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花园景观互动性设计策略探讨
2020-11-09吴穹卢窈
吴穹 卢窈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与生态观念也在不断提高,康复花园景观的概念得以提出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的服务与关怀对象是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康复中的病人等感知觉存在某些缺失的弱势群体。文章从互动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优秀案例来探讨医院以及疗养院附属的康复花园的景观设计,旨在为使用者创造有利于身心恢复健康的、舒适宜人的活动景观环境。
关键词:互动性;康复花园;景观设计
康复花园中的“康复”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年老者、患病者身体上的病痛或帮助其积极应对;第二,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第三,是提高整个人的健康水平。康复花园中的互动性景观设计是以景观为媒介,创造使用者在环境中心理或行为体验的过程,目的是对老人或患病者的身心健康恢复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康复花园中,人与景观的互动分为主动与被动两方面。主动是指人的主动参与体验,包括了运动、劳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被动是指以感官或身体为媒介,被动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通过环境来调节身心,强调了人对环境信息的接收。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在于动机的不同,前者更强调参与和体验,后者侧重的是观察与感受。因此,康复花园的互动性景观设计应该是以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为主导,产生的一种集感知与体验于一体的交互方式的设计。
一、现状问题分析
(一)无区别设计
目前对疗养院及医院附属的康复花园的景观建设大多只满足了最基本的休憩散步功能,参照普通公共花园景观的标准,缺乏个性化的思考,即缺乏对特殊的使用人群感知觉特征的认知。设计中无法体现对使用者在感知觉方面的补偿作用,在景观设计的设计中没有体现出其与普通花园景观的区别性,导致使用者对景观空间的知觉、方向定位、深度与距离知觉等的感知不足,从而無法达到辅助康复的积极作用。
(二)缺乏互动体验
许多康复花园景观的建设片面追求绿化率,忽略了对空间功能特殊性的考虑,除绿化及简单的休闲设施外,没有根据使用者的特性对剩余空间进行充分利用。由于老人及患病者都存在一些生理感官上的缺陷,会影响其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因此需要增强景观互动性,以引导主动性活动,创造被动性活动为目标,打造适合特殊使用者的活动空间。
(三)忽视心理需求
由于环境参与人群的特殊性,他们每天生活在充满病痛甚至直面生死的环境中,心理会变得更加脆弱,会更加渴望与他人或外界的交流、参与一些日常活动,以得到一些情感的抚慰和积极的心理补偿。这就要求康复花园的设计在满足特殊功能及空间的需求后,还应该着重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景观的互动性在这种特殊人群使用的空间环境中显得更为重要,是环境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
二、康复花园中的互动性景观设计策略
康复花园按照主动与被动的互动方式,可以分为参与式和观赏式花园。观赏式花园主要以游憩活动为主,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对使用者进行感官的刺激,使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来与景观产生心理互动,保证心情愉悦、舒畅。参与式的花园则是以游戏、运动、劳作等体验活动激发使用者的主动参与,常见的参与体验方式有种植、采摘、修剪等园艺疗法,游戏、钓鱼、棋牌、简单的体育运动等。参与式景观中使用者的主动性最强,参与程度高,控制感最好,和自然的融合程度最好,因此能获得的康复效果也相应最好。在实际的设计中可以将这两种参与方式结合起来,以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
(一)增强感官刺激
老年人、残疾人与病人的感官体验是区别于健康人的,例如视觉障碍患者的感知行为更多是基于视觉以外的感官体验,听障患者会更多地依赖视觉感官等。因此在康复花园中要针对声、形、闻、味、触这五种感官特征来设置相应的互动装置。例如:声——可以结合植物配置、小品的设计放大环境中的声音效果,如流水声、风声、虫鸣鸟叫等大自然的声音;形——可以在不同的方位设计不同形态以及不同色彩搭配的小品及装置,让其更具有辨识度;闻——可以搭配各类芳香植物种植,强调嗅觉体验,感受季节的变化;味——可以种植果实植物,在劳作体验的同时还能尝到丰收的果实,增加参与劳动者的社会成就感;触——可以设计富有层次感的景观小品,并且使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纹理的变化,以触感来与环境交流等。
以新加坡大巴窑区的一个感官公园设计为例,公园的分区按照人的五大感官分为五个区域,在此,无论是生理感官缺失的人还是健康人都能体验到非同寻常的大自然魅力,并得到各种感官体验。游人可以通过触摸盲文介绍牌来“阅读”和“看见”周围的植物;水景设施采用了特殊的材质,在水流动时能发出悦耳的音乐声;同时四周的坐具、健身设施的色彩设计对比强烈,植物配置富有高低错落的层次感,丰富了视觉体验。再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感官公园,设计师将自然与人工这两种元素在公园中进行重新组合,通过不同的材质与植物来表现。在园中通过空间的上升与下降、花台的倾斜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空间,为各类游戏提供了场所。植物展示园区有各色的玫瑰园、不同种类的开花植物及果树都在刺激着游园人的感官体验。这些感官公园中的细节设计方法在康复花园的景观设计中都可以借鉴,这种感知能力的重塑才是互动性景观的真正意义,通过感知觉替代补偿来提高使用者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促进他们与景观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空间环境中来。
(二)增强景观可知性创造活动机会
