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物化思维,让写作方法具象化
2020-11-10邬明芬
邬明芬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处于习作起始阶段的小学第二学段,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成为老师的首要任务。许多老师开始千方百计地向学生灌输种种写作技巧,欲求作文速成。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学段的学生,感性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熟悉了条条框框的技巧,但一旦落实在笔下,便脑袋空白,思路阻断,灵感干涸,不知从何下手。有的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却仿若踩着西瓜皮自由行走,或任意组合,或上下脱离,因缺乏有序的条理性而无法呈现理想的模样;有的文章眼里看不到更多的风景,三言两语便草草结束,文字干瘪而苍白。
这自然是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息息相关的,对于形象思维占据上风的他们来说,抽象的写作概念、冷冰冰的理性讲解无疑是游离在理解之外的,呈现在文字当中,难免显得干涩而牵强。那么,我们不妨借力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系生活中孩子们熟识的事物,把写作方法的抽象概念进行思维物化,从而促进其技巧消化,将“围绕主题写一段话”这个任务化繁为简。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发现效果颇佳。
一、搓一搓麻绳,让交叉描写具象化
在“学校集团节”课堂展示中,我选择了三年级的《风筝》这篇课文,在对教材的反复揣摩中,我重点分析了第三自然段: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如果你仔细解读,不难发现,这一段的描写方式非常特别,它是按照“我们怎么放”和“风筝怎么飞”交叉写的。把画横线的“我们怎么放”的句子前后串联起来,能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而画波浪线的“风筝怎么飞”的句子前后串联也能连成一段话。这如同两条线交叉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将劲儿使出来。
在教学这一段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发现这种写作方法。先让孩子们分别用“ ”和“ ”画出“我们怎么放”和“风筝怎么飞”的句子。接着男生女生配合着读,师生配合着读,逐渐明晰交叉描写的意识,及时梳理板书如下:
我们怎么放 风筝怎么飞 我们怎么放风筝怎么飞 我们怎么放 风筝怎么飞
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教师看似随意地添加几笔简单的笔画,一根麻绳赫然出现在黑板上(见下图),如此具体可感的形象顿时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地上的我们和天上的风筝是这样如麻绳一般交织在一起,它们互相作用,才让放风筝的这份快乐从文字间溢出来,流进读者的心里。而这种“搓麻绳”式的交叉描写方式也就因此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为了让学生对这样的写法进行内化,待孩子们对这种写法有足够的认识之后,我适时引导他们进行“搓麻绳”创作。如打羽毛球时“我怎么打”和“羽毛球怎么飞”;妈妈知道我考差的消息时“我怎么紧张地回答”和“妈妈越来越猛的怒火”等,都不妨一起来搓搓麻绳,笔尖描写的画面便能更为具体,抒发的情感更为饱满,整个过程呈现一种发展的动感。
如一位学生在写《西红柿炒鸡蛋》中就出现了“搓麻绳”的片段:
我捏住鸡蛋在锅边轻轻一磕,鸡蛋应声而裂,“哗啦”一声,一个鲜嫩的蛋黄随着透明的蛋清滑进了锅里,真像一轮明晃晃的月亮。我赶紧手忙脚乱地把西红柿倒进锅里,锅里立刻蹿起大火,吓得我手一松,差点儿把锅铲扔在了地上。此时,锅里的鸡蛋和西红柿已经痛苦地拥抱在一起,不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味来。我彻底崩溃了,只好无奈地扯着嗓子喊:“妈妈,快来救场啊!”
