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的“人文气韵”
2020-11-09赵海星
赵海星
〔摘 要〕书籍的品质是历代书籍设计的坚持与追求。书籍设计不仅是书籍的保护和美化。提升人们阅读的品质,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气韵生动”作为艺术作品中具有的艺术境界、目标,反映在书籍设计中就是书籍设计的艺术美学、人文气质。
〔关键词〕书籍设计;气韵;阅读精神
书籍是文化的汇集、载体,是人类文化传播、文明塑造的重要媒介。书籍设计不仅是书籍的保护和美化。提升书籍设计的品质,也提升了人们阅读的品质,提升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气韵”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概念中居首要地位。谢赫曰的“气韵生动”,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学得气韵”,可见气韵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气韵的概念引入书籍设计,对于书籍的设计是一种高标准的艺术设计追求。书籍设计的“气韵”,是指书籍设计后的气质、品质、韵味、效果,反映在书籍设计中就是书籍的艺术美学、人文气质,就是要把书籍腹中的华气、文气和气质、特质等生动反映出来,内外统一,自带华光,书卷腴润。
一、阅读设计
阅读是书籍设计的第一要素。阅读的关键是赏心悦目、顺理成章、文思通畅。阅读设计是书籍设计的第一关键。
1.吸引力的塑造
书籍的第一印象,设计要有吸引力。人的阅读源于兴趣、求知、精神需求。对于书来说引起人兴趣的首先是书籍的外观形态、书籍的名字、书籍的色彩、装饰的图形、书籍的气质风格……看到书籍的第一感觉,其后才是书籍的内容。吸引力的塑造在于书籍的“仪式感”,装出仪式感,给书籍一个独特、华丽的出场和面容。书籍的形态设计、封面的设计、展示设计十分重要。书籍的作者精心的编著,书籍的设计达到艺术的层次和高度,让读者爱不释手,津津有味地阅读,这才是好的书。设计是外显的引力,体现了书本身富有的价值,也增加了其附加的价值。吸引力来自书籍内涵,吸引力的塑造也是商业设计的需求。
2.阅读逻辑的塑造
设计一种阅读的逻辑,一以贯之,是书籍设计的一条规律。这种逻辑就是书籍的结构,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思通畅,顺理成章。书籍的设计最忌讳的是:零乱,干扰阅读;浪费,弃之不理。书籍一般的编撰有分辑式、分册式、版块式、篇章式、章节式、分级式等。使用或者查看一本书完整的逻辑是:书的发现,封面信息,书的打开,书的阅读,书的存放,书的查找。阅读的逻辑从发现书籍就已经开始了。一般的书籍结构包括封面、扉页、目录、标题、正文、页码、辅文(前言、后记、引文、注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等7个基本部分组成。依次出场,每一项内容都有规定的位置和顺序,打乱必须调理,要进行阅读逻辑的编码。书需要一页一页地读,版需要一版一版地编排,版式也有版式的逻辑。书中的图片、表格,也需要编码遵循书籍的阅读逻辑,依照整体的编排层级设计,便于索引和查找。一本书的信息是复杂的,条理化就是遵循阅读的逻辑。这是人的心理、习惯、文化等因素造成的。书籍的种类很多,感性的设计需要建造在阅读心理的逻辑之上。
3.阅读精神的塑造
书籍是用来阅读的,放之高阁也许是一种浪费。所以,再珍贵的书,阅读设计是最为重要的。方便阅读,阅读量大,书籍流通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体现文化的广度、厚度。古今中外圣贤辈出,他们的身影虽都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思想的精华却留在了一篇篇不朽的著作当中。古人读书净手洁案、口无杂言、敬字爱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阅读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提升修养。读书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现代的商业阅读需要更多人文气息的滋养。读好书,设计好书。
二、审美设计
1.书籍的像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从古到今,文字书籍形成不同的象、态。岩画可称为最早的图书,原始人类记录生活的图画,天然宏大。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成熟的书籍材质。 “周有玉版”,使用玉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钟鼎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碑石是把功绩勒于石上,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场面壮观。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竹简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简策是早期书籍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概念的基本形态。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也叫帛书。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我国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纸。东汉有“蔡伦纸”。中国古代书籍设计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书籍设计成熟繁荣。电子书是视觉虚拟的一种书籍,实现了无纸阅读。
2.书籍的意
书籍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书籍的创作不容易,是作者的灵感、心血、修养、汗水和智慧的结果。文学作品的作家,艺术作品的画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本身就是书籍的创造者、设计者,他们对书籍的意蕴最为了解,这就是书籍设计的意。不同意义的书籍,不同种类的书籍都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书籍的思想、内容决定了书籍设计、装帧的意向和发展。“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书在人们心中已有了一个崇高的位置。设计书籍是严肃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这是古人对画意的要求。画,无意便无神,离神即无意。书籍设计亦是如此。意与象通,象与意连。书籍不是简单的文字的集合、封存。
3.书籍的境
书籍设计的艺术境界。神意交融,图书设计开始由封面装帧走向书籍设计,注意到了书籍设计的本质。调动艺术和技术的一切手段,赋予书以精神、信息、形态、美学、创意。书籍的书名设计、装饰图形设计、插画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等都注重依据书籍特色和内涵进行原创或特色化设计。注重材质生态视觉语言的应用,注重现代工艺技术的应用,提升其品质和审美。“形似”与“神似”,历来是两个层次的艺术境界。书籍设计只能追求“神似”。它要求设计者在全面了解、理解作品的内容、特色、风格的基础上,再經过设计者自身的消化、理解与思考,以独创的艺术形式和手段“理性构建”,创造出能准确传达作品精神神韵和意境的设计。艺术地表达书籍内涵,相当于书籍的二次创作。书籍的设计需要的是一件完美的艺术整体。
4.书籍的质
书籍的品质是历代书籍设计的坚持和追求。甲骨刻在龟甲兽骨上,选材精良,材质天然质朴;文字劲健雄浑,刀刻瘦硬,古朴灿烂;布局疏朗清秀,工整规矩,厚重典雅;在材质美、书法美、布局美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甲骨经过历史的沉淀,含蓄古雅,文辞简约传达一种远古的文明之美。简册设计,选材竹木,温文尔雅,篆隶书法,文约质美,帘卷而用,古韵文气,扑面而至。这两种书都体现一种手工书籍的人文气息与亲和之美。线装书籍,用纸考究,绸纸结合,工艺繁琐,简洁大方,版式中的乌丝栏、插图,设计精美,宋体字端庄秀丽,线索书脊,质朴雅致,手工印刷结合,赋有一种文化的温度。打开线装书的那一瞬间,一股书卷的气息,沁人心脾。打造高雅、精致、温润、含蓄的书卷气息,被众多设计家推崇。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开卷有益,“人要有点儿书卷气。”书籍设计与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你走进书籍,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谢赫(南朝.齐).古画品录[M].
[2]许慎(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6) .
[5]吕敬人.书籍设计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