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训练

2020-11-09唐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语言思维教学

唐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说:“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的提升。”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重庆市高中语文卓越课堂评课标准》之一就是要求语文课要有“思想深度”,从古至今、从个人到国家层面,都高度重视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目前,一些语文老师的教学现状是引导学生在语言的表层作思维的滑行。

笔者曾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的是杜甫的《登高》。在讲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万里”说明路远,“悲秋”,秋景让他悲伤;“常作客”,说明诗人常年漂泊;“百年”说明杜甫年老了;“多病”说明他身体不好,等等。教师提问,学生齐答,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根本没有深入到语言的背后,让学生的思维在语言的表层作滑行。师生获得的只是对语言直觉思维的体验,这样的直觉思维体验情况比比皆是。他不知道“万里”不光是路远,更是反映了历经“安史之乱”、晚年潦倒落魄的杜甫从成都要回老家河南,归途漫漫,遥遥无期,这里面有杜甫因长途漂泊的艰辛、心酸与无奈,等等。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与提升呢?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提升的教学案例来谈谈感受。

一、采用比较鉴赏,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比较鉴赏是文学鉴赏中常用的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鉴赏就是把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鉴赏可以是把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或者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做比较鉴赏。比较鉴赏可以是写作手法、思想主旨、形象等方面的比较鉴赏。比较鉴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可以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等进行训练,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体验与认识。文学文本解读名家孙绍振先生在解读《故都的秋》时,把它的开头和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了对比鉴赏,两篇文章都有“清”“静”的特征,但老舍笔下的秋天,给人一种清新、活泼、明净、愉悦之感,而郁达夫笔下的秋却显示出“悲凉”之感。这种比较鉴赏近几年在语文高考试题中也有所表现,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塾师老汪》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该题将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鉴赏。再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此题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景物描写进行比较鉴赏。可见,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学生应对高考,比较鉴赏这种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故此,笔者在教学时也进行了比较鉴赏。比如,我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在鉴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把程垓《摊破江城子》“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和秦观《如梦令》“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进行对比鉴赏,让同学思考、讨论、归纳如下:李词名句表达效果:1.因花瘦(菊花瓣细长)而想到自己消瘦,物我相容,手法新颖,且菊体现出李清照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2.菊能迎风傲霜,人却悲秋思人,消愁无计,两相对照,人瘦胜过花瘦,最深最含蓄地表达词人离思之重,相思之深,含蓄凝练,美不胜收,是婉约词中的精品。秦词句表达效果:1.绿杨修长,枝条纤细与思妇纤瘦身材相似;春光即逝,令人伤感;2.飞絮蒙蒙,象征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虽形似,能取譬传情,但缺神似,相思怀人不及“人比黄花瘦”之深。程词的表达效果:1.拟人夸张手法。2.词人因为名利束缚,与恋人不得不离别,老天也会因此消瘦。人瘦,但天不能瘦。人与天形不似,神更不似,能传达因思人而消瘦憔悴的情感,但庸俗直白,不及李清照的比喻形神兼备,委婉凝练。引导学生从意象、手法、传情、遣词等层面进行鉴赏,自然看出词的境界高下之分。

筆者在教学杜甫《蜀相》时,采用创新方式的变式文本,进行比较鉴赏:看看改写的诗歌有哪些和原诗歌不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 葛 祠

教师改写版

孔明祠堂何处问,锦官城外柏青青。

映阶碧草添春色,隔叶黄鹂传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后人泪沾襟。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谈到:“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很多。”他认为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敏感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两首诗对比鉴赏,让学生明白,字词在变,字词的意义、诗的意境、情感都在变,比静态地鉴赏《蜀相》,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等的锤炼与提升,不可相提并论。

二、巧设探究问题,提升学生思维的思辩性

思辨性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阅读思维的训练。平常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文本,既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更要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或者现实,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质疑、讨论,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有深刻、辩证的认识,让学生“养成从现象中探求本质的良好习惯”。笔者在上完《荆轲刺秦王》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题:

