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表演服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2020-11-10殷心怡吴志明
殷心怡,吴志明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022 年,第24 届冬奥会即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在此背景下,冰雪运动一跃成为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冬奥会前,全国建设的滑冰场数量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1]。在所有冰雪运动之中,花样滑冰因运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而更具有观赏价值,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花样滑冰表演服作为运动员表演的必需品,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贴合运动员体型、方便表演以外,更要与肢体动作、所选音乐呼应。它在几百年中随着社会审美变迁、科技发展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从保守到开放,从制作简单到推崇装饰,不论在实用性,还是工艺成熟度上都不断提升。今天的花样滑冰表演服作为比赛评判的加分项,运用了各种丰富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材料,达到与表演相辅相成,甚至提升表演效果,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纵观国内外,有关运动服装的研究较多,北京体育大学黄亚玲[2~5]分别从东西方体育史、缝纫纺织化学工业、色彩图案及大众心理介绍体育服装;赵欣荣和杨铁黎[6]则从女性角度分析了运动服装的演变;江南大学王元玲[7]和耿园园[8]分别论述了滑雪服装与女子网球服饰的演变。有关花样滑冰表演服的研究较为罕见,除Marie Porter 编写的一本指导如何制作花样滑冰表演服的书籍[9]外,并没有查询到其他文献资料。本文以历史图片、视频资料为考证对象,分阶段探讨服装的功能与审美变化,并梳理演变背后的客观原因,为现代花样滑冰表演服设计提供借鉴。
1 产生阶段
这一阶段从花样滑冰诞生之初到19 世纪末,产生阶段的花样滑冰表演服其实就是贵族的日常冬装,风格雍容华贵,主要服务于上层社会。直至19 世纪末,运动服在身体上的覆盖率仍然高达94%[2],竞技体育服装基本为男子长袖长裤,女子长袖长裙的形式。虽然产生阶段中也出现了较为小众的类似于芭蕾舞表演服的服装,但大多最常穿着的仍是华而不实、密不透风的装束。这既不利于选手挑战更具有难度的动作,更阻碍了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
1772 年,英国皇家炮兵中尉罗伯特· 琼斯(Robert Jones)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花样滑冰的著作《论滑冰》(A Treatise on Skating)在伦敦出版。这本书描述了基本的花样滑冰形式——主要是在冰面上画圆形和8 字形。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专门为男性写的,在18 世纪晚期,女性通常不会参与滑冰。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滑冰被划分为竞速滑冰和花样滑冰两个门类。
到了19 世纪50 年代,以纽约中央公园滑冰场为代表的室外滑冰场向人们开放,滑冰变为单身男女的社交运动,性别隔离被打破。美国人杰克逊·海因斯(Jackson Haines)作为一位芭蕾舞演员,第一个将滑冰运动与芭蕾舞蹈艺术融为一体,穿着芭蕾舞表演服进行花样滑冰表演,首先把音乐伴奏运用在自由滑中,丰富了花样滑冰的内容和形式。海因斯创造了蹲转动作,开创性地将滑冰与艺术有机结合,被人们誉为“现代花滑之父”。这种更具艺术性的滑冰风格在一开始受到了英美国家主流滑冰运动员的排斥,他们更加推崇传统保守的滑冰方式。但杰克逊的创新之举在瑞典和奥地利取得成功,并征服了大众的心。不幸的是,这位现代花滑的奠基人,年仅35 岁就因病去世,没能继续发扬与舞蹈结合的滑冰风格,穿着短于膝盖的芭蕾舞表演服进行花样滑冰表演的行为也成了昙花一现的个人行为[10]。
自1872 年奥地利首次举办花样滑冰比赛开始,花样滑冰比赛的场地一直选在寒冷的室外(如图1),为了抵御寒冷,选手们穿着的服装比较厚重。又由于现代竞技体育活动率先在上层阶级中流行起来,这一时期的运动服装做工考究,风格繁复。女选手上身穿长袖上衣,下身穿古典半裙(一般长至脚面),常会佩戴长项链、腰带、手套、礼帽等服饰配件,褶边、皮草、羽毛的装饰在服装及服饰设计中颇为常见;男选手穿衬衣、西装西裤,也常头戴礼帽(如图2)。早期的花样滑冰动作难度较小,表演风格的保守也决定了服装的保守,总体来说,滑冰表演服与上流社会人们的日常冬季穿着相差无几。
图1 1904 年在纽约滑冰的人
图2 1908 年伦敦夏季奥运会 德国选手
2 发展阶段
2.1 花样滑冰表演服特征
