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对策研究
2020-11-10包乌兰托亚马龙波
包乌兰托亚,马龙波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研究意义】在乡村振兴、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旅游业转型升级等新经济形势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减贫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基于全域旅游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乡村区域是全域空间的核心构成和重点片区,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组合规律是区域资源整合、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对全域旅游布局具有重要意义[1]。在全域旅游理念下,打破原有行政区域分离状态,实现省域空间产业布局的联动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优化的重点方向。基于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落实、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建设与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案实施的现实背景,综合分析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属性与影响效应,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优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互动共赢。【前人研究进展】国外学者多从模型构建、要素分析角度认知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2]与空间布局模式[3]。全域旅游背景下,学者对大都市近郊乡村规划[4]、县域规划[5]、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6]、乡村旅游发展策略[7-8]、旅游村落空间建设[9]等均有探讨。国内乡村旅游空间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旅游空间类型区划[10]、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11-12]、空间演化与机制[13]、空间分布影响因素[14-15]及空间结构优化策略[16]等,提出了“点-轴”模式[17]、“环线-组团”[18]、“乡村旅游成长三角”[19]、“区域优化五要素”[20]等乡村旅游总体布局的优化方案。研究样本涉及示范县、示范点、特色村、农家乐[21]、乡村旅游景点等,空间尺度涵盖国家、省域、市域、县域及典型案例地。综上,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在开发和实践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研究样本空间形态涵盖国家、省域、市域、县域及典型案例地,对中宏观、微观层面下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均有探讨,但从小尺度空间研究居多。在对象选择上多局限于某一类乡村旅游形式、单独空间特征的研究,未能综合考虑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多样性特征,研究对象相对零散,尚缺少对多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切入点】选取山东省4类539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单元(简称乡村旅游示范点)作为研究样本,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多样性以及研究尺度的全域性、关联性。从分析范畴、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拓展现有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空间结构分析是区域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从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均衡性、空间分布密集度、空间分布相关性与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性测度乡村旅游点要素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中心城市、交通区位、高级别景区(4A级以上景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类型与结构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协调发展与全域布局的关键环节与应对措施。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10—2019年山东省评选出212个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5批30个,省级8批182个),141个山东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和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5批),99个齐鲁美丽田园(4批)、102个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4批),共计554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元,其中淄博市中郝峪村同时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休闲乡村,另有14个重复示范点,将筛选、去重后共计53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
山东省人口数据、行政区面积、经济水平等数据均来自《2019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山东统计年鉴》及各地级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行政区空间边界、道路及高程地形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oogle earth对539个示范点地理坐标进行提取,用ArcGIS10.2软件以点状要素形式在山东省行政区图上进行空间定位。
山东省现辖16个地级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各地级市分布状况见表1。济南市乡村旅游示范点61个,占比11.32%,居全省首位;东营市乡村旅游示范点仅17个,占比最少。济南、潍坊、济宁、临沂、青岛、烟台、德州7个地级市累计占比达54.92%。
表1 山东省各地级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in various municipal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1.2 研究方法
借助ArcGIS10.2软件与SPSS24.0软件,对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的类型、均衡性、密度、相关性、差异性进行量化分析。
