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吸附剂对木犀草素的富集及CARS变量筛选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2020-11-09贺小刚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库尔班江努尔麦提努尔比耶阿卜杜瓦柯冯昱龙楚刚辉
贺小刚,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库尔班江·努尔麦提,努尔比耶·阿卜杜瓦柯,韩 想,冯昱龙,楚刚辉
(新疆特色药食用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喀什大学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富含木犀草素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疾病[1-3]。目前,木犀草素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4-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7]、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PCE-DAD)[8]等,这些方法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但存在分析速度慢、操作较繁琐、分析成本高、需使用有毒溶剂等缺陷。
近红外(NIR)光谱是介于可见光与中红外光的一种电磁辐射光谱[9-10],由其发展的NIR分析技术由于速度快、无损、在线分析等突出优点,在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11-14]。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灵敏度较低,适用于含量大于0.1%的成分分析,对于微量成分,多利用吸附材料富集后再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检测[15-16]。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是一种毒性很小的绿色溶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化学工业、生命科学、环境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17-20]。Zeng等[21]研究发现,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铵([Bmim]Br)水溶液可提高槐花中芦丁的提取含量;Han等[22]用1-丁基-3-甲基硫酸盐([Bmim][MS])水溶液结合超声辅助萃取法,提取了芹菜中的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提取率比传统方法明显增加;Guan等[23]也用相同的方法富集了五味子中的木酚素。
竞争性自适应权重(CARS)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变量筛选方法,是模仿达尔文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原则所建立的一种变量选择方法,通过该方法可筛选出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中回归系数绝对值大的波长点,筛除小的波长点,实现最优波长变量的组合[24-25]。通过去除冗杂的信息,达到提高分析精度的目的[26]。本文合成了一种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快速方便地富集稀溶液中的木犀草素,采用CARS变量筛选结合连续小波变换(CWT)光谱预处理的近红外光谱方法对木犀草素进行定量分析,为木犀草素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的检测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材料
AntarisⅡ近红外光谱仪、IR-20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TU-19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JJ-2增力电动搅拌器(金坛市医疗仪器厂);DK-98-Ⅱ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F-TDL-250A低速离心机(上海菲恰尔分析仪器有限公司);ME204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F-4型压片机(天津市港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WS70-1红外快速干燥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木犀草素(色谱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氨水、D-葡萄糖、氯化钠(均为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天津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硅酸乙酯(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
1.2 实验方法
1.2.1 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的合成参照Qiu等[27]的操作方法并适当改进:在三颈瓶中加入100 mL甲醇、2 mL(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5 mL正硅酸乙酯,于室温下搅拌30 min。然后加入2 mL纯水和2 mL氨水搅拌24 h,停止搅拌后将产物用离心机离心,用纯水洗涤至中性,再用甲醇洗涤2次,将所得样品放置于培养皿中,常温下晾干。即得巯基二氧化硅样品,研磨备用。
将上述合成的巯基二氧化硅加入三颈瓶中,再加入100 mL甲醇和1 mL 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搅拌并水浴加热至60 ℃,加入0.04 g AIBN,恒温水浴搅拌48 h,离心,依次用纯水、甲醇洗涤后常温晾干,研细收集得到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其合成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的合成机理Fig.1 Synthesis mechanism of imidazole ionic liquid adsorbent
1.2.2 木犀草素吸附实验称取0.15 g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置于100 mL锥形瓶,加入一定浓度的木犀草素溶液,室温下振荡20 min。取样,用量筒式过滤器过滤,滤液在347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计算吸附率(F%)。吸附率按下式计算:F%=100%×(A0-A)/A0,式中,A0和A分别为木犀草素溶液吸附前、后的吸光度。
1.2.3 木犀草素样品的制备与富集配制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木犀草素储备液,于0~4 ℃储存备用。在制备木犀草素测试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D-葡萄糖,以考察背景干扰对木犀草素测定的影响。将150 mg/L木犀草素储备液适当稀释,再加入1 mg/L氯化钠、10 mg/LD-葡萄糖,配制质量浓度为0.3~15 mg/L的70个木犀草素测试溶液。称取0.15 g吸附剂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将70个木犀草素测试溶液加至锥形瓶中,常温振荡20 min后抽滤,收集滤渣,室温晾干后得到70个木犀草素样品,其中53个样品为校正模型,17个样品(4对重复样本)为预测模型,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
