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11-09张作辉
张作辉
摘 要:“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是积极响应教育发展的成果之一。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后,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研究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脉络,提出很多建设性的举措,但对其中一点都是认同的,即提升信息化水平,必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学习终端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对学校来讲,用好学习终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不断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一对一;智慧课堂;有效性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为了扎实开展我校“智慧课堂”项目,我校从2018级初一开始,在家长自愿、家委会筹措的基础上组建我校的“一对一”教学平板班,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之后,初一学期末进行了全区统考,根据成绩分析,博山中学平板班(1-8班)七门统考科目总平均分是540.04分,非平板班(9-18班)总平均分是479.24,差距超过60分。关于差距来源,我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一、关注全体学生,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初一学生入校报名时,对平板班和非平板班进行自愿选择,选择后我校分别进行平均分班。
分班后统计成绩发现,平板班平均标准分为73.64,非平板班平均标准分为69.98。在入口成绩上,平板班优于非平板班,但差距不大。但是,普遍情况里也有例外,在全区统考中我校进入区前十名的四位同学皆是来自非平板班,可能也显示了专注力、自制力对成绩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平板班对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有明显作用,但是,对于尖子生的培养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找出解决方案。
二、家长积极配合,实现家校融合
进入“一对一”教学实践,家长投资平板,显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如果家长重视教育,会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如监督作业、课后辅导等,为孩子取得较好成绩打下基础。
家长投资平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家庭收入较高的体现。这种家庭的孩子,在课外辅导、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知识储备、旅游见闻等方面会优于普通家庭,这些课外知识让孩子更能适应现在考试趋势,更能在考查能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上得分。
“一对一”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共同点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不可忽视,也就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家长的力量。
三、教研热情提升,授课针对性强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对教师信息化技术有一定要求,学校在教师配备上会选取较为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相对精力旺盛,有上进心,面对信息化备课更细,钻研更多。平板班借用信息化课堂容量大,教师可以把相关知识扩展推送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利用平板电脑学生反馈更迅速,教师授课的针对性更强。
为了让老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尽快上手,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校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智慧课堂展示课比赛”,同学科或多学科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利用“智慧课堂交流群”进行校内或校际交流和集体备课等活动。
四、丰富的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
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教材,了解学生学习实际,并查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微课,设计出导学案,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自学,并通过平板电脑上传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较多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教学的重难点。
2.课中
教师借助“智慧课堂”设备,利用课件、微课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带进具体的情景中,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通过抢答、提问、投票等功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随堂测验,实时统计出题目出错的数据,及时掌握学情。
3.课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采集,可进行大数据统计,教师通过对阶段性授课数据实时查阅,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教学内容;同時根据学生上课答题情况生成错题本,把授课中错误率较高的习题筛选出来,有针对性地加强错题知识点的训练。
五、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可通过在平板电脑观看微课等形式,多角度体悟课程内容。老师还可以利用举手、投票、提问等功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利用平板电脑连接互联网,简捷、快速地将课堂拓展至更加广阔的世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查阅资料,并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成果,达到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目的。
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可以完成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自然有快有慢,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主张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随着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分层教学会得到很大的完善。比如我们可以将练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题、重难点题、拓展题,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习题,学生直接在触摸屏上答题,任课教师在后台系统上能够看到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全班答题情况的分析数据,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辅导和讲解。因此,采用平板电脑教学可以得到学生对学习情况的直接反馈,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完善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
我相信,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能让博山中学的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