1.2.1 空间分布类型 平均最近邻指数主要描述点状要素分布类型。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分析判断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省域及16个地级市分布类型,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平均最邻近距离;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示范点数量;R<1,且P<0.01,点状要素极显著集聚,P<0.05,点状要素显著集聚;R>1,均匀分布;P>0.05,点状要素呈随机分布[22]。
1.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测度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揭示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各地级市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地理集中指数用以判定示范点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为第i个地级市的示范点数量,M为示范点总数,n为地级市总数。U值取0~100之间的数值,值越大表明示范点分布越集中,值越小表明示范点分布越均衡。
不均衡指数可判定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各地级市的非均衡分布状况,用以揭示示范点在不同区域内分布均衡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地域数量,wi为第i个地级市示范点数量占比的累计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序)。S=1,示范点集中于同一地级市;S=0,示范点在各地级市均匀分布;S介于0~1之间,示范点在各地级市分布不均衡。
基尼系数可用以反映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均衡状况、集中状况或结构变动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i为第i个地级市示范点数量占比的累计百分比,n为地级市总数,C为分布均匀度。G=0,分布均衡;G=1,绝对不均衡;0<G<0.2,绝对平均;0.2<G<0.3,比较平均;0.3<G<0.4,相对合理;0.4<G<0.5,差距较大;0.5<G<1,差距悬殊。
1.2.3 空间分布密度 核密度分析法用以分析区域内点要素分布密度,对于某个空间位置中心处密度最大,随着距离衰减,达到一定阈值密度降为0。可以采用核密度分析测算山东省各类型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的密集度,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h为搜索半径,n为尺度范围点要素的数量,k为权重值,x-xi为估计点到观测点的距离。f(x)值越大,分布越密集。
1.2.4 空间相关性分析 采取Moran'sI指数测度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省域范围内全局空间相关性及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xj分别为区域i和j中的示范点数,表示均值,wij表示空间向量矩阵,n为示范点总数。Moran'sI分布区间[-1,1],I接近1表明相似属性聚集,I接近-1表明相异属性聚集,I接近0表明属性随机分布。
采取高/低聚类指数Getis-Ord Gneral G反映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的局部相关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是示范点x在i处的观测值,表示均值,wij是示范点i和j之间的距离权重矩阵,n为乡村旅游示范点总数,s为标准差。
1.2.5 空间分布差异性 区位熵用以衡量某一区域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相对地位。区位熵值越高则说明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相对于高层次区域具有比较优势。采用此指标反映山东省5个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i为区域i中的乡村旅游点数量;Mi为该区域内地级市数量;n为划分的区域个数。Qi>1,区域内示范点数量较多;Qi<1,数量较少。
1.2.6 空间分布影响效应 缓冲区分析用以表明给定的空间对象缓冲范围内示范点空间分布状态。采用缓冲区分析中心城市、高级别景区、交通干线相应缓冲范围内示范点分布状况。缓冲区邻域大小由建立的缓冲条件决定,对于给定的空间对象A,其缓冲区表达式如下:
式中,A为给定的空间对象,d为邻域距离,r为缓冲半径,P为邻域大小。
地理联系率用来测定区域内两经济要素地理分布差异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表示区域数量,Si表示第i个区域内示范点数量占总数比,Pi表示第i个区域内另一社会经济要素占比。V值介于0~100之间,其值越大表明两经济要素空间联系越紧密。
2 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呈现省域聚集,市域分布不均衡特征,4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聚集中心与分布形态各异,但在沿海区域、鲁中地区聚集状态均较为显著。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的全局空间关联性不强,冷热点差异不显著。5个区域中鲁中地区发展相对成熟,鲁西北相对滞后。
2.1 空间分布类型:省域显著聚集,市域差异较大
从省域尺度来看,山东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可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判定其分布类型(表2)。山东省区域面积为15.82万km2,选取山东乡村旅游示范点共539个,根据平均最近邻指数公式(式1)计算得知理论最邻近距离为8.57 km。对研究对象的平均最邻近分析可知,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8129<1,Z值为-8.3097,P值为0.0000,即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省域空间分布类型为显著聚集。
由于山东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旅游资源、农业发展水平各异,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利用ArcGIS10.2计算各地级市平均最近邻指数,结果显示济南、东营、潍坊、临沂、德州、滨州6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呈聚集分布(R<1,P<0.05),济宁呈均匀分布(R>1,P<0.05),其他9市均为随机分布状态(P>0.05),空间聚集效应不显著。鲁中、鲁西北点群聚集明显,东部沿海青岛、威海、烟台、日照聚集效应均不显著。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省域集中,市域分布不均衡
乡村旅游示范点总数M为539个,地级市总数n为16个,通过式2计算可得地理集中指数U为26.06。若乡村旅游示范点平均分布于16个地级市中,则每个省市区平均应有33.7个示范点,此时U为24.4,小于 26.06,结果表明实际地理集中指数略大于均匀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呈集中分布。将数据代入式3计算可得不均衡指数S为0.169,S<0.5,表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16个地级市的分布呈不均衡状态。
