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及思考
2020-11-09潘洪富
摘 要:党的建设是党历史经验的时代表达,也落实是党的思想战略的历史选择。“微党课”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中党课教育的新模式,对高校因地制宜开展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趋势。深耕“微党课”建设,还需有的放矢、稳步推进,对其进行再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挖掘“微党课”教育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微党课”区别于传统党课的教育优势,将其植于高校的教育背景下,分析高校开展“微党课”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微党课”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微党课”;高校党建工作;学用结合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党课”作为一种党建教育的新载体,是髙校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开展网络党建活动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平台。2017年3月颁布的《普通髙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首次对髙校党建信息化平台提出要求:“要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园地、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因此,进一步明确加强髙校“微党课”建设的优势及意义,搭建高校党课建设的多元平台和创新路径,成为髙校党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微党课”区别于传统党课的教育优势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锻炼,既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微党课”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赋能,构建契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充分实现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目的。
(一)将“大理论”结合“小事件”,实现深度融入
在“宏观把握”、“整体对接”、“重点阐释”的基础上,辅之以典型案例和经典人物事迹,通过讲解生动的故事来提高感染力和实效性。“微党课”内容倾向于日常叙事,故事性更饱满、时效性更髙。将典型事例、融入党的理论教学中,突出重点热点,实现了深度融入;紧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实际命题,创新表达方式,实现了生动融入。这种“大主题”与“小切口”的有机结合,具有见微知著的独特“符号”,不仅有效强化了思想理论的亲和力,也提高了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微党课”的应用还有效缩短了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平等教育。
(二)由“一人主讲”变为“多人主讲”,提高学习获得感
传统的党课教育模式往往以单向灌输为主,不仅无法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度,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党课”的应用有效创新了教育模式,由“一人主讲”变更为“多人主讲”的对话式教学,打破了教与学主体间的边界。“微党课”师资不再囿于领导、专家、学者,普通党员、学生群体同样也能走上讲台,将自己不同视角的思考、感悟融于党课讲学中,通过开设形式丰富的案例教学,实现教学翻转,形成互相沟通、共同分享的新型党课教育模式。
(三)从“单向度”走向“多维度”,加强学习实效性
传统的党课教育模式往往比较封闭,需要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教育,“微党课”通过借助互联网等智能终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课,不仅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也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多维度的党性教育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起到了多向促进的重要作用。此外,利用新媒体知识,将理论的深奥转化成“碎片化”、“快餐式”的信息,符合大学生阅读特点,也更易被学生接受。
二、当前高校在开展“微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精准,学习内容泛化
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微党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并在高校范围内蓬勃发展。但由于“微党课”正处于探索阶段,部分高校“微党课”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无法有效诠释时代精神。高校师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但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包装过度、教育内容陈旧的问题,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无法更好地为高校党建工作服务。
(二)组织生活走形式,支部间缺乏互动
在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党建工作的理论教育以及政策宣传都得不到良好开展,造成基层党组织生活影响力下降。部分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之所以热衷于开展“微党课”,原因是这样的组织方式快捷、简单。根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依然延续传统方式,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过于落后,一般采取念文件、听讲话等,普通党员的想法和意见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成效。各个党支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既不利于形成党的统一战线,也导致党建工作逐渐出现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三)监督管理缺乏,政治立场模糊
与传统党课相比,“微党课”具有“短、平、快、新”的特点,更能促进党课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学习目标的达成,高曝光率、高转发率已成为“微党课”的代名词。由于“微党课”的讲述时间短、内容浅显易懂,导致“微党课”产出数量高,但质量良莠不齐。部分高校过度强调时效性,缺乏对“微黨课”的严格审核,出现了部分高校“微党课”政治立场模糊、内容夸大、断章取义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对“微党课”进行不良转发、进行负面不良评论,给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三、“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髙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髙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样的根本问题。这是髙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前应该做的必要的思想准备和逻辑梳理。通过对“微党课”的各个层面进行科学设计,才能在框架内一步步解决实践层面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微党课”的优势。
(一)转“一元”为“多元”,实现共建共享的教育模式
其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微党课”短小精炼,要想保证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为党员添活力、增动力,应对党建工作者观念进行创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破除教育资源的地域、层级隔阂,并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创新多种表现形式如延伸开发实景路线、开设线上点播通道等,让广大学生党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习样态和学习坐标。
其二,重视学生在“微党课”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学生党员群体是否积极参与到“微党课”的制作和学习中是判断高校“微党课”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高校应鼓励让更多的学生党员参与进“微党课”的制作,鼓励每个学生党支部都实现人人有“微党课”作品,把“微党课”教与学落到实处;高校也应组织广大学生党员针对“微党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价,评议过程就是思想交流、灵魂洗礼的过程,从而达到思想提升指导行为转变的效果;将髙校中各专业领域的形势任务、转型升级背景纳入党课教学内容,形成由“微党课”主讲老师、学生共建共享学习体系,强化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其三,以孵化精品为抓手,突出底色、亮色和特色。髙校应结合本校的红色教育传统资源,用好用活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自身歷史财富,结合髙校发展实际和党员队伍的思想实际,推送出内容优质形式丰富的“微党课”。
(二)重“过程”和“反思”,完善全链条的教育体系
解决能力不足、克服“本领恐慌”的办法就是学习。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驱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要真正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不断完善全过程学习,健全从实践到课堂再到实践的全过程、全链条的学习,才能真正有效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党员干部素质培养体系。
首先,转的“先导“补缺”为“绸缪”,突出党员教育先导性。系统的知识体系、清晰的认知布局是“微党课”教育的成效基石。从反思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形成一种长效的教学服务和多维考核机制,侧重提升学生党员干部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转变为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
其次,将对干部群体学习特征的基础研究作为破解培训难题的有效途径。授课主体应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应进行内容、形式、深度和授课目的的区分,结合髙校学生党组织的自身特色和亮点,注重教育规律进行研究,提髙受教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第三,借“行动学习”法助力“微党课”学习,从热点难点问题中找准教学方向,通过一定情景的反思学习找出解决方案,引导党课学习者通过党建专题的学习达到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效果的推进,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阵地”到“体制”,推动党建工作质量考核
其一,强化党员管理新阵地。注重实施“互联网+”党建教育模式,落实网格管理责任,以网格小组为单元开展“微党课”线上活动,推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向基层延伸、向深度拓展,实现党员队伍结构的“扁平化”管理。
其二,重视“微党课”平台的持续性建设。党建工作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体制,构建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融合发展,提升整体党建工作水平。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使“微党课”内涵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
其三,加强党课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在细化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逐渐把“微党课”学习纳入党员考核等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当中来,以此推动高校“微党课”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语
高校“微党课”建设是一项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工作,高校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微党课”党建平台教育载体、形式、手段的创新,实现共建共享的教育模式、完善全链条的教育体系、推动党建教育工作的质量考核,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体制,进一步发挥“微党课”在增强党性锻炼、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正元.北京利用微博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首都高校百万师生同上“微党课”[N].中国教育报,2013-01—05(1).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1).
[3] 贺丽,陈晨.“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优势与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校版),2018,21(3):142-143
[4] 周小华,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5]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潘洪富,男,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