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的艺术构成
2020-11-10肖舒娱孔凡栋
肖舒娱,孔凡栋,2*
(1. 青岛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2. 浙江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泉州提线木偶戏,即悬丝傀儡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移民入闽[1]。最初以冥具形式存在,唐后依附宗教造像而发展,至清末民初,偶像制作进入开放时期,融入了闽南的地方特色,凭借高超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成为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2]。泉州提线木偶,造型雍容丰腴,用色讲究,在众多戏偶中尤为出众。通过走访泉州木偶剧院及相应调研,拟从造型与色彩角度研究木偶的艺术构成,论述其美学意蕴,探求泉州提线木偶美的根源。
1 泉州提线木偶的艺术构成
清乾隆以来,闽南地区经济发达,人文兴盛,清人蔡鸿儒在《晋水长谈录》里写道:“刻木像人,外被以纹绣,以线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所云木丝①也。泉人最工此技。”[3]后世泉州提线木偶戏亦被列为全国木偶戏之首。
1.1 泉州提线木偶的造型
1.1.1 偶头造型
泉州提线木偶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刻画角色特有的个性,多注重木偶头部的塑造,尤其是脸部的骨骼造型、肌肉线条的变化。泉州木偶头的雕刻制作颇为复杂,讲究五形三骨,虚与实结合并重[4]。木偶的脸形、喜怒哀乐、忠奸美丑,都取决于五形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变化。由于沿袭了佛像的造型特征,泉州木偶大都两颊丰腴,龙眉凤眼,高发贴鬓,脸容精致,无论偶头的雕刻还是粉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审美取向(如图1 所示)。
图1 泉州提线木偶头雕刻
宗教盛行的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当地雕刻作坊以佛像雕刻居多,泉州木偶雕刻由于长期寄生于神像铺子,其造型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佛像特点,所以古老傀儡秉承了一整套由雕刻佛像演变而来的偶头雕刻经验。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行当规制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当,其中,以观世音菩萨为模子的行当有“生”行和“旦”行;以金刚力士作为演变范本的木偶行当为“北”行;由罗汉、鬼神的传统形象衍生而来的多为勇猛的“杂”行。如表1 所示,泉州提线木偶戏《若兰行》中“旦”行若兰的偶头造型以观音为原型,脸型长圆、细眉线眼、高鼻通额、耳垂肥厚,这些特征恰是观音菩萨造型元素的集合;《钟馗醉酒》中的“北”行钟馗,宽脸阔额,双眼怒目圆睁,鼻梁宽而短,眉头紧锁,再加上饱满的肌肉刻画,颇具刚猛凌厉之气;《小沙弥下山》中的“杂”行小沙弥,虽然整体的造像风格上依然同佛像一样,轮廓丰腴,但因“杂”行性格各异,面相差异大。
由于杂行无统一的造像程式可以套用,与其余行当相比,杂行和罗汉原型差异较大,而这恰好就是以各种罗汉的范本糅合而成的格式。“罗汉是获得了果位的佛弟子,其画像或塑像,无一定型式,全凭作像者自由创作。”[5]由此,艺人们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创作。[2]为了达到便于后代传承的目的,通常会抽取出佛像造型中的某些特定的造型元素,将木偶头的造型语言进行符号化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保持泉州提线木偶造型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允许各个时期的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木偶头进行二次加工,使其体现雕刻家的个性和时代特征。[6]
表1 泉州提线木偶和佛像造型的对比
1.1.2 服饰造型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服饰类别包括头饰、戏服、鞋和包等一整套完整装备,戏服刺绣精细,配色和谐。如图2 所示,杨贵妃头戴凤冠,身着圆领红色宫装,加云肩,阔口大袖,内连衬裙,周身绣花,上衣绣飞凤牡丹;若兰系蓝头巾,着X 形裙装,蓝衣白裙,仅衣边带缘饰;钟馗头戴黑冠,着红蟒、配玉带;小沙弥头戴蓝色僧帽,身穿圆领僧服。泉州提线木偶的装束外观上基本同人戏相差无二,衣底摆及地,通过服装组成、色彩、装饰的繁复、面料种类等区别之下,阶级地位显而易见,同人戏一样也是对封建社会阶级分明的真实反映。过去服装的制作,除朝衣类由锦绣匠人绣制作外,其余因裁缝无法缝制,皆由傀儡艺人自行制作[7]。而今已有专门制作服装、雕刻偶头和手的专员,木偶的躯体,包括臀部、脚、关节等部位由演员制作,待服装制作完毕后进行组装,后依个人需要和习惯安装悬丝。
图2 泉州提线木偶服饰造型
1.2 泉州提线木偶的色彩
1.2.1 偶头粉彩
和传统戏剧相似,依照剧情和角色设定,为区分角色间的性格倾向,泉州提线木偶戏也少不了上粉彩。由于粉彩上色要求均匀、细腻,所用颜色也有一定的规定和象征意义,再者上粉彩的方式亦有工笔和写意之别,写意有渲染功能,工笔起细化的作用,两者结合进行,使偶像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因而上粉彩是一个高要求且费时的工艺程序。上了粉彩的傀儡附着了角色的个性特点,五官特征分明,灵气十足[8]。泉州提线木偶通过粉彩的用色习惯,将人物类型化,以真实人物为根据,强调用色彩和造型来传达人物的性情、气质等[9]。清代道光年间的传统傀儡头像大多数都采用平色涂法,尤以单色平涂为准,其中以白色、红色、黑色(或称乌色,接近褐色的黑色)为主色调(如图3 所示)[10],“北”行、“杂”行又以红、黑、浅红与白搭配,呈现不同的人物个性。