运用基尼系数分析山东省各地级市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均衡分布状况。将数据代入式4可得G=0.985,C=0.015,G>0.5,表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点在16个地级市呈集中分布,均衡度较低。以排序后的累计比率为纵坐标,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为横坐标绘制示范点在各地级市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曲线呈下凹形式,距离均匀分布曲线有一定距离,进一步说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
表2 山东省各地级市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类型Tabl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in various municipal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2.3 空间分布密度:多中心集聚,组团分布
运用ArcGIS10.2核密度分析工具,设定搜索半径为20 km,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类集聚状态,对山东省53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数据进行核密度(式5)分析,并对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特征,不同区域差异显著,且存在多中心集聚、组团分布格局。从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密度分布(图1)来看,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度高、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且开发成熟,旅游集散功能完善区域,济南、泰安、威海、潍坊、滨州等地区成为核心分布区,其空间分布特征与中心地理论相符合。沿海区域在威海文登市、荣成市,日照东港区,青岛崂山区出现组团分布;鲁中区域密集分布在济南莱芜区、章丘市、平阴县,泰安泰山区,潍坊市潍城区;鲁西北区域在德州德城区、乐陵市,滨州滨城区呈现较高聚集状态。
图1 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密度分布Fig.1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图2 山东省四类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密度分布Fig.2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four categories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从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核密度分布(图2)来看,济南、泰安市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均较为密集;潍坊市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与平原景观特色,生态休闲农业园及美丽田园示范点密集分布;威海、青岛、日照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海岸资源禀赋及旅游客源基础各类型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均相对密集。
2.4 空间相关性:空间关联格局不明显,冷热点差异不显著
运用ArcGIS10.2空间统计工具计算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的全局自相关指数Moran'sI(式6),依据位置的相似性和属性相似性的匹配情况对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度。选择INVERSE_DISTANCE空间概念化方式,计算得Moran'sI指数为-0.4243,Z值为分-1.7297,P值为0.0837,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具有弱自相关特征,示范点的分布空间关联格局不明显,聚集区的邻近性特征不显著。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Getis-Ord(式7),GeneralG为 0.000002,Z值为 1.4175,P值为0.1563,局部自相关性不显著。运行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工具Anselin Local Moran'sI,结果显示济南市为高-低聚类(HL),淄博市为低-高聚类(LH),其他地区聚类效应不显著。空间关联性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应增强区域布局的联动性,发挥聚集区域的品牌效应。
2.5 空间差异性:鲁中集中连片,鲁西北差异显著
运用区位熵(式8)分析山东省鲁东、鲁中、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南等5个区域乡村旅游点的分布情况。从表3可知,鲁中地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占总数的28.62%,区位熵值最高、为1.14,鲁西北乡村旅游示范点占总数的19.20%,区位熵值最小、为0.77,发展程度较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5个区域内分布差异显著。
表3 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区位熵Table 3 Location entropy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3 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3.1 中心城市的圈层递减效应
依据圈层结构理论,大城市周边的城郊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是城镇居民假日休闲旅游的主要区域,区域中心城市通常经济发达、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客源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同时中心城市近郊区交通方便,出行花费时间较短,乡村旅游示范点呈现出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市客源市场周边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客源市场导向性。
图3 山东省中心城市25~50 km缓冲区分析Fig.3 Analysis of buffer zones 25-50 km away from central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以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市(环翠、莱山、市南、东港、兰山、薛城、任城、牡丹、东昌府、张店、滨城、东营、奎文、德城、泰山、市中)为中心进行融合缓冲区分析(式9),缓冲范围为25~50 km。结果(图3)发现,山东省53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有47.3%的示范点位于中心城市25 km缓冲区范围内,72.2%的示范点位于中心城市50 km缓冲区范围。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具有沿中心城市圈层递减的特性,受中心城市影响较大,在中心城市周围分布的比例较高。