看哪,学生将“我怎么炒”和“鸡蛋、西红柿怎么呈现”如麻绳一般交搓在一起,把一个厨房新手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隔着文字我们仿佛也能触到一颗越来越慌乱的心,闻到越来越浓烈的焦味。
二、穿一穿珠子,让并列写法具象化
并列写法在我们教材的课文段落中也是经常看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一段: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一段中,作者通过“树木”“雾”“太阳”“野花”四个方面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特点。这每一个方面如同一颗颗饱满透亮的珠子,它们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一颗接着一颗地穿在一起,更为丰富地集中体现了夏天的小兴安岭特有的美丽景致。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圈出四种景物后,我随即添笔转换,呈现更为直观的样子:
一穿珠子,并列写法就直观形象地烙入了孩子们的心里。如果稍一拓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便能发现“穿珠子”的方法丰富多样。按景物穿、按时间穿、按地点穿、按人物穿、按事件穿,只要紧握中间的那根线,再找到合适的几颗珠子,便能穿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一学生写的《掸尘》中就运用了“穿珠子”的写法:
哦,掸尘喽。妈妈拿起鸡毛掸子,不停地在墙上、柜子上挥舞着,就像一位大师在潇洒自如地作着画。爸爸翻起爷爷奶奶的被子、床垫,搬到院子里晾晒。而奶奶也不闲着,拿着一个中国结一样的竹制品,用劲儿拍打着被子,被子上泛腾起一层烟雾状的灰尘。
看他,手拈“掸尘”这根线,选取了“妈妈”“爸爸”“奶奶”这三颗珠子,抓住生动的动作描写,将一个热闹又井井有条的掸尘画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再如一学生在描写被妈妈批评之后的心情时,也运用了“穿珠子”的方法。
坐在书房里,心里乱乱的。看会儿书吧,若是往常,定是一个猛子扎进去不想出来了,可是今天,看了几行字,眼前就模糊成一片。写会儿作业吧,可笔尖流出的字,恍如螃蟹在爬,歪歪扭扭,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站起来,来到窗前,风儿吹乱了我的头发,也把我的心情吹成了一团麻。
“心里乱乱的”,该怎么写得更饱满呢?小作者灵机一动,选择了“穿珠子”的写法。“看会儿书”“写会儿作业”“来到窗前”三个不同的场景同样如三颗珠子,穿在一起,就把“心里乱乱的”写厚了,写具体了,一颗接着一颗,颗颗触动读者的心,不断激发起相似情感,萌生同感。
经常进行“穿珠子”写法训练,鼓励举一反三,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愉快地根据主题去寻找适合的珠子。他们会以更敏锐的触角去感触生活的一点一滴,所有的景、物或者心情便不再单薄。
三、拨一拨小竹枝,化“静”为“动”具象化
许多孩子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眼前的直观画面。此时的画面是静态的,属于表层的模样。孩子写起作文来便显得单薄,三言两语就结束,缺乏一种潜在的灵动。此时,我们就需要一根“小竹枝”去轻轻拨动,然后,一圈一圈的涟漪便美美地荡漾开来了。如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小虾》一文中就有这么一段: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这就是孩子的视觉表层呈现。如果就此打住,那么小虾的有趣之处就有些意犹未尽了,恐怕很难唤起读者的共鸣。妙就妙在作者调皮地捡起一根“小竹枝”,轻轻一拨,画风突变,“又一村”的惊喜画面赫然在眼前铺开,再加上惟妙惟肖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小虾生气时的有趣形象跃然纸上,恍若就在眼前“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这一根“小竹枝”如一把钥匙,扩大了作者的观察视角,打开了作者新的话匣子。
要把事物写具体,我们自然也少不了这么一根“小竹枝”。它可以摇身一变,或是一颗小石子,或是走过的一缕风,或是掉落的一支笔……一个学生在写他观察的含羞草时,也适时地拿起了他的“小竹枝”:
在讲台桌上,有一个小巧而又精致的花盆,而盆中的含羞草正舒展着翠绿的枝叶,成对地铺在茎上,像一对对小朋友手拉着手去玩。若是你用手轻轻一碰,“唰”的一声,本来像羽毛一样展开的叶子,立即闭合起来,紧接着叶片也垂了下去,好像一个含羞的小姑娘。似乎,在它的心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用手轻轻一碰”,拨动这一根“小竹枝”,“唰”的一声,含羞草就由原来的静态化为动态,赋予了新的活力,动起来了。一动,新的姿态,新的想象便随之而来,新的故事自然也往下走了。
再如另一个学生写海边的趣事,也运用了这一招:
小伙伴们在海边玩得欢。他们有的奔跑着,追赶着,不一会儿,衣服、裤子全紧贴在身上了;有的快乐地抓起大把大把的沙子筑起一道长长的堤坝,手上、脚上全都粘上了泥巴……咦,一个小洞里钻出了一只小蟹,冲着大家挥动了一下钳子。这可不得了,小伙伴们“哗”的一下都围了过来,有的想抓又不敢,有的用小脚丫飞快地踢一下,又急速退开。小蟹吓坏了,“刺溜”一下钻进了沙子里,任凭我们怎么呼唤,也不出来了。
看,若是没有那只可爱的小蟹加入,小伙伴们该少了多少乐趣啊!
所以,当学生觉得思维走进了死胡同,找不到出口,或止步于表象,无法深入时,我们不妨给予他们一根“小竹枝”,提醒一声:嘿,动一动“小竹枝”,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拉一拉弹簧”化一个“大动作”为多个“小动作”,让动作描写更加细腻、丰富;用“照一照放大镜”引导学生关注更具体的细节描写,等等。物化思维,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不可见的写作方法实现显性表达,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我们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能将思维物化策略进行适时、合理的运用,指导学生基于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迁移表达,灵动地举一反三,赋予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便能轻松地解决中段孩子对于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围绕主题写一段话”的任务。“把事物写具体”这一难度极高的写作要求在孩子们心中也将不再“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