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千佛崖石窟弥勒窟(365窟)保存现状调查及病害原因分析
2020-11-09张宁
张宁
广元千佛崖是我国石窟开凿技术和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开凿于710—712年之间的弥勒窟(365窟)艺术价值较高。随着历史的演变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为破坏,该座窟龛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准确地评估该窟的保存状况,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发现岩石主要存在裂隙、断裂、残缺、片状剥落、水泥修补和动物等病害,彩绘主要存在颜料层脱落、起甲和泡状起甲等病害,主要由窟内微环境温湿度变化导致干湿交替、雨水渗漏、动物活动、历史修补、人为偷盗等原因造成,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该龛的完整性、稳定性及艺术性。根据以上的病害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广元千佛崖开凿于中国佛教和开窟凿像工程发展的兴盛时期,是四川地区石窟开凿技术和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北朝后期至唐代窟龛造像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处理题材内容、结构布局以及形象的表现上,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和艺术成就,其中不少作品是其他各地石窟摩崖造像所罕见的。近年来,对于千佛崖窟龛的保护修复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由于大部分的造像开凿于历史时期,遭受了较多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对千佛崖窟龛的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这一基础性的保护研究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第365窟弥勒窟是千佛崖窟龛中较为重要的一窟,据其位置、窟形、布局及造像风格等特征,与北侧的366窟菩提瑞像窟应为同期凿造的一对双窟。窟中主尊,一为弥勒佛,一为菩提瑞像。根据研究,双窟开凿于唐睿宗景云至延和年间(710—712),功德主是当时的利州刺史毕重华。
一、365窟概况
千佛崖第365窟俗称“弥勒窟”,位于千佛崖北段,距地面高近十米,为一敞口方形平顶窟,窟中央设长方形佛坛,坛前部有一级台阶。佛坛上造像,主佛背后头光及镂空菩提双树直通窟顶,三壁素面。
弥勒窟为千佛崖典型的中心佛坛窟,洞窟摹仿地面佛寺大殿造像布局,均匀地分布在窟龛中央的佛坛上,佛、弟子、菩萨、力士、狮子均为圆雕作品,这也是千佛崖唯一的一组全是圆雕造像的洞窟,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极高。与菩提瑞像成组雕刻,反映的是弥勒菩萨化身婆罗门造作菩提瑞像的史实。该造像粉本由唐初出使印度的王玄策使团摹写回国,在国内流传,这也是该粉本在石窟造像中的具体表现(图1)。
二、365窟病害调查与评估
本次对广元千佛崖石窟第365窟病害现状调查范围主要是造像及壁面,调查总面积为34.55平方米,病害总面积为24.4平方米(另:裂隙、划痕总计40.2米),超过70.71%的区域存在明显的病害。该窟病害类型多、病害危害重,且病害都存在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1.病害类型
根据365龛造像本体特性,本次调查将其分为岩石病害调查和彩绘病害调查两大部分。调查发现,岩石主要有裂隙、断裂、残缺、片状剥落、修补材料失效和动物危害等病害,彩绘主要有颜料层脱落、起甲和泡状起甲等病害。
(1)裂隙及断裂
裂隙主要分布在中心台的北侧、中部、南侧和莲花座上,且在北壁、南壁、后壁均有分布,占病害面积的2.61%。断裂主要分布在中心台南北侧的菩提树树枝上,断裂错位十分明显,并有胶粘的痕迹,且胶结材料老化变色严重,推测为受外力作用所致,存在失稳状态,影响镂空雕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图2-1)。
(2)残缺
该龛的残缺病害分布较小,占病害面积的3.27% ,但对造像的完整性影响较大,主要是主尊佛头部、南侧力士上半身和狮子坐骑残缺,断面整齐如切,经调查主要系1997年人为偷盗所致(图2-2)。
(3)片状剥落
岩石的片状剝落分布较为广泛,占病害面积的31.88%,主要分布在石刻造像的底部,在北壁、南壁及后壁的中部、下部都有大面积分布,因壁面基本为素面,影响相对较小(图2-3)。
(4)动物病害
该龛分布有泥筑燕窝、蜘蛛网、鸟粪等动物活动痕迹和排泄物,占病害面积的21.27%,其中泥筑燕窝主要分布在北壁的角落处,而动物的排泄物则随处可见,布满在整个窟龛的造像彩绘和石质的表面(图2-4),严重影响了造像的观赏性,并对窟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利于科学保存。