图2 70个木犀草素样品的近红外光谱Fig.2 Near-infrared spectra of the 70 luteolin samples
1.2.4 光谱测量方法将光谱仪在室温下预热1 h,选择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测量70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扫描波数范围为4 000~10 000 cm-1,仪器分辨率为4 cm-1,测量时每隔1 h仪器自行进行背景校正。每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经过64次扫描,重复3次,将3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最终光谱数值。图2为70个样品的光谱图,因木犀草素的含量较少,70个样品的光谱图很难用肉眼区分。为提高近红外光谱的灵敏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采用PLS方法构建模型。并根据仪器软件TQ analyst 9选择最佳波数范围为4 156.7~7 552.8 cm-1。
1.2.5 CARS 变量筛选CARS方法采用Matlab R2010b软件实现,是比较新颖的用于变量筛选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中“适者生存”准则,将每个变量看成一个单独的个体,对变量进行逐步淘汰选择,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以提取光谱中与分析鉴定有关的有效变量信息,优化最优的变量子集,从而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28]。
2 结果与讨论
2.1 巯基二氧化硅、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的红外光谱
分别对巯基二氧化硅、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扫描光谱范围为400~4 000 cm-1,结果如图3a、b、c所示。相比于曲线a和b,曲线c中1 568 cm-1(很弱)处的吸收峰源于咪唑环骨架振动,1 460 cm-1处为甲基 C—H 的变形振动吸收峰,1 190 cm-1(很弱)处为咪唑环的伸缩振动。在曲线a中2 750 cm-1处为巯基的吸收峰,而反应后该峰消失,并在1 080 cm-1出现了C—S—C的振动吸收峰,曲线b中1 580 cm-1处为碳碳双键的振动吸收峰,强度很强,在反应后此峰消失。上述结果说明,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与巯基二氧化硅反应形成了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
图3 巯基二氧化硅(a)、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b)和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c)的红外光谱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sulfhydryl silica(a),1-allyl-3-methyl imidazole chloride(b) and imidazole ionic liquid adsorbent(c)
图4 木犀草素标准溶液吸附前(a)及吸附后(b)的紫外光谱Fig.4 UV spectra for luteolin before(a) and after(b) adsorption
2.2 吸附条件的优化
2.2.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吸附剂用量是影响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吸附剂用量与吸附率的关系,分别准确称取0.1、0.15、0.2、0.3 g的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g/L木犀草素水溶液,充分振荡20 min,抽滤,取上清液在347 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并计算吸附率。结果表明,吸附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剂用量为0.15 g时,得到的吸附率最大(为90.9%),用量大于0.15 g后吸附率无明显变化。因此,选择最佳的吸附剂用量为0.15 g。
2.2.2 pH值的影响考察了不同pH值时木犀草素溶液的吸附效果,分别在6个100 mL锥形瓶中加入 0.15 g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再依次加入pH 值为 2、4、6、7、8、10的10 mg/L木犀草素水溶液。振荡20 min,抽滤,取上清液在347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吸附率。结果显示,当pH<7时,吸附率随pH 值的增加而增加;pH 7时吸附率最大,达到90.1%;pH>7时,吸附率随pH 值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因此,选择在pH 7条件下进行木犀草素的吸附。
2.2.3 振荡时间的影响在pH 7条件下,准确称取0.15 g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加入10 mg/L木犀草素溶液,常温下分别振荡2、5、10、20、40、60 min,同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吸附率。结果表明,吸附率在20 min之前随着振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振荡时间为20 min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为90.5%),20 min之后几乎不变化。因此,选择最佳振荡时间为20 min。
2.3 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对木犀草素的吸附效果
为探究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对木犀草素的吸附效果,用10 mg/L木犀草素水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对吸附前后的木犀草素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图4),由图可知木犀草素的特征吸收波长为347 nm,与10 mg/L木犀草素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a)相比,经吸附剂吸附后的吸收光谱(曲线b)在347 nm处几乎完全吸收,吸附率达90.9%。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木犀草素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2.4 吸附等温线
