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解读

2020-11-09袁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解读三农

[摘要]去年由于受诸多因素所波及,再加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有所停滞,对农业农村的有效投资明显下滑,为了保障农业的正常发展,确定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攻坚,完成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部颁发了《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的短板,完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农村部;有效投资;三农;解读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1 总体要求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政策的总体要求,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力度,把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伤害程度降低到最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社会,落实“六稳”工作的实施,保障“六保”任务的完成,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经济,保障我国粮食的基本储备,力求在2020年完成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的发展。根据目前的局势,放眼于未来,重点建设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防灾减灾抵抗风险的能力,发展的工程项目要以有助于生产消费的现代农业农村的工程上,想方设法拓宽农业农村的有效投资规模,建立并完善投入机制,增加投资的方式,改善投资环境,国家财政也要给予支持,资金上偏向于农业农村的有效投资项目,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项目投资,促进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加快速度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的短板,促进农业的增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脱贫攻坚,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维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2 加强建设农业农村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加快农业农村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重点是在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要重视对农田的治理,加强排灌设施设备的建设,对田间道路进行修整,确保农田建设能顺利进行。除了基础的农业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要加强丘陵山区的农田建设,对适合宜机化的农田进行改造,提高农田的生产质量,保障今年能完成八千万亩的目标能顺利完成,两年后要基本建成十亿亩高标准农田。而对于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在《意见》中也有做出相关的规定,例如要是集中连片的,生产质量和数量都有保障,节水高效,对生态环境零污染,旱涝保收的农田。

2.2 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工程

加大力度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工程,重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工程的建设。而且还要加强农副产品的保鲜技术,提高运输能力,确保新鲜的农副产品及时地运输到市场上。在《意见》中,指出了要加强农副产品的仓储能力,提升保鲜冷链技术,加强物流的运输,尤其是以鲜活农副产品以及具有地理特色的主要生产区域为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冷藏保鲜、分拣包装、初加工、仓储运输等设施,建立并完善农副产品的仓储系统,大幅度地提升蔬菜、水果以及肉类的保鲜程度,增加冷链的流通率,加强鲜活农产品的供应能力,降低产后的损耗,确保农副产品的质量。

2.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加快速度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产业融合示范区,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先进的示范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积极发展具有引导性的示范区。《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设施,为基层农村发展进行指导,积极引领基层农村的发展,并且还要强化农业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等工程的建设,提升科技的运用率,保護我国种质资源,生产优质的农副产品。

2.4 加强数字农村和智慧农业的建设

在农业农村的建设中,要有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在农业农村的建设中,要积极促进农业农村的创新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的建设。在农业种植和养殖上,加大科技的应用程度,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网络科学技术,促使农业建设采用数据化,用大数据进行跟踪处理,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用数据统计市场的需求,进行精准地定位,在保障优质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提高供给效率。

2.5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

四通八达对于农业农村的建设非常的重要,因此在《意见》中重点强调了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工程建设,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且以高质量为建设目标。在完成农村通客车和通硬化路的任务之外,还要有秩序地循环渐进地在村里建设通硬化路,确保农副产品的流程度,让农民能顺利将农副产品运输到市场上,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2.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要加强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治,主要以干净为主,对农村村庄进行清洁打扫,重点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提高农村村庄的整洁度,重点推进农村厕所的改革,有顺序地对农村用户的厕所进行无害化的改造,保护环境资源。在提升农村整体样貌,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要逐步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建立并完善长期有效的保洁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尤其是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资源化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

3 拓宽农业农村投资的渠道和力度

3.1 加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

在建设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项目中,地方政府要扩大专项债券,并将其用于发展农业农村的项目中,扩大项目的发展规模。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农业农村的建设进行投入,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乡镇污水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把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有一定收益保障的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里。

3.2 保障财政支农投入

为了更好的发展“三农”,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的投入发展,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合理的应用财政资金,避免资金投入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国家财政的预算仍然偏向于“三农”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对于涉农的资金使用要进行优化,合理地进行运用,各省间要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出现严重偏向于某一省份的情况。中央财政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将涉农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合理安排资金的投资方向,重心倾向于重点项目的发展。借助财政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重点发展项目进行资金的投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资金的投入。提高发展农业农村的土地占有率,逐步调整并完善土地的出让收入使用范围,确保农业农村的发展有土地可用。

3.3 扩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

在《意见》中提出要加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为了能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做为其强有力的后盾支撑,扩大金融产品的形式,加强金融服务,增加抵质押物的范围,大力推行农业建设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抵押融资。依法推行发展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中长期信贷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对农户开发信贷产品,缩减并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适当地降低担保的费率,放宽小额的信贷扶贫,完善小额信贷扶贫政策,适当地延长还款的期限,增加农户贷款的可得性,确保农业经营者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不用为农业建设资金担忧,降低农业建设的风险,激发农户积极参与农业农村的建设工程项目,促进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鼓励开展中小企业和农户参与信用等级评价,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业务和信用贷的全面发展。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也严重受到阻碍,金融机构对其贷款要相对放松,实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的领导能力,提升政治觉悟,把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列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并落实政策,将其提到日常的工作议事中,制度任务目标,分配任务。各地方政府要优先发展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出台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农业农村投入方面上,中央要加强专项债券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确保农民的生活水平。各级相关部门间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主动积极地完成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其中在《意见》里指出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的具体工作事项,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2020年增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积极引领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的工作由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金融信贷的工作则由金融部门负责。严格禁止新增隐性债务。另外,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和水利等其他部门也要配合农业农村部的工作,扩大业务培训指导,全面推进并扩大农业农村的有效投資。

4.2 严格督导考核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际绩效考核中加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项目的考核,加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项目的监督考核,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在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制度中,也可以借助金融机构进行督导考核,突出金融机构的约束激励作用,加大“三农”领域方面上信贷风险的承受度,降低“三农”发展的信贷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各省级政府要及时向国务院汇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情况,让国务院及时了解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进展,对全局布局进行适当地调整,有利于利好政策的下发。

4.3 合理规划并加强项目储备能力

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加快速度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提出的实际要求,扎实做好发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规划,确定好农业农村的投资方向,科学合理的规划重点投资的项目,并且做好项目的储备。在发展农业农村项目的实施前期工作,要以高质量为重点,论证开展项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的开发项目,浪费资金的投入,一旦项目开始开展,则要建立长短相互结合的项目储备库,以确保项目能顺利地开展,对项目的要求标准也要及时地制定,挑选合适的项目承接主体,全面推动项目及早地开展,并且贯彻落实实施,形成具体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朱安琪.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7(05).

[2]赵飞,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

[3]张宗益,李森圣,周靖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挤占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脆弱性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

[作者简介]袁慧(1985-),女,河南商丘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解读三农
掀起学习《论“三农”工作》的热潮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