3.2 交通便捷性的带动效应
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因素。基于经济消费、时间精力成本等方面考虑,距离远近、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通常是游客选择旅游景点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伴随自驾游、自由行的兴起,公路成为省域范围内大众出游的首选。公路交通条件的便捷性、可达性直接影响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布局特征。
将山东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分布图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图进行叠置分析(图4),公路网分布的密度及节点聚集程度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聚集密度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运用缓冲区(式9)分析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的交通区位依赖性,分别以10 km、20 km为缓冲半径,合并高速公路和国道建立主要公路缓冲区,10 km带宽的缓冲区共覆盖乡村旅游示范点379个、占比达70.3%,20 km带宽缓冲区覆盖453个示范点、占比达84%,呈现出以主要公路交通线为中心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根据各地车道实际情况,20 km半径一般处于半小时公路交通圈范围,说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可达性良好,空间布局与交通因素直接相关。
图4 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与交通分布叠置分析Fig.4 Overlay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and traffic distribution
3.3 高级别景区的辐射效应
乡村旅游发展与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格局联系紧密[23]。旅游景区特别是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是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景区建设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相对成熟,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客源辐射能力较强。山东省具有1 281处A级景点,其中5A级景点11处,4A级景点222处,3A级景点651处。A级景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以233处4A级以上景点为中心,分别进行10 km、20 km范围的融合缓冲分析(图5),有27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在4A级以上景点10 km缓冲范围内、占比50.5%,有44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在20 km缓冲范围内、占比82.9%。说明高级别景区能够通过空间优势力场将发展优势扩展到周边乡村,输送稳定的客流,注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催生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营形态。
图5 山东省4A级以上旅游景点10~20 km缓冲区分析Fig.5 Analysis of buffer areas 10-20 km away from 4A class or above scenic spots in Shandong Province
3.4 自然地理环境的资源化效应
地形地貌是自然风景名胜地的产生基础与天然禀赋[24],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是增强旅游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基础。山东省地形地貌景观资源丰富,中部山地突起,以“五岳”之首泰山为最高点,四周地势平坦,鲁西北平原区由黄河冲击而成,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区域为陆地低洼处,东部海滨缓丘起伏,崂山被誉为“海上第一山”。省域内海岸、运河、山地、平原、湿地、丘陵等类型各异的自然地理风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环境。将山东省高程地形图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图进行叠置分析显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中部山地区域、东部缓丘及滨海区域,西北平原区域集聚明显。
3.5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程度。以2018 年山东省各地级市GDP、人均GDP、农林牧渔业产值、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等作为判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利用SPSS24.0单样本K-S正态检验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可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16个地级市各指标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数量的关联程度。同时,运用地理联系率(式10)分析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旅游、人口等要素之间的配合度及空间联系紧密性。
