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云流水任张弛

2020-11-09姚先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姚先莉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达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境界。本文以《特别的作业》教学为例,展示课堂的“起承转合”,供广大同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张弛有度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教学境界。基于此,我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牢固树立教师角色意识,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点拨者和归结者。引在实在处,引领学生掌握学法,自能学习;点在疑惑处,点亮学习的心灯,点燃思维的火花;归在紧要处,归纳一课的精华,归置出精致的课堂。课堂教学宛如一篇美文,起承转合有致,恰似行云流水,让学生于无痕中学得知识,习得技能,悟得道理,获得后续学习必需的语文素养。

《特别的作业》这篇课文讲述老师留下一项别开生面的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交来桃花、桑叶和柳枝等“作业”,虽说这些事物都具有春天的特征,但他们不自觉地做了有损于春天美景的错事。小丽带来的这份特别的作业——自己亲笔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受到了大家的称赞。故事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课文语言优美,可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关注,了解人与自然应当怎样和谐相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为教者,我充分解读文本,解析学情,做到“胸中有丘壑,做课如有神”。

一、起: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课伊始,教者动情地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同学们回答:“喜欢。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小鸟飞来了,小朋友们动起来了……”一问一答,唤醒了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激活了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良好的感情铺垫,促使学生缘情以悟文。

二、承:口诵心惟悟文本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教者在这一环节,始终把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读中入境,读中悟文,读中生发情感,读中培养语感。教者首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语境中,接着顺理成章地让学生进入角色,读书悟文,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出韵味。(1)设计多向度活动读字记词,扫清字词障碍。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教者展开了多向度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小老师带读生字、辨读识字、“开火车”读字词、选词造句等,使识字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识字效率。其中“作”“昨”两字的辨读,不仅让学生从字音、字形上对两字做了区分,还让学生积累了有关时间的词语,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丰富了相关的语汇。(2)学生初进文本,交流初读感受。掌握了生字新词,教者布置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读了课文,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事情?学生边读边思后,纷纷汇报了自己的初读印象,教者再加以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3)创设活动情境,活读体味文髓。这一板块,教者围绕“小丽的作业真的是最好的吗”这一关乎课文主旨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設置了两个活动场景:小朋友完成作业的场景和小丽家院子里的场景。通过演、练、读、说等一系列语文活动,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小朋友和小丽找春天的不同,领会小丽这份作业的意义所在,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知道怎样去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得“意”又得“言”,实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现在回顾一下这两个教学片段:①小朋友找春天。帘幕拉开,呈现在眼前的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的 “大自然”,学生们为了完成作业,摘花采草,并一一介绍“我带来了( )的( )”。除了文中提到的桃花、桑叶、柳枝,还有青青的小草、火红的玫瑰等,顷刻间,美丽的大自然变得面目全非。此时,教者及时发问:“同学们把作业交给了老师,大自然还美吗?为什么?”学生们脱口而出:“不美。同学们的行为破坏了大自然。”教者接着发问:“这么美的大自然被破坏了,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难受。”教者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学生自然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听者也闻之叹息。接下来教者借助这一重点语段带领学生理解省略号的用法,积累了“红红的桃花”等偏正词组 ,再次领略春天的美,再次从内心深处谴责破坏自然的行为。②小丽找春天。小丽家的院子花草繁茂,一派欣欣向荣,这都缘于小丽的珍惜和爱护,从小丽的话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教者先让学生读一读小丽的话,说一说小丽的做法,并出示小丽的画,讨论:她的作业好在哪儿呢?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和情感体验,很快就明白小丽懂得爱护花草树木,把春天画在纸上,所以她的作业是最好的。接着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丽的话,读出小丽的爱心。最后教者满怀深情地告诉同学们:“爱护大自然不光停留在思想上,更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至此,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洗礼。

三、转:漫溯青草更深处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教者询问:“同学们,美丽的春天你们从歌曲中听到了吗?从课文中读到了吗?从大自然中看到了吗?”学生回答:“听到了。读到了。看到了。”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触角拉向更为广阔和更深邃的天地,学生将对春天的喜爱自觉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合:意犹未尽化主旨

“观察校园中花草树木的标语,你想对小花小草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关注春天的美好事物,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学生对此已了然于胸。教者最后布置的这项作业,让学生走进自然,进行积极的情感投入,内化语言,外化行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无限的张力和活力。

给学生一个充满感情的课堂,一个交流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整堂课一如一篇文章,清丽,洒脱,简约而不失优雅,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悠长……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