师有意搭建具有情绪色彩和形象具体的空间场景,以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从而走进诗词情境、感悟文本、激发情感、生成体验。

从哲学视角观照,是为儿童潜心建构一种富有意境的生态诗词学习环境,使儿童的诗言诗意诗性在师生交往中启蒙、萌动、茁壮,最终获得诗词阅读与生命成长的同轨并行。

(二)情境场域创设的价值取向

1.激发诗词学习兴趣

在诗词教学中,创设浓厚的诗词情境场域,可以降低诗词教学难度,激活诗词学习的兴奋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诗词内容意蕴

教师通过有计划地设计教学场景,创设与诗词内容相融合的学习情境,使诗词内容更生动、鲜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诗词的内容产生个性化的认知。

3.创新诗词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场域,能够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巧妙地融入诗词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诗词情境中,与诗情诗境融合共生,提升诗词教学的效果。

二、当前小学诗词教学现状扫描与剖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大多追求诗词教学的功利性,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肢解诗词教学文本,评价方式简单粗犷,无法真正考量诗词教学的实际成效。

(一)重结果轻过程,诗词情境体悟浅显

一些教师在诗词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省略了情境的创设。只专注于诗词字面意思的讲解,学生机械记忆诗词内容和大意,造成学生读诗不入境,诵读未动情,脑中无画面,心中无意境,没有产生情感共鸣。

(二)浅功底少活力,诗词课堂教学低效

部分教师文学功底薄弱,缺少诗词文化底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诗词,不能引导学生悟诗情入诗境,学生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不能有效提升。诗词课堂活动演变成一问一答式的低级互动,造成诗词课堂单一低效。

(三)以成绩定水平,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方式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单一机械的评价方式往往造成诗词教学的简单枯燥,缺少多元评价,不能高效催生丰富多彩的诗词教学行为。

三、基于情境场域的小学诗词教学实践策略

在小学诗词教学中,创设浓厚的诗词学习情境场域,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体悟情感、融入诗境,让儿童在这浓厚的诗词氛围中尽情诵读体验,以达到师生、生生、生本间互相融合、悦纳的学习境界。

(一)感悟诗词背景,营造情意真切的“情感场”

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儿童的学习活动重感性轻理性,易于被情感所吸引,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诗词情境、诗词情感所激发,学生的学习必将变得投入而自然。

1.打开诗词背景的窗口,让儿童入景

语文教材中的诗词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篇佳作,每一篇蕴含着诗人丰富情感的诗词背后,都有诗人独特的创作背景。这就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真情实感,把自己对诗词背景的理解及品悟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走近那遥远的诗词背景。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在范读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人李白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绘出了一幅意境广阔、情丝绵绵、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文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诗文在教师的介绍渲染下,儿童对诗词的创作背景充分感知,与诗人产生心灵的碰撞,就更能读懂诗词背后的意蕴,带着对诗词背景的感悟而渐入诗景,自然地启动情感引擎,达到让情感人詩人景的境界。

2.品悟诗词背景的特性,让儿童入情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诗人作诗时,已置身于广远的意境之中。教师要善于适时引导学生顺应诗人思路,通过品读、体悟诗文特殊的创作背景,体验诗人特定情感,带领学生融入诗词,将诗意诤隋诗人融会贯通。

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通过介绍诗人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王维十七岁的诗作,感受诗人虽在繁华帝都谋取功名,但对于一个少年游子来说,越繁华越显孤孑无亲。每遇佳节良辰,思亲倍加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王维无限思亲的伤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强烈的碰撞。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汲取语言养分,浸润诗词文化内涵,形成浓厚的“情感场”。在这浓厚的情感场里,学生走进诗词文本,感悟诗人情感,听到诗人呼唤,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情感脉动,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高度融合。

3.步入诗词背景的视界,让儿童入境

借助诗詞的背景介绍,让学生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走近那遥远神秘的诗词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深层思考,融入诗词情境,领悟诗人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如在教学《示儿》时,先介绍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让学生领会诗人执着、真挚的爱国情感和毕生的心事,感受诗人坚信必将光复失地的信念,学生就能很容易在短短的篇幅中理解诗人在临终前依然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时的情景,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情感入诗,走近了古人,带着对诗词背景的感悟而进入诗境,缩短了与诗词背景的距离,达到与诗词深度相融、高度合一。学生对诗词的品读、感悟、理解、体验也就自然生成,诗趣诗兴尽情张扬。

