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2020-11-09白文宁

今日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有效措施教学改革

白文宁

摘要:在现今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让会计专业切实以软技能的提升作为目标,要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革,文章以下提出了针对于日常会计专业学生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对现今的会计专业的软技能提升给予一定的建议,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有更好的专业学习效果。

关键词:会计专业;软技能提升;教学改革;有效措施

会计专业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广,并且具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容相互交叉,并且对知识有着非常高的综合性,课程所讲述的大部分理论和方法都是来源于企业实践,这些内容切实的将企业的管理思想,还有一些技术、方法融入到一起,这种思维方式是可以代表未来企业发展的新型思维。在会计专业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常常觉得这是一个抽象并且复杂的学科,也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积极配合,使得专业知识没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以下将针对实际会计专业会计专业课程效果,给予一定的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始终使用传统理论是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课程涉及众多的学科,其中主要包括有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也因此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及其的广泛。而在高校实际这门课程的开展的过程当中,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被迫性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上课的方式主要是以听课和做课堂笔记为主要部分。老师在课堂当中,由于课程布置的课程大纲过多,也有着非常多的教学内容,高校老师只想可以按着进度尽快的完成知识的输出,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情况,也没有注重课堂实践的部分,传统教学方式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单一的教学手段

虽然现在社会科技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使得现今的课堂当中可以有效的运用到当前的科学技术。在课堂当中充分的运用了多媒体式的教学,也在教学当中安排了一些案例的讨论问题。但是在课堂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多媒体的展示也仅仅局限于电子课件的机械性展示,在多媒体上打出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课堂的教学问题。也因此,课堂的氛围非常单调,学生的情绪不活跃,在课堂当中学生依旧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极强的参与意识,从而也没有发挥出高校自主学习的作用。

(三)课堂案例不够充分

会计专业课程当中的课堂案例是非常不充分的,并且时间都比较长久,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例如课程当中最常讲到的惠普打印机,这个案例很多年来都被老师用来举例,并且非常的简单,老师也没有寻找更好,并且更让人信服的案例。课堂当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成功案例,但是课堂当中对于这些案例的分析都仅仅局限于文字的描述,以及浅层次的分析,课堂当中老师没有很好的讲述案例的背景资料,以及成功案例的发展历程[1]。并且老师在课堂当中,没有充分的讲述到一些相关企业失败的案例,这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对会计课程内容,在实际当中不能有效的运用到课程相关的知识,对于会计专业没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四)陈旧的课程考核方式

这门課程的考核一般是采用闭卷考试,最终的期末成绩是以出勤成绩加卷面成绩给出。卷面的试题主要又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组成,这样的考核学生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但是却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仅仅由卷面成绩来反应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是非常片面的,这样对极大的影响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差。

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涉及知识点面非常之广,内容不仅繁琐还非常的零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并不清晰,也由于其庞大的理论体系,使得学生在实际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到力不从心[2]。老师要切实的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由此来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对这门课程树立一定的信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重减少纯理论课程的时间,多给学生一定展开小组研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当中使用到一些“问题驱动”“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之间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实现会计专业的高校就业

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出一个有效的时间性的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基地,所以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其会计的专业技术水平,要为学生未来的谋生和就业做足准备。但从现今的会计市场需求来看,各个企业对具有较强会计技能的基础性会计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切实配合社会培养出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做到和就业市场形成高度的吻合,这样才可以切实促进高职会计学生的就业。

(三)加强课堂当中的案例教学

老师要在实际的企业当中精心挑选经典的案例,在实际会计专业课程的讲述过程当中,要掺杂着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有效的将学生带入实际的企业运作的模拟情景当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当中,并且规定学生在课后对课上分析的企业案例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效的培养出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在课堂当中切实加强案例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概念性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际案例当中,仅仅在课堂对学生进行专业概念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切实注意到这一点,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现在的市场更加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在课程讲述的过程当中要极其的强调动手能力,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因此大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也更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也需要让学生有将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能力[3]。对于会计专业,以及会计专业专业课程的课程的开设来看,学校要切实的开展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并且要注重一些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提升本专业的技术应用的能力。在学校内部积极的引入一些和会计相关的平台软件,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课堂当中。与此同时,在校外要通过学校的校友会平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并且学校要安排一些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专业相关的技能。只要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训练,才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在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之后,学生可以更加系统性的掌握各个实践环节当中的基础技能。所以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相关教师应当有目的性的在课程当中,加强相关会计专业能力的训练,实践训练的途径可以更加的灵活多样,有效帮助学生在不同岗位当中的会计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一定综合性以及实用性的水平[4]。

(四)注重过程化的考核

学校要切实的摒弃传统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来制定一套新型的评价标准,实时的记录学习过程化的考核。对于传统的考核,注重的是学生最终的闭卷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而现今需要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而强调的过程化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状况、课堂当中的互动状况、课堂笔记的质量、课后作业的完成度等等内容。过程化的考核是平时成绩,要适当地制定过程化考核以及最终结课考试成绩的比例,两者的比例学校需要掌握好,不可有偏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弱化传统考核的死记硬背的弊端,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加灵活的运用。

(五)弱化会计学科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的教学计划时,要切实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切实的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会计学科的学习,要做到要以会计学习的科学实用能力为主线,从而更好的满足对于所匹配岗位的能力,要做到将会计的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這样可以有效的弱化会计学科的特性,将会计学科的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性逐步弱化[5]。根据一定的调查,目前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对于会计学科的授课更加注重于文学知识的学习,在授课过程当中更加注重于对会计课本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未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对于会计的学习,要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会计学习体系,帮助学生对于会计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将会计的学习进行系统化以及综合化的处理。对于高职学生的会计教学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高职参加学习活动,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来进行学习,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单纯的接受会计的系统性学习以及训练。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会计学科的系统性学习,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会计学习的学习兴趣,浇灭了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求知欲望。所以,高职会计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摒弃会计的理论性以及系统性的教学当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需要,更加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有效的强化对于会计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切实的对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无论是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学校都要给予极强的力度进行改革,要彻底实现教学过程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专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有效的转化为工作能力,成为社会应用型人才。

课题名称《会计专业学生“互联网+”创业就业提升研究》

课题编号:TZYKT19020

参考文献:

[1]黄思思. (2018).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2]刘潇亭.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市场, 2018, 000(028):181-182.

[3]许菡, 马瑞真, 周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 2018, No.223(07):67-68.

[4]赵宝芳, 李洺瑶, 于帮新.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商业会计, 2019(10):127-129.

[5]金贤.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C职业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3).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有效措施教学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