这一阶段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30 年代,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花样滑冰运动中来,人们对各种体育着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花样滑冰表演服的风格也趋于平民化、简约化[11]。20 年代社会盛行男性化的“flappers”风格时装,这种充满现代感的服装要比维多利亚时期装饰得无比繁复的长裙要轻便得多,也让女性的身体变得更加轻便,足以适合各类运动[12]。此时花样滑冰女选手的表演服也开始采用低腰线的直筒廓形上衣,裙长缩短至过膝(如图3),到了30 年代后缩短至膝上。为了避免表演中的走光问题,连体衣加短裙摆的形式应运而生,女子花样滑冰表演服的雏形就此形成。此时的冰场仍然流行戴帽子,但受20 年代男性化风格的着装影响,已经由装饰羽毛的宽沿帽子逐渐转变为小巧的钟形帽、贝雷帽(如图4)。男选手的服装变化不大,只是随着女子选手的服装缩水,也逐渐趋于紧身。
图3 1924 年第一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挪威:索尼娅·海妮)
图4 1924 年第一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匈牙利、英国、美国选手)
2.2 花样滑冰表演服演变缘由
服装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密不可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但改变了服装功能性的需求,也改变了面辅料及制作加工的方法,更影响着人们对服装设计的审美。只有当选手不必靠厚重的服装抵御寒冷时,表演服的形式才能发生重大改变。也只有在社会上有女性自由穿衣的开放风气时,更加暴露身体的服装才能被大众接受。兼备了客观条件后,花滑明星的突破之举和个人魅力影响了大众。将20世纪初的花样滑冰表演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连接,为表演服的演变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2.1 科学技术的发展
早在19 世纪40 年代,就有人用猪油和各种盐制成人工冰块,建造人工冰场。但是这种人工冰块会散发出臭味,很快便被淘汰。30 年后,制冷技术逐渐发展,1870 年John Gamgee 在试图开发冷冻肉类的方法时发现了冷冻天然冰的方法,并在1876 年,在伦敦国王路的一个小帐篷里搭建了第一个室内溜冰场。190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中的花样滑冰比赛开始在人工冰场上举行,为往后冬季奥运会的发展打下基础。科技进步打破了花样滑冰只能在严寒条件下进行的局面,使得减少面料,增加身体裸露面积成为可能。
2.2.2 社会文化的进步
1914 年一战爆发,男性前往战场,女性填补了就业岗位,经济地位提升。1920 年8 月,妇女选举权法案写入美国宪法。女性心理诉求发生了改变,开始追求穿衣的自由,裸露身体的自由。20 世纪20 年代,年轻一代的女性追求身体解放,男女平等,于是女性服装的设计变为更加舒适的直线圆筒形,避免胸部鼓起,腰线向下强调低腰身,受此影响,此时的表演服也通常是直筒型、不收腰、长过腰线的上装,以及到小腿肚的大裙摆半裙,风格上也追求简约,不再运用皮草羽毛一类的装饰物(如图3、图4)。男子表演服无明显变化。
社会上女性地位的提升也影响了花滑规则。1901 年之前,国际滑联通过的规则仅针对男选手,虽然没有明确禁止女子参赛,但规则本身对女性群体采取了无视的态度。1902 年,开始有女性参加国际比赛。直到1907 年,男女双人滑比赛和女子比赛猜得到滑联承认。最终在1932 年的滑联会上通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竞技体育中,女子运动服装开始呈现出专用化、专业化的趋势[13]。
2.2.3 花滑明星的影响
安妮·霍兰德曾指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装逐渐找到了现代理想,发生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变化[14]。女性花样滑冰表演服也是如此。
1924 年,在法国穆尼克斯举办的第一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上,年仅11 岁的挪威选手索尼娅·海妮(Sonja Henie)第一次穿着不到膝盖的短裙参加了比赛,如图3。(在当时,即使是好莱坞女影星的Flapper 裙装也是过膝的)在一众穿着过膝长裙的女选手中,如图4,索尼娅·海妮的新造型无疑备受瞩目,也颇受争议。这位挪威女孩穿着短裙,突破性地将芭蕾技巧融入滑冰,但因为年纪太小,在比赛中多次询问教练而得了最后一名。没能得到好成绩并不影响其他选手对海妮所穿表演服的喜爱,这一夺人眼球的壮举绝不仅仅引领了花样滑冰表演服的时尚,更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来自长裙的束缚,对女子单人滑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随后十余年里,索尼娅·海妮赢得了3 次冬奥会冠军、10 次世界冠军和6 次欧洲冠军,成为了花样滑冰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明星[15]。在她个人的影响下,运动员裙子的尺码不断缩水,整体造型也不再臃肿。与此同时,男士服装也有了改进,变为齐腰的短西服上衣和芭蕾紧身裤,滑起来更加自由。
到了1936 年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长裙和臃肿的服装正式退出冰场,服装对于这项运动来说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短的裙摆也使得女选手面临走光的风险,连体衣加上裙摆的形式应运而生。1929 年~1933年,花样滑冰服装的基本形式已经形成——收腰长袖裙摆不到膝盖的连体衣,单从廓形上看,已经和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花滑表演服差别不大。
