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1-09牛翠翠
牛翠翠
【摘 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84例我院接诊的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同时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实现PICC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值得推广。
【关键词】PICC静脉治疗;持续改进;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78-01
静疗主要是指通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注射器等输注工具将营养液、血液以及药液等液体注入患者静脉,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的治疗方法,现阶段是临床治疗中缓解患者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1]。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需要对PICC治疗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防止發生并发症,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同时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先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84例我院接诊的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60.32±2.4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护理小组成立。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以及护理人员组成,进行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3]。其次,穿刺操作规范化。按照之前PICC治疗情况并参考相关资料,小组成员进行PICC操作流程的改善,包括冲管方法、置管方法、换药方法、固定方法以及导管维护方法等内容,并且进行PICC管理规范的详细列出。最后,导管护理的规范化。护理人员在置管成功之后需要积极主动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防止因为活动幅度过大而造成的留置针穿破血管或者移位的情况出现[4]。进行液体滴速的控制,避免出现药液外漏的情况,护理患者穿刺部位,减少感染以及穿刺点红肿等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行 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59±1.93)d、95.24%(40/42)、9.52%(4/42),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18±2.01)d、76.19%(32/42)、26.19%(4/42),实验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有些疾病需要患者长时间静脉治疗,传统静脉穿刺会加剧患者穿刺痛苦,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PICC穿刺点在患者外周浅表静脉,不会对患者静脉造成较大损伤,并且具有较长的留置时间,对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患者而言具有显著临床效果[5]。通过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建立,系统性学习PICC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相关知识,实现护理操作的规范与完善,共同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规范导管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长、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实现PICC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会芳,顾颖,赵亚群,徐月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174-175.
[2]黄文娟,徐月红,赵亚群,姜秀花,顾颖.静脉治疗护理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5):248-250.
[3]黄祥芳,徐静,吴茜.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0):40.
[4]宋欢欢,高伟,武艳,杨濮瑞,李曼,周欣宇.山东省235所医院PICC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8):764-767.
[5]刘名君,吴丹,吴德全,魏曾曾,张淼,于晓玲,朱琴.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对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7,32(2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