结果(表4)表明,山东省16个地级市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数量及规模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关联性最强,Pearson相关系数为0.747,地理联系率为92.67。乡村旅游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对乡村旅游活动的需求度越强,能够显著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地理联系率为91.59,说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参与能力强,能够有效整合乡村资源开展旅游活动。GDP、人均GDP代表一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是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状况的表征,4项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显著。而常住人口、农林牧渔业产值对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数量影响不显著,说明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三产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升,客源市场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表4 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效应Table 4 Correlation effect betwe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Shandong Province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山东省乡村旅游经济呈现出省域聚集,多中心网状区域布局特征。山东省539个示范点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8129,呈显著聚集分布,市域差异较大,有9个地级市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未呈现明显聚集效应,示范点的吸引力、辐射力作用不强。在16个地级市分布的示范点地理集中指数为26.09,基尼系数为0.985,呈不均衡状态。济南、泰安、威海、潍坊、滨州核密度出现高峰值,成为省域分布核心区,美丽休闲乡村、现代农业生态庄园、齐鲁美丽田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密度集聚状态各异,呈现出乡、镇、园、区彼此镶嵌的态势。Moran'sI指数为-0.4243,示范点空间关联格局不显著,区域联动发展程度较低。鲁中地区示范点分布的区位熵为1.14,处于较高水平,鲁西北区域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弱。
(2)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来看,农业多功能拓展与客源市场开发仍有发展潜力。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沿16个地级市中心城市、4A级以上景区呈圈层递减分布特性,沿国道、高速公路为中心呈现空间距离衰减规律。示范点在中部山地区域、东部缓丘、滨海区域、西北平原区域等地形区域显著聚集。山东省各地级市的GDP水平、旅游业发展状况、城乡居民收入与示范点分布数量具有显著关联效应。客源市场人口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较弱,两项因素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呈弱关联状态。
4.2 对策建议
从山东省全域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分别从省域、市域、村域空间协调布局与发展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4.2.1 省域空间全域布局,区域共建共享,各地级市协同发展 以山东省乡村旅游景观景点全域优化、全域联动为发展导向,实现区域资源有效整合、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交通全域布局,区域共建共享。(1)品牌驱动乡村旅游特色发展。山东省环山、环海休闲旅游消费格局基本形成,依托客源市场需求及地理区位优势,契合山东省乡村旅游齐鲁样板的定位,打造滨海、山地、平原、缓丘不同地形区域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以“好客山东”+“区域品牌”模式建设区域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强化“齐鲁乡愁,山东老家”品牌记忆。(2)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与智慧旅游网络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设乡村旅游服务标准与等级认定体系,包括服务驿站、标识系统、餐饮住宿、文娱购物、信息服务等,实现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综合形象感知。利用“互联网+”提升休闲游憩交互体验,以社群营销、内容营销方式开拓客源市场。(3)旅游交通网络全域布局。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疏通城乡交通阻隔,建设乡村旅游绿色廊道,增强城镇与乡村、主要村落间、景区景点间的交流和互通,实现旅游与交通网络、景观体系的共建共享,提升全域旅游环境协调度。(4)共建共享提升区域乡村旅游竞争力。围绕中心城市、高级别景区景点进行跨行政区域布局,目前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创建仍处于行政区域内申报与批建,忽视资源优势区对周边市场的外溢效应,造成部分景区景点单极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旅游竞争力。以全域旅游资源共享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环城”“依景”“沿线”村落乡村旅游建设在设施共享、环境共建、廊道互通、客源互送等方面的合作共赢。
4.2.2 市域空间突出地域资源优势,错位联动布局,注重竞合发展 首先,依托乡村旅游示范点、A级景区景点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加强与内部、周边地区联动、错位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丰富区域旅游节点。如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地区塑造高端生态民宿、精品休闲农庄品牌,济南、泰安依托中部山地生态环境打造养生度假、深度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品牌,临沂特色民俗和革命历史记忆品牌,东营黄河文化特色景观品牌,形成品牌聚集效应。其次,评估不同区域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价值与基础条件,以及不同等级的旅游发展轴线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挖掘村落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特色产业资源本底,在文化遗产、节庆赛事、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方面创意开发,如滨州西纸坊村、曲阜文化国际慢城、兰陵县压油沟村,不同轴线功能互补、梯级推进,推动全域化城乡旅游建设。
4.2.3 村域空间规划先行,创新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基础节点 第一,着重优化乡村“物质-文化-社会”三维空间系统。物质空间包括村域空间的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生态基底保护性开发、基本农田景观的空间管制、景观建筑的形象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文化空间塑造突出村域特色优势的村规村俗、民风文化、产业文化、乡村意象,社会空间强调社区参与、创客开发、乡村治理、社会资本引入等行为的组织管理。第二,各行政村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是产业优化发展的基础,迎合旅游消费需求趋势,促进农业多功能拓展,因地制宜开发乡野民宿、休闲康养、创意农业、研学科普、生态露营等乡村旅游产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