为研究该吸附剂的等温吸附行为,称取0.15 g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分别加入20、50、70、100、150、200、250、300 mg/L的木犀草素溶液,振荡20 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在347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计算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通过下式计算吸附剂的吸附量:Qe=(C0-Ct)×V×10-3/m,式中:Qe为1 g吸附剂吸附的木犀草素质量,mg/g;C0为木犀草素的初始质量浓度,mg/L;Ct为吸附后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mg/L;V为溶液总体积,mL;m为吸附剂质量,g。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吸附现象,该模型用公式(1)描述[29-30]:
(1)
式中:Ct为吸附后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mg/L;Q0为理论的最大吸附量,mg/g;KL为Langmuir模型常数。
图5 木犀草素的吸附等温线Fig.5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luteolin
绘制木犀草素吸附量(Qe)与初始质量浓度(C0)的关系曲线,得到吸附等温线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量迅速增加,当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大于150 mg/L时,吸附量增加趋缓。以Ct/Qe对Ct绘图得到关系曲线(如图5插图),线性方程为:y=0.128 3x+1.363 9(r2=0.997 2)。由此可知该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根据线性方程得到木犀草素的最大吸附量为7.1 mg/g。
2.5 木犀草素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结果
2.5.1 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以PLS建立木犀草素的定量校正模型,将70个样品的光谱经过无处理、一阶导数(1st)、Savitzky-Golay平滑(SG)、连续小波变换(CWT)、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MSC+CWT、SNV+1st等进行光谱预处理[31-33],再通过蒙特卡洛交叉验证(MCCV)[34]法确定模型的因子数(Component number),经过CARS波长变量优选获得最优波长变量集,获得更佳的定量模型为偏最小二乘回归-竞争性自适应权重(PLS-CARS)法,并与未经CARS变量筛选的模型进行对照。PLS和PLS-CARS均由Matlab R2010b软件实现。
由于近红外光谱中既包含木犀草素的光谱信息,也包含其他杂质的信息,通过采用合适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提取特征信息后进行分析。表1显示各种光谱预处理得到的木犀草素定量模型的预测能力,以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相关系数R值和预测残差值(RPD)作为评价模型的指标,RMSECV反映了预测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偏离程度,R值反映了预测浓度与真实浓度的相关关系,RPD反映了定量结果的好坏,一般RPD>2.5且值越大说明定量结果越好[35]。
由表1可知,相比于未经处理的PLS方法,样品经1st、CWT、SNV+CWT、MSC、MSC+1st、MSC+CWT、SG、SNV和SNV+1st处理后,RPD值增加,说明光谱预处理可有效改善定量结果,但RPD值增幅偏小,定量效果不好。且RPD值均小于2.5,表明不能准确定量分析木犀草素。
表1 未经CARS处理的木犀草素PLS模型的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luteolin PLS model without CARS treatment
先采用CARS算法进行波长变量的优选,对样品进行1st、CWT、SNV、SNV+CWT、MSC、MSC+CWT、SG等光谱预处理后,再进行PLS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未采用CARS处理的模型,木犀草素样品的变量数均为1 557个,主因子数最大为9(表1);而采用CARS进行变量优选后,所有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分析木犀草素样品的变量数均在60个以下,而且部分主因子数适当减小,除MSC+1st和SG两种光谱预处理后的RPD下降外,其余光谱预处理方法的RP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MSC的RPD由2.02增至3.26,SNV由2.02增至3.24,CWT由2.18增至3.63,这3个预处理方法在CARS变量优选后RPD增加明显,其中CWT的RMSECV最小,R和RPD值最大,能够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经过CARS优选有效的定量光谱信息后,CWT预处理光谱的定量效果最好。
表2 经过CARS处理的木犀草素PLS 模型的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luteolin PLS model with CARS treatment
2.5.2 定量模型的验证为验证木犀草素定量校正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17个外部预测集样品(4对重复样品)检验所建的校正模型,预测集的实验条件与校正集相同,并采用CWT光谱预处理进行验证,建立了预测浓度与参考浓度之间的关系(图6)。结果显示,未经CARS变量筛选前(图6A),预测浓度和参考浓度之间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为0.939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173 3 mg/L,预测集样本回收率为83.2%~127%。经CARS变量筛选并用CWT光谱预处理后(图6B),两者之间的拟合程度更好,R为0.950 3,RMSEP为1.100 8 mg/L,预测集样本回收率为77.8%~116%。结果表明,经CARS变量筛选处理并用CWT光谱预处理的模型定量效果更好,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
3 结 论
本文制备了一种咪唑型离子液体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振荡时间对稀溶液中木犀草素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15 g、pH值为7、振荡时间为20 min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为90.9%);另外通过吸附等温线得到该吸附剂对木犀草素的最大吸附量为7.1 mg/g。采用近红外光谱CARS变量筛选的方法对木犀草素进行了定量校正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未经CARS变量筛选的模型,经CARS变量筛选后所有近红外光谱预处理的样本变量数大大减少,由1 557个降为60个以下,部分主因子数适当减小,除MSC+1st和SG两种光谱预处理后的RPD结果下降外,其他光谱预处理的RPD结果均有提高。其中采用CWT光谱处理方法进行模型验证时,RPD由2.18提高到3.63且为最大值,R最大,且RMSEP最小。通过定量模型的对比,说明采用CARS变量筛选结合CWT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实现对稀溶液中木犀草素的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