景观的可知性指的是空间本身容易被使用者发现或察觉,这样能提高其使用效率,使它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医疗保健中心康复花园在设计中,为了提高景观的可知性,设计师将花园一侧临靠候诊室的墙面设计为通透的玻璃幕墙,打开了室内外的视线通道,使候诊区的人们很容易能发现这个花园。玻璃幕墙的设计既使得室内外空间变得通透,又赋予了康复花园良好的可知性,让更多的人产生想进入休憩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既增加了使用者与景观的互动,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在不同程度上也缓解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无论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的互动,主要目的都是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有实践研究表明,适当的恢复性的锻炼有助于老人、残疾人和病人加强对身体的支配控制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更便捷地生活。因此创造活动锻炼的机会对于康复花园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好撒玛利亚人医院康复花园的设计师,为了给患者尽可能多地提供的锻炼机会,在花园中设计了一个环形的步道,通过景观的设计来促进人的无意识的运动,减轻被动运动的压力。环线的中间是一个下沉的活动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行走的距离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或者交流。同时,场地的无障碍设计也是必不可少,可方便需要借助轮椅的人群自由活动。
(三)结合园艺疗法增进情感抚慰与心理补偿
园艺疗法指的是通过植物栽培、园艺劳作等活动,改善使用者的身体及精神条件。这种方式能够让使用者更接近大自然,自然中的风、光、水、氧以及活动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园艺疗法强调的是参与园艺活动的过程和运动本身的意义,是一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对话的日常活动。它有很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参与植物栽培、劳技活动等来达到身体的锻炼与成就感的满足,也可以通过植物的不同形态、颜色、味道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例如芝加哥植物园中的比勒复健花园,就是园艺疗法的实践场所。花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植物,为使用者设计了一系列体验和操作的设施。其中,五颜六色的抬升花床、丰富多彩的容器栽植以及特殊的园艺工具展示都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们之间也相互互动、交流心得体会。而芝加哥的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康复花园案例是位于芝加哥儿童医院的皇冠天空花园,它坐落在儿童医院的楼顶,这个特殊的康复花园主要是为患病儿童及陪护的家人设计的。设计师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利用光、水、声、色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梦幻的玻璃温室活动空间,在这里,患病的孩子可以放心地接触大自然。花园中有竹林、回收的树脂板、自然界的石头和从当地回收来的木材,孩子们通过直接的接触来参与互动。这是在建筑室内空间中创造出来的自然空间,可见自然对于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辅助作用。
对于儿童或年轻人来说,园艺疗法要强调的是新奇的体验,通过设计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而老年人除了获得感官上的刺激以外,还可以增加怀旧生活的体验,感到环境更加亲近,也更有助于身心恢复。同时,园艺活动的步骤与产生的社交活动都能够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不但有利于使用者的生理机能恢复,同时也促进其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生活产生更积极的态度。
三、结语
康复花园是医院或疗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者日常活动、交流、康复锻炼的场所。“康复”的含义包括了减轻身体的痛苦、缓解精神压力以及增强幸福感。探索康復花园景观的互动性旨在营造出易于活动体验、有利于心理和交往需求的辅助康复花园环境。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在充分考虑使用人群以及环境特征的情况下,要增强感官体验,尽可能地创造多种活动机会,促使使用者主动参与园艺活动等。因此康复花园的设计除了包括普通花园所具备的所有特征和要素以外,更要根据使用者的特殊性来营造整体的景观环境。只有认识到使用者心理需求与环境行为对康复花园景观设计重要性,才能使康复花园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地为需要它的人们服务,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桠菁,赵茜.美国康复景观设计方法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9(10).
[2]黄瑜勤,颜庆璋.园艺疗法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现代园艺,2017(23).
[3]杨明衡.浅谈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7(8).
[4]任维.美国康复花园个案探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4).
[5]雷艳华,金荷仙,王剑艳.康复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2011(4).
[6]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8).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