图3 泉州提线木偶雕刻
1.2.2 服饰用色
“四美班”时代每个傀儡戏班社都固定有36 尊传统傀儡②。对木偶雕刻大师黄奕缺雕刻的36 尊传统木偶进行分类统计,其木偶戏装的主色调为红、蓝、绿、黑、白、黄和紫。如表2 所示,选取了这七类木偶服装主色相应的配色方式,其中,木偶服饰以红色为主色的有14 套,蓝色为主的7 套,绿色为主的6套,黑色为主的3 套,白色为主的3 套,黄色为主的2 套,紫色为主的1 套,以金、红、蓝、白作为主要的辅色,用色具有浓郁的传统中华民族特色。配饰色的选取参考了传统服装的配色方式,使木偶外观的整体风格更加协调,个性鲜明。泉州提线木偶服饰借鉴了民间的传统配色方法,采用多种高饱和色进行对比,以金色和红色作为百搭色,搭配红、蓝、白为主的各色,也采用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橙的对比,五彩色系黑与白、黑与金间的搭配,用色大胆,整体鲜明悦目,这样有助于泉州提线木偶戏在舞台表演时以色夺人,颇具民族特色[10]。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行当规制,除了以面部特点来命名的“杂”行以外,其余三大行当至少有一个角色以所着服装的用色来命名。如着白绫装的白绫,多为饰演平民妻妾的角色或少女的角色;着红官服的红官生,多出演状元的角色或年轻官员的角色;着白盔甲的白甲生,扮演武小生角色。与此同时,泉州木偶服装用色还作为角色社会地位的象征。如着红帔服的为生长于名门的少妇角色;而身穿黑帔服的乌帔为年稍长且地位略高或接近红帔[4]。由此,可以看出木偶的服饰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审美的配色习惯,以及色彩在阶级社会的象征意义,同时,还与木偶的命名有所联系。
表2 泉州提线木偶服饰用色情况
2 泉州提线木偶的美学意蕴
泉州提线木偶艺术脱胎于俑时代后,不断发展创新,融合了中国本土的佛韵,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用色规律,使得木偶艺术有着中国传统文明的韵味,是宗教、历史、地域等多重文明的缩影。
2.1 造型之意
泉州提线木偶戏从最初礼乐约束的祭祀方式和宗教礼仪,发展至今,已成为庙会、民俗活动和传统节庆的娱乐方式和必备节目。有着“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深受宗教氛围的影响,将泉州提线木偶用于宗教仪式,或作为神灵供奉朝拜,或为娱神娱人。传统偶像雕刻也一直由佛像铺子完成,由此其雕刻造型便以佛像为模型,即便在清末明初融入地方特色,进行了大胆的创作后,仍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泉州木偶独有的神韵,形成了从形到神都深受宗教艺术浸染的泉州提线木偶,同时也以泉州当地民众外型为参考,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地方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的佛韵美,有根据、有底蕴,也增加了木偶的宗教信仰意味。泉州提线木偶被当地人奉为信仰的一部分,贯穿于泉州民众人生礼俗中大大小小的仪式。
2.2 用色之蕴
泉州提线木偶的塑造以传统木偶为雏形,受当地宗教、文化氛围的影响,融入了地方特色、佛教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泉州提线木偶粉彩细腻均匀,“生”行和“旦”行用色大都自然柔和,“北”行和“杂”行则多为表现角色性格、协调服饰配色等需要,用色有明显个性指向。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服装以传统中国戏剧服饰为样本,融入地方特色而成。木偶的戏服用色具有中华传统艺术风格,与风俗习惯和神幻观念有所联系,如喜庆的红色,多用于喜事和辟邪之用;木偶的服装用色同样还作为角色社会地位的象征,黄色为帝王家族的专属色;不同色彩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有助于传达人物的地位、个性等信息和剧情表达等[9],庄重的黑色多用于直爽豪迈的人物,如张飞。这些都属于中国人传统意识里约定俗成的部分,也是泉州提线木偶戏与大众认知里相通的部分。泉州提线木偶的用色规律,展现了中华民族正统的审美取向,使木偶个性鲜明,识别度高,成为雅俗共赏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代表。
3 结语
真正的艺术是超越工艺本身的[8],是带有灵魂的造物,从而触动人心。泉州提线木偶的艺术性在于,通过造型和色彩来呈现外在的“形”,运用二者遵循的民族艺术规律,阐释其内在的“意”,从而将文化意味根植于木偶深处并使观众产生共鸣。传统艺术的共性之一在于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表达,泉州提线木偶戏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便在于以信仰和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如今的快时代,各种快文化的新陈代谢每天都在上演,而有质感的艺术及其深厚的艺术内涵,正是快餐时代的短板,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现了的中华文化的厚度。
注释:
① 泉州、莆田两地古称提线木偶戏为“木丝”或“木师”。
② 泉州提线木偶戏班只有四名演员,表演生、旦、北(净)、杂四种行当,故称四美班。四美班共36尊木偶形象,能演42部传统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