(5)修补材料失效
修补材料失效病害的分布较为广泛,占病害面积的38.83%。存有历史上包泥补塑痕迹,修补材料已粉化脱落;局部存有历史修补痕迹,并伴有泛盐现象。修补区域与文物本体极不协调且风化较为严重,极大地影响了造像的艺术性(图2-5)。
(6)颜料层脱落
整个窟龛都有大面积的颜料层脱落病害,占病害面积的30.76%,尤其是在中心台部分,造像上的彩绘脱落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造像彩绘层的长久保存,严重影响了造像的艺术性(图2-6)。
(7)颜料层起甲
颜料层起甲同样在整个窟龛都有分布,占病害面积的33.93%,分为起甲和泡状起甲两大类,在中心台的造像部分主要表现为颜料层的起甲(图2-7)。
2.病害统计分析
为了对365窟的造像病害分布有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了解,在对主要部位的严重病害重点关注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具体病害进一步量化(图2-8、2-9)。
经过调查发现,该窟龛共有病害16种,其中石质病害9种,彩绘层病害7种,以石质病害为主。
石质病害以表层片状剥落、动物病害、修补材料失效三种病害所占比重最大。彩绘层病害主要有颜料层脱落、泡状起甲、起甲这三类病害占比最大,且这三类病害都会影响造像彩绘层的继续脱落和风化,严重影响了造像的科学保存。
三、病害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石质病害中,历史修补、片状剥落、动物病害、残缺所占比重最大;彩绘层病害中,最主要的病害是起甲、泡状起甲和颜料层脱落。针对以上7大类病害类型展开病害原因分析,以便于为今后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1.自然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和降水是引起岩石发生片状剥落最主要的因素。温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使岩石成为热的不良导体,温度变化只发生在表层,会造成表面与内部存在温度梯度,由于不同深度岩石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因而造成岩石表层的片状剥落。
岩石中不同组成部分在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作用下也有差异化的胀缩行为。因此,365窟之所以会发生大量的岩石片状剥落的病害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彩绘的脱落和起甲病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大多是由于基底岩石的风化所引起的,其二则是由于自然的原因造成颜料胶结材料老化,从而造成颜料层的脱落和起甲。对于北壁、南壁和后壁的泡状起甲病害,主要是由于窟顶的雨水下渗造成部分颜料层的胶结材料失效从而产生泡状起甲。
由于365窟属于进深相对较大的洞窟,窟龛内部温度与岩体温度和外界空气温度相比,均随着其深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滞后现象,同时,窟龛内有中心台矗立在洞窟中部,较好地抵挡了大风对洞内小环境的影响,为动物的活动提供了相对较为适宜的场所。
2.人为原因
对于365龛造像残缺的部分,初步推测于1997年被人为偷盗,从而造成了中心台主造像头部残缺和南侧力士的上半身残缺,严重破坏了造像的完整性。同时造像上的历史修补部分推测为近代开展的修补保护工作,由于当时技术和保护材料的限制,使保护材料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失效,因此造成了今天的人为修补病害。
四、保护对策分析
基于365龛的整体病害调查发现,严重地影响了窟龛的科学保护,因此需要尽快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加以应对。
由于长期处于半露天的环境中,且于20世纪末遭受严重的人为偷盗破坏,再加上山体自然运动,以及背光、菩提双树镂空形式,极易造成断裂、裂隙、残缺等机械损伤。对于岩石的裂隙、断裂部分,应筛选合适的修补材料,有选择性地对其进行修补,以防止裂隙的进一步发展,并做好窟顶防渗。
风化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为岩石的片状剥落、彩绘的起甲、颜料层脱落等病害,但所占面积较大,因此风化治理问题也是该窟的重点问题,建议对保存环境采取有力的改善措施并筛选较好的防风化材料。
针对窟龛上的历史性修补,有针对性地进行去除,对于影响造像保存和艺术性的部分进行去除,并筛选新的科学材料进行修补。对于北壁角落的泥筑燕窝进行去除,同时对表面的动物粪便等进行清洗去除。
(作者工作于廣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