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探索
2020-11-09尼亚孜吾曼江
尼亚孜?吾曼江
【摘 要】目的:研究观察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依据患者的状况进行抗凝或者溶栓治疗,(两组具体时间划分为从发病到治疗用时在≤6小时为及时治疗,否则为未得到及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预后更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观察急性肺栓塞急诊时及时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比较大,治疗效果更显著,预后状况好,在临床及时的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运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治疗;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急性肺栓塞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诊断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若不及时诊断治疗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影响疗效和预后。为了进一步探析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诊断和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确诊时间分成对照组(确诊时间超过两周)和观察组(确诊时间在两周以内),每组34例,病例选取时间是2017年5月-2019年5月。将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精神异常以及在治疗期间死亡和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观察组-男性;女性= 17;17;年龄38~71岁,平均(54.26+7.31)岁。对照组-男性;女性=18;16;年龄37~73岁,平均(54.48士7.19)岁。2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二) 方法
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急诊进行治疗,在确诊的过程中对照组与观察组都对患者的基本指标进行测量,患者仅出现症状,循环较稳定,只需采取抗凝治疗,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且循环不稳定,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溶栓药物为-尿激酶(妥塞敏:生产企业:DAI?ICHI SANKYO CO.,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 H20100510)和 r-tpa,药物浓度依据患者的病情调节,抗凝药物-肝素(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批准文号:20100484)和华法林(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14),先采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凝血酶时間稳定后采用华法林进行持续抗凝治疗,一般在3-5个月,抗凝药物需要长期服用。
2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与治疗效果,预后状况分为良好、一般、不好;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3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以 SPSS22.0 进行,预后状况与治疗效果均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
二 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包括18例显效、5例有效以及11例无效。组间对比治疗总有效率,P<0.05。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及心率相差不大,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三 讨论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肺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需接受急诊治疗,但在治疗前需进行准确的诊断。研究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若治疗及时,可获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治愈率,反之会危及生命安全。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肺栓塞及时的治疗对治疗效果与预后状况影响较大,在对比研究中差异显著,具体原因是: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主要的作用是为心脏提供氧气,然后供应各个器官的运行,急性肺栓塞的发病会让部分肺功能丧失,将体内的废气难以及时运出,也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让人体的各项器官运行,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影响人体机能,治疗效果与预后状况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的及时控制会减免这一病症对其他器官的影响,让人体的机能不会受太大影响,这样治疗效果与预后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综合以上来看,及时治疗对急性肺栓塞非常重要,由此来看我院在急诊方面的排除诊断加强临床意义重大,应该广泛运用。急性肺栓塞急诊时及时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比较大,治疗效果更显著,预后状况好,在临床值得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王建宇,田小溪,任彬,等.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治疗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8):107-109.
秦金薇,张刚.急诊不同确诊治疗时机对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0-71.
尹晔.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