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效果

2020-11-09王志军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巴韦林手足口病

王志军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过程中,采用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删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基于所用药物方案差别分为利巴韦林组与联合用药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为利巴韦林组采用单纯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为联合用药组采用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过程中,采用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效率,效果确切。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治疗质量;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56-01

在临床医学中,手足口病多发于三周岁以下儿童,高发季节为春夏季;主要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目前仍然缺乏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一般而言患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症状为手足口部位的疱疹,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溃疡的情况,同时出现斑丘疹伴随发热,多数患者往往在出现此类疾病7d左右会自愈,但是少部分患者严重时可造成并发性心肌炎或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死亡[1]。针对于此,我院特选取我院收治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过程中,采用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观察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删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基于所用药物方案差别分为利巴韦林组与联合用药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利巴韦林组年龄0.5周岁至5周岁,平均年龄为(3.3±2.5)岁,平均病程3至7天,平均(5.6±2.1)天;联合用药组年龄0.5周岁至5周岁,平均年龄(3.2±2.6)岁,平均病程3至7天,平均(5.7±2.0)天,两组基线资料基本无差别(P>0.05)。

1.2 临床治疗方法

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一定的基础治疗,包含物理降温治疗与一定的饮食干预,把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等。在此基础上为利巴韦林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3945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ml:25mg*10支),按照患儿体重进行给药,1d/次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为联合用药组在进行利巴韦林治疗的同时联合口服蓝芩口服液(国药准字Z19991005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0ml*6支)进行治疗,基于患者的年龄选择相应的口服剂量,患者年龄1~2岁,单次口服5ml,每日饭后各口服一次;患者年龄2~3岁,单次口服7.5ml,每日饭后各口服一次;患者年龄3岁以上,单次口服10ml,每日饭后各口服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d为一疗程[2]。

1.3 临床观察指标

48h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按照症状的恢复情况的四个诊断指标可以将评价分为:完全痊愈、相对有效、基本无效。完全痊愈: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相对有效:体温相对下降,症状好转;基本无效:没有改变甚至加重。一周内恢复计为有效,大于一周恢复计为无效。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为:效果明显与完全痊愈的例数之和在总有例数中的占比。

1.4统计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的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性传染病的常见病症,属于急性床染病的一种,其传染途径多样,传染性较强且速度快,病毒多为肠道病毒为主。成人与儿童均容易感染,易导致季节性集中爆发与交叉感染。成人多为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发病状况较少,儿童由于抵抗力较低,易出现显性感染,总体发病率高于成人。一般发病症状较轻,患者于手足口处出现丘疹或疱疹,少数症状较重的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病症以及重型并发症,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一些成病病毒有嗜神经性,对于出现中枢神经问题的患者需要尽快的治疗,出现相关病症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脑膜炎、脊髓炎甚至呼吸衰竭,对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3]。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于该类疾病采用了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典型的抗病毒中药制剂,该药物其主要成分多为纯天然药物萃取,其中主要成分为胖大海、黄柏、黄岑、板蓝根等,通过药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有效做到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在改善患者身体状态的同时,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传统药物利巴韦林配合蓝芩口服液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利巴韦林又称病毒唑,是一种临床常用针对于此疾病治疗的抗病毒药物,其能够对于多种病毒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抑制,两药联用对于患者的机体內的炎性反应进行了迅速有效的抑制,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情况,降低其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提示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过程中,采用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效率,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吉朝丽.清解透表汤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cTnI、NSE和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036(011):61-64.

[2]张体勋,杨映,王林霞.自拟解毒清热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4(06):153-155.

[3]余静,付青青.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04):181-184.

猜你喜欢

利巴韦林手足口病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赣州市城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研究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