(二)游戏激活情境,搭建开放和谐的“互动场”

游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诗词场景,演绎诗词意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学生与文本分离,达到和诗词文本的深度融合,让课堂走向回归、开放和生成。

1.创设游戏情境,唤醒互动意识

诗词课堂巧妙融入游戏元素,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直接兴趣作为教学的原点与出发点被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体验诗词的优美,让课堂成为儿童体验生命成长,获得诗词乐趣的场所,师生间真正做到心相约意相融。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让学生角色扮演孟郊母亲为儿子临行前缝衣的场景,生动形象再现诗词场景,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诗人对母亲发自肺腑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小组角色扮演,细细品味诗词意蕴,进入“于是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落泪,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的境地,达到“我在诗中,诗在我心中”的境界。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诗人写诗,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诗,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以互动游戏演绎诗词,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期待,催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置身诗境,形成学习“互动场”,最终获得忘我的沉浸体验。

2.开展游戏活动,释放儿童个性

游戏活动的诗词课堂是开放的愉快的自由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诗词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愉悦的“玩耍”,学生的天性得到恣意舒展,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虽身在课堂,但已物我两忘,与诗词共狂欢。

如在教学《赠汪伦》时,笔者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李白即将离开,汪伦踏歌送行的场景。学生尽情演绎,课堂气氛活跃。汪伦对李白的不舍,李白对老朋友的感动和惜别之情顿时呈现在课堂,学生进入了“以我观物,物皆我之色彩”的境界。在这人情入境的游戏表演中,学生尽情感悟,思维被彻底激活。

在游戏互动的课堂,通过师生合作、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诵读诗词,尽情释放舒展个性,细细品味诗词意境。师生间不再拘束、紧张,彼此敞开、悦纳、融合;生生之间不再妒忌、陌生,共携走向沟通、汇聚、融合;生本之间不再陌生、隔阂,诗句已成为学生生长和发展的必然。

(三)音像初频再现情境,还原生动逼真的“情境场”

在诗词教学中运用音像视频,可以激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和再现,营造生动形象的诗词情境场,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情境场域中,产生新异、真切的感觉,干瘪的诗词教学瞬间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

1.视频再现,还原生动逼真的诗词情境

音像视频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发起大脑对诗词描写情景的直观再现,加深对诗词描写意境的直观认知,同时引起对诗词学习的强烈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诗中紧扣“望”字,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壮丽、气象万千、如诗如画。在课堂中适时播放视频课件,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万千气象的情境瞬间就会生动逼真地冲击学生的思维,诗词情景在学生大脑中自然生成,学生读诗文、品诗意、赏诗景也就变得自然、和谐、深厚。

视频呈现,让原本模糊的诗词意境清晰直观地再现,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带给学生真实逼真的画面感,不仅有“景”,而且有“境”,“景”又生“情”,学生也就自然进入诗词描写的情境之中。这是一种最生动有效的情境场域创设策略,是学生最喜欢、教师最常用的情境场域创设方式。

2.音乐渲染,激活情真意浓的诗词情感

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此可见,诗与乐的渊源已久。让音乐走进诗词课堂,在诗词吟诵中配以合适的音乐,将会激发学生的情感,牵引学生步入诗场,感受文字之隽美,体悟诗情之曼妙。音乐渲染的诗词课堂是优美的课堂,是学生与诗词相融共生的课堂。

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更能吟诵出诗的独特韵味,更能感受到诗人王安石孤舟停泊江边的那种苦楚和伤感,教师适时播放伤感的音乐《杨柳》,学生静心倾听,然后和着音乐深情吟诵诗文,那浓浓的情境场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吟诵欲望,他们在诵读中充分咀嚼诗的语言内涵和情感,对诗情诗境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音乐渲染的诗词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诗文的意境。融入和谐的音乐元素,让吟诵和音乐相结合,营造和谐共生的“诵读场”,更能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陶冶性情,感受诗词意境之美,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情境场域创设的实践思考

情境场域的创设有时需要几种方式的结合运用,营造集情境、情感、互动等融合共生的学习场,让学生与课堂相融,与场域共生,势必会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习诗文兴趣。诚然,情境场域的创设需要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的支撑,“情境场域”的创设可能就会干瘪僵硬,甚至是适得其反。创设路径也要依据师情、学情、班情而采取灵活的方式,力争诗词课堂的灵动高效。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反思实践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