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行刺来达到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

我认为单枪匹马的行刺行为,是不可能影响历史潮流的。挽救一个国家的灭亡,只能靠这个国家的国民万众一心,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把希望压在行刺上,是不明智的。即使刺秦成功,又如何?秦以战养战,早已在战争中变得强大。即使刺秦成功,会有人替代秦王,在前人的铺垫下,不可以照样统一天下。即使秦国敌人众多,他也可以在被人灭亡之前,先灭了燕国。

若逼得秦王签下一纸契约,但强秦言而无信,燕国不能满足强秦利益,日后反悔,又有谁说他不对?又有谁敢说他不对?

……

现在的美国不是如此吗?到处指手画脚,到处制裁他国、干涉别国内政。

所以说刺秦是不明智的。唯一要做的就是万众一心,强大国家,才是万全之策。

一个高一的学生从刺秦成功与失败两个反面,把荆轲刺秦分析得如此深刻、全面,得出“国民万众一心,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的结论,不能不说较好地体现了该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上完苏轼的《赤壁怀古》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题:“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说是消极情绪,你怎么看?学生思考、书写、讨论、订正答案如下:不是消极情绪。因为1.词人和永恒的江水、江月、赤壁相比,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像梦一样转瞬即逝。2.自己由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有志之士因为乌台诗案,而险些丧命,被贬黄州,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这是对自己的仕途坎坷和起伏人生发出的感叹!3.对自己处于一个才情奔放而被贬黄州处于壮志消磨殆尽的境地发出的深沉感慨,既有哀悼千古英雄的意思,也有引江月为知己,寻求安慰之意,表现出旷达的情怀。所以,不是消极情绪的体现。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升。

三、鉴赏语言意象,提升学生思维的形象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文学艺术运用典型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借助艺术形象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每个文字的背后,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颗颗活活的灵魂。

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时: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作者笔下的落蕊有什么特征?作者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2.通过这段文字,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教师示范点拨、学生思考、书写答案、交流合作、师生订正答案,形成了如下答案:

1.落蕊特征:落蕊的生命之脆弱(铺得满地),生命的凋落的无声无息(无声无味、极微细极柔软),最后不留下生命的痕迹(被扫走),这是一个清、静,生命凋零的悲凉之景。

2.这是一个惜花者形象(脚踏上去,而不是踩,下脚之轻),他的内心是清静而闲适的(只有内心清静闲适的人才会感到落蕊无声无味,才会去静静地看地上的扫帚留下的一條条丝纹),他的内心又是落寞而悲凉(作者清晨关注的落蕊这个衰败意象,他由落蕊生命的凋零想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草木生命走到尽头,不免发出深沉的感慨)。

笔者教学《登高》一课时,在引导学生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我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两句诗歌有怎样的意境?2.联系时代背景想象一下,诗人面对如此之景,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学生思考、书写答案、小组交流、展讲、师生归纳答案如下:

1.这是一幅萧瑟悲凉之景。峡风凛冽,“无边”“萧萧”尽显无边无尽的落叶纷纷飞舞飘落,窣窣有声;这是一幅雄伟壮丽之景,“不尽”“滚滚”极言长江波涛汹涌,连绵不绝。所以这是一幅萧瑟悲壮之景。这一问旨在让学生对语言和文学形象(落木、长江)的直觉体验。2.这时诗人站在夔门山上,心里也许在想:自己一路漂泊,流离失所,就像急风中的落叶,无枝可依,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会想到安史之乱中的黎民百姓、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就像急风中的无边落叶。处于晚年的自己回顾所经历的荣辱、进退、起伏、得失、希望与失望等等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正如眼前的滚滚长江。这一问旨在让学生发挥想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体验文学形象。

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是需要老师们深刻独到地解读文本,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需要老师的示范、引领与点拨,尽量少些或者避免让学生思维在语言的表层滑行的教学行为,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才能指日可待。

[作者通联:重庆梁平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思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