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的父亲很特别
2020-11-09陈俊
陈俊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自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后,就一直是很多一线教师,甚至教育名家最为热衷的重点篇目。围绕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各具千秋,各有倚重。大多数教师的入手角度都是文中的“我”。囿于时空的巨大差异,青春年少的初中生,对文中“我”复杂的情感缺乏类似体验,对“我”深沉复杂的思想难以深入理解。若是换个角度,从文中的“父亲”入手,解读这个角色的“不幸”“矛盾”和“执拗”,或许能为学生把握主题思想寻得突破口。
一、《背影》中的父亲很不幸
《背影》中的父亲,遭遇的第一个不幸,便是自己的母亲去世了。文中第二段写道:“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祖母即是父亲的母亲。人已中年,母亲逝去,对谁而言,都是情感上的重创。痛失至亲的伤痛,许久才能愈合。父亲的第二个不幸,是丢了工作,失了业。文章第二段接着写道:“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身为一位中年男性,上有老、下有小,正处于担当家庭甚至家族发展重任的关键期,正是该顶天立地的时候,但父亲却丢掉了安身立命的支柱。由此,便发展出第三个不幸,家庭贫困不堪,亏空不断。文中提及:“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里以前就欠了别人的钱,靠着变卖典当家里物品才偿还了债务。当下,祖母辞世,而丧事必办,又需要钱。家里变卖典质的钱,只够还债,没有存余。祖母的丧事只能再次举债,这不免又让家庭背上新的负担。家中窘困景象,令人心寒。接着,父亲的第四个不幸便降临了,他需要外出重新找工作,维持家庭。文中第四段写道:“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这时的父亲,可谓两手空空,一贫如洗,迫于生计,硬着头皮,再次背井离乡,其境况之凄惨令人泪目。这时的父亲,近乎于英雄末路式的悲凉。文中后来提及:“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年少就外出闯荡,自己一个人创立了家业,让整个家庭越来越好。但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却在中年时丢掉工作,家庭渐趋破败,不得不再次外出谋事。
二、《背影》中的父亲很矛盾
一般情况下,老人写信给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对身在外地,无法经常见到的子女,往往都替子女着想,不让子女替自己担忧和牵挂。因此常会在信中给孩子“报平安”。有时,甚至会向子女隐瞒自己的病情和不佳的身体状况,希望子女能正常工作,快乐生活,不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种普遍想法,在父亲信中的第一句“我身体平安”,可得印证。但是,这封信的后半部分,就渐渐让人无法理解了。“唯膀子疼痛厉害”,此一句,若是父亲借机向儿子透露一点自己的病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后面还要加上“厉害”二字呢?儿子读到这里时,内心肯定要紧张起来。继续看信件后面的内容,父亲还在为自己的病情做更细致的描述,“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自己的生活都快无法自理了,拿不了筷子,提不起写字的筆,整个右手几乎不能动。这明显与前面的“身体平安”自相矛盾。最后,父亲还发出了一句足够震颤儿子的感叹,“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信,到底是让儿子安心工作,还是让儿子心碎不已?
笔者备教时,就对上述矛盾难以理解,念念不忘。授课时,笔者就此和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可信的解释是:信件内容的矛盾,其实是父亲内心矛盾的体现。
三、《背影》中的父亲很执拗
奔丧结束,父子即将在南京分别。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因为“事忙”。父亲要忙什么?结合家庭的境遇和父亲到南京的目的推测,父亲是为了生计而忙于“谋事”。“谋事”太重要了,家里还欠着债务没有偿还。父亲牵挂儿子北上的行程,迫不得已,只能“叫旅馆里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其实,在儿子看来,这茶房,没有必要雇佣。因为儿子已经长大,而且茶房也未必会尽责。文中写道:“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心里暗笑他的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雇佣的茶房,不仅承担送儿子到车站、上火车的责任,而是要陪同去北京的。后文中写道,当父亲给儿子选定座位,对其临行嘱托后,他“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雇茶房当然要付报酬,可当时的家庭经济已经崩溃,为什么还要花钱雇茶房呢?相对于办丧事,雇茶房这笔钱并非一定要花。这想法和决定,是谁做的?肯定不是儿子,只能是父亲。雇茶房的钱,是谁付的?也只能是父亲了。由此,可以联想到,前面的“说定”,包含着父亲执意决定雇佣茶房送儿子北去的过程,这是一种没有言说的执拗。
父亲在车门边帮儿子拣定了座位后,儿子便催促父亲回去,但是父亲没有立即走开,要给儿子买橘子。儿子本要代替父亲去买,因为儿子年轻,身体强健,动作方便。父亲年纪大,身体微胖,行动不便。即便这样显而易见的优劣对比,最终还是父亲执意去买了橘子。
所有的执拗,父亲都没有过多言语,甚至完全没有争辩的道理和过程。可最终,都是父亲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