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百年孤独》的互文性解读
2020-11-09周淑茹罗保川
周淑茹 罗保川
马尔克斯自己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认为最好的小说”。中国的先锋小说作家余华也高度评价:“《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三毛在读完小说后感叹:“我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感动。”
小说只有4000余字,讲述了一位母亲为儿子上坟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如果撇开故事深邃的文化内涵不谈,读者也会被大师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文章中蕴含的深厚的人类情感所折服。但是,如何真正地了解作者的深刻的写作意图呢?我们可以把这个短篇和他名噪世界的《百年孤独》进行互文性解读。
《礼拜二午睡时刻》发表于1962年,《百年孤独》则于1967年出版,前者描述的景象、人物、事件等在后者中都有出现,并做了详尽的叙述。《礼拜二午睡时刻》已初显马孔多小镇的雏形。这种写作方法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有异曲同工之妙,《高老头》作为奠基石,里面出现的人物在他后来的小说中一一再现,形成一个个完整的人物链和故事链。
一、相似的场景
一望无际(广袤无边)的香蕉林(园)、拉着香蕉的牛车、掩映在树和花丛中的花园洋房及阳台……两篇小说在读者面前拉开了相同的场景。
20世纪60年代的哥伦比亚,处于拉斐尔·雷耶斯·普列托统治时期。当时,政府在马格雷纳河流域开始大面积地种植香蕉,而这股“香蕉热”迅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商人,并成立了一个个香蕉公司。
在《百年孤独》中,作者用魔幻的手法讲述了殖民者给拉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在“香蕉公司出现后,专横傲慢的外国人代替了地方官吏。”殖民入侵者要求工人们在星期天(礼拜日、休息日)也要收割和运送香蕉,恶劣的食品质量和劳动条件、简陋的医疗条件都引起了工人们的罢工热潮。但是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把罢工者污蔑为一伙强盗,并授命军队不惜子弹打死他们。随后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霍·阿卡迪奥第二作为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目睹了被枪击致死的人们,像报废的香蕉被扔进大海,而运载他们的,“是他见过的最长的列车——几乎有二百节运货车厢。”但是,当霍·阿卡迪奥第二好不容易从装满死人的列车逃回到马孔多,告知人们有3000人被枪杀时,人们却不相信大屠杀事件的发生,也不相信有列车于夜间载着尸体开往海边。霍·阿卡迪奥第二亲历的事件竟被一场大雨所冲洗干净,甚至被否认其真实性,人们如常地生活,反之好像是霍·阿卡迪奥第二做了个不切实际的梦。这给人一种莫名的荒诞感。
《礼拜二午睡时刻》母女二人在火车上看到的是一模一样荒凉的小镇,“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在镇子的广场麇集着一群人。在炎炎的烈日下,乐队正在演奏一支欢快的曲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相似的小镇,欢快的曲子,贫瘠的土地,作者用简洁的笔法展现了殖民统治下人们的混沌、蒙昧和不自知。
二、母亲的形象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坚韧的形象隐喻着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性格及精神存在的方式。通过‘母亲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問着小镇人的心灵,也拷问着南美洲人民的心灵。”这是众多学者赋予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形象的意义,但仅仅通过这部短篇小说里的文字,读者就会很难理解,母亲的神情和回答怎么会拷问小镇人甚至南美人的心灵呢?
作品中“母亲”的坚韧是毋庸置疑的,马尔克斯从女人的外貌、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苍老的、慈爱的、强自镇定的、自尊心极强的母亲的形象。这个母亲的形象在《百年孤独》的乌苏娜身上得到了更为详细的阐释。
乌苏娜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创造者、见证者。布恩迪亚七代人,乌苏娜一直活到第六代。在她辛勤的劳作下,她在马孔多建立了最大最漂亮的房子,抚养子孙后代们长大,又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她体会到众多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也经历过太多的死亡的悲痛。她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始终保持清醒的人,她了解自己的子孙,知道他们的品性,从不因别人的观点而左右,她知道奥雷连诺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出于理想而是出于罪恶的虚荣心;她知道阿玛兰塔多次拒绝别人的求婚,不是别人认为的悲恨而是不可克制的胆怯;她知道雷贝卡的叛逆不是出于情欲而是勇气……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在所有的人认为她的儿子是小偷的情况下,能神色自如地回答:“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并告诉神父她叫儿子不要偷吃人家的东西,儿子很听话,为养家糊口,当过拳击手,有时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妹妹也强调哥哥为了拳击拔了整口的牙。在母亲和妹妹心目中她们坚信男孩不是小偷,而是听话的好儿子,是坚强的哥哥。
小镇上的人多久没有认真地思考了:那个男孩是小偷吗?即使是小偷,罪该致死吗?雷薇卡有杀人的权利吗?这个男孩到底是谁呢?……男孩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埋葬在公墓中,然后又被慢慢遗忘,如同任何一段转瞬即逝的现实——如果男孩的母亲没有出现的话。女人的出现,无疑对小镇居民起了警醒的作用。就像乌苏娜所说的:“只要我们活在世上,我们就是你们的母亲,你们……一旦不尊重我们,我们都有权脱下你们的裤子,用皮带狠狠地抽。”
小镇抑或说马孔多小镇成为了整个南美洲的缩影。
三、雷薇卡或雷贝卡
《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百年孤独》中雷贝卡枪击小偷的情节完全相同,雷薇卡即雷贝卡,或许就是翻译的不同罢了。
《百年孤独》中的雷薇卡,是一个孤女,身背父母的骸骨来到布恩蒂亚家,被乌苏娜当女儿般抚养长大,小时候她的嗜好是吃泥土和墙灰,被乌苏娜强行纠正,但每当遇到挫折时这种嗜好又会复苏。爱情受挫后的雷薇卡最终嫁给了奥雷连诺上校的哥哥阿卡迪奥·布恩蒂亚。革命失败后的奥雷连诺上校在马孔多被行刑时,雷薇卡夫妇解救了他。后来阿卡迪奥·布恩蒂亚被一不知名者枪击而亡,从这以后,雷薇卡就与世隔绝,“她穿上了藐视整个世界的甲胄,这身甲胄是世上的任何诱惑力都穿不透的。”镇上的人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她给忘了。
雷薇卡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她象征着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象征着永恒的孤独。
通过互文性的解读,我更愿意这样地来理解《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文章的主题:“小偷”卡诺斯·森特诺被寡妇雷薇卡开枪打死,小镇略起波澜,但很快被人们所遗忘,“小偷”母亲出现给儿子祭奠,小镇再起波澜,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以及所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让小镇人,至少是神父进行了反思——人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妄自菲薄,不应该麻木而卑微地活,要清醒而自尊地生存下去。
[作者通联:周淑茹,鄂州职业大学;
罗保川,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