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R工艺运行方式对脱氮规律的影响

2020-11-09马博雅姜宇妮赵瑞泽李金英杨春维

辽宁化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测定仪硝态活性污泥

马博雅,姜宇妮,赵瑞泽,李金英*,杨春维,2

(1.吉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省高校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吉林 四平 136000;3.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污水中氮的脱除成为目前污水处理厂改造的重点[1-3]。氮元素在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转化路径目前已经基本明晰[4],即在好氧条件下,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N-NH3),然后通过硝化反应,N-NH3转化为亚硝态氮(N-NO2-)和硝态氮(N-NO3-)[5],最后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NO3-和NO2-还原为氮气[6]。而在众多污水处理工艺中,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具有流程简单、运行方式灵活、费用低、效果好、耐冲击负荷强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7-9]。但是,该技术工序组成与脱氮效果的规律仍有待进一步检验。本研究以吉林省某市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BR工艺工序对污水中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变化趋势影响,得到了最佳脱氮工序组合方式,为SBR工艺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及仪器

葡萄糖、蛋白胨、KNO3、NH3Cl、KH2PO4、H2SO4、KI、NaOH,以上药品均为分析纯。分析天平,FA2004A,上海天平仪器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810,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多功能水参数测定仪,HI839800,美国哈纳仪器有限公司;电热干燥箱,202-1,江苏省东白县电器厂;溶解氧测定仪,HI9146,美国哈纳仪器有限公司;显微镜,XS-18,上海仪圆光学仪器厂。实验采用上海同广科教仪器有限公司TG-277 型SBR 式污水处理实验装置进行污泥培养和实验研究,SBR 反应池尺寸为58 cm×32 cm×32 cm,有效容积为45.24 L,采用电脑控制各反应工序进行。

1.2 测试方法

废水化学需氧量(COD)、N-NH3、总氮用多功能水参数测定仪确定,溶解氧(DO)采用溶解氧测定仪确定,污泥半小时沉降比(SV)、污泥质量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值采用常规标准方法确定[10]。

1.3 污泥培养

采用吉林省某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反应器放入某市实际市政污水,开始持续曝气培养活性污泥。接种曝气两周后,每天设3 个周期,每个周期的为8 h,即进水同时搅拌0.5 h,曝气运行6 h,沉淀0.5 h,排水0.5 h,排水后静置0.5 h,完成一个反应周期。在培养过程中测试污水进出水COD、曝气池DO、污泥SV、MLSS、SVI、N-NH3、N-NO3-等参数,同时显微镜观察生物相。培养25 d 后,污泥质量浓度可达3.0 g·L-1左右,SV为16%,每天排出8 g 污泥,SVI 值为50 左右,显微镜镜检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经过10 d 的培养,活性污泥已经基本成熟,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研究。

图1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镜检图(放大160 倍)

1.4 研究方法

实验具体考察了3 种不同工序对废水中氮元素转化规律的影响,具体工序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中3 种SBR 工序对比

2 结果与讨论

经过为期25 d 的污泥培养和27 d 的实验研究,本研究SBR工艺的COD、总氮去除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 可知,虽然3 种工序均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但是相比之下,工序2 具有较为稳定的COD去除效果和总氮脱除效率,当进水总氮由7.63 mg·L-1增至76.45 mg·L-1时,其总氮去除率可以维持在95%左右,出水总氮低于1.5 mg·L-1。因为工序2 设定进5 h 的强化曝气反应时间,因此其氨氮去除也较为稳定,其结果如图3所示。

图2 不同SBR 工序条件下COD 及总氮去除规律

当进水氨氮在10~70 mg·L-1范围内波动时,其出水氨氮为维持在1.0 mg·L-1以下,去除率高于95%。而且与其他两种工序相比,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硝态氮变化规律如图4所示,其结果表明,工序2 中两段缺氧反硝化过程其反硝化能力较强,其脱氮效果受进水硝态氮影响不大。

图3 不同SBR 工序条件下氨氮去除规律

图4 不同SBR 工序中N-NO3-去除规律

图5 不同SBR 工序运行中污泥的特性变化规律

3 结论

SBR工艺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脱氮特性,且不同运行工序对其脱氮效果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指出,选择二段脱氮强化工序,即:进水(水下机械搅拌)0.5 h-曝气5 h-水下机械搅拌1 h-沉淀0.5 h-排水0.5 h-闲置0.5 h 的工序,对水中氨氮及总氮的去除均有促进效果,当进水总氮在7.63~76.45 mg·L-1范围内时,该工序SBR工艺可以实现总氮95%以上的去除率,其出水总氮可维持在1.5 mg·L-1以下。该工序具有较好的抗总氮负荷冲击的能力,适合在实际含氮污水处理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测定仪硝态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基于Android系统的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的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ASM2d模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智能复摆周期测定仪的研制
低C/N比污水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累积特性研究
活性污泥对管式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拜安时与D1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的临床实用性比较
酶抑制法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灵敏度的校准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