3 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从20 世纪40 年代至今,在此前已经形成的短裙连体衣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首先是服装造型的完善,其次是装饰手法的完善。最后到如今,表演服设计走向个性化、多元化,服装配合选曲主题,蕴含文化性、民族性。
3.1 服装造型的完善
4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帷幕下的世界,物资紧张,面料短缺且需要定量配给,裙装长度短了几英寸,从小腿肚缩短到了膝盖以下的位置。或许受此风气影响,滑冰裙的长度也变得越来越短。在1948 年的圣·莫里茨女子滑冰比赛中,裙摆达到史上最短(如图5)。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竞技体育场上只能看到以天然纤维纺织的棉毛布、平纹布和罗纹布制作而成的服装[3]。50 年代末,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造纤维产业的发展,运动服的材质有了更加好的选择,更为合体有弹性的花滑表演服使得滑冰运动更加轻松舒适,运动员得以挑战更加困难的动作。
图5 1948 年圣·莫里茨冬奥会(英国:珍妮特·奥特维格)
图6 1988 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德国:Katarina Witt)
20 世纪,由于竞技体育的要求,以及男女平等的需要,运动服装再次变得更加减缩,其对肌体的覆盖率在20 世纪60 年代为39 %,70 年代为31%,到了80 年代由于比基尼的盛行而变为9%。花样滑冰服发展到80 年代末,其开放程度也到达了顶峰。1988 年,民主德国“冰上皇后”Katarina Witt 穿着一条用羽毛做成裙摆的蓝色表演服赢得了冬奥会冠军,这件表演服兼具了高开叉、露背、低领口(如图6),由于过分暴露,此后的花滑表演服设计多了一条以这位选手命名的规则:女选手必须穿着覆盖背部和臀部的表演服。
3.2 装饰方法的完善
到了80 年代,珠片、亮片、水晶一类的装饰物和轻薄的雪纺成为了新的时尚。1980 年冬奥会冠军民主德国选手Anett Pötzsch 穿着的表演服袖子和裙摆由雪纺制成,腰部缀有一圈亮片(如图7)。由于Katarina Witt 规则的设立,选手不能大面积暴露身体,裸色织物的拼接变得更为常见。1994 年,中国首位冬奥会女子花滑冠军陈露所穿着的服装就在胸口和背后都拼接了点缀水晶装饰的裸色织物(如图8)。
图7 1980 年冬奥会冠军(德国:Anett Pötzsch)
图8 1994 年中国首位冬奥会女子花滑冠军陈露
图9 2017 年冬季奥运会羽生结弦“阴阳师”表演服
3.3 文化内涵的完善
如今,花滑服装设计中运用到的工艺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时装化的运动服装弥补了运动服装个性的缺失,设计师们往往从高定礼服中吸取灵感,结合选曲、选手个人气质,创造出风格多样的服装。男女运动员的服装差别也变小了,不少男性运动员的表演服也趋向中性化,变得更加繁复。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羽生选手外形清丽,体态纤细,与柔美华丽的服装设计风格相辅相成。同时,他对表演服及曲目的选择有自己的审美偏好,能向设计师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羽生选手在2017 年冬季奥运会穿着的表演服由伊藤聪美设计(如图9),配合所选主题“阴阳师”,廓形上模仿平安时代的和服“狩衣”,细节上,后背缀以阴阳师的“五芒星”刺绣,最大限度地强化选手动作美之外,更与选曲、主题高度契合,同时以比赛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了民族化的美,值得学习借鉴。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适应的元素提取出来,运用到花滑表演服的设计当中,为我国花滑表演服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式服装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4 结语
通过对历史上出现的花样滑冰表演服的造型分析,梳理其演变历史的大概脉络,对3 个时期的表演服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演变原因的分析。花样滑冰表演服的演变受到了人工冰场技术、人造纤维技术等科技发展的推动,同时并行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战争、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花样滑冰表演服的变化总体符合运动服的发展变化趋势,呈现以下趋势——风格上由繁至简,又由简至繁,合体度由宽松到紧身,服装对身体的覆盖率由高到低。自20 世纪20 年代花样滑冰表演服的雏形形成后,时装化、多元化成了如今花样滑冰表演服的新特征。希望以历史上的演变为我国花样滑冰表演服设计师创造出更具有美感及文化内涵的服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