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与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
2020-11-09张清容
张清容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 绵竹 618200)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输液工具,1964 年用于临床,20世纪60 年代,在美国等欧美国家普及应用,于90 年代进入中国,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1]。由于留置针比输液钢针存在诸多优势,已逐步替代一次性输液钢针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输液工具[2]。护理实习生的角色由学生转化为临床护士,就是通过临床实习这一重要阶段来实现的。同时,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负责了一部分静脉输液工作,对患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加强护生在实习期间静脉留置针的学习,提高护理质量安全,减少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实习护生进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以便带教老师采取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现进行以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 年12 月仍在我院实习的所有护生84 人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临床行为实践观察。
1.2.1 知识问卷包括:静脉留置针穿刺消毒范围、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冲封管方法、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留置针附加装置的更换、无菌敷贴的更换、封管夹的位置等共计20 道题目。
1.2.2 临床行为实践包括:留置针操作流程和维护,冲封管方法。
1.3 调查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发放问卷84 份,填写并回交84 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构成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84 分,其中年龄17 ~21 岁;男7 人,女77 人;临床实践时间8 至9 个月;学历:本科14 人,大专52 人,中专18 人。
2.2 留置针知识来源情况及认知情况
2.2.1 留置针知识来源情况
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57.14%(48 人)
来源于学校老师:42.86%(36 人)
2.2.2 护生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正确率见表1。
表1 护生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正确率
3.讨论
3.1 护理实习生外周静脉留置针学习情况
本研究显示,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带教老师的教授获得知识的比例仅为57.14%,有42.86%的护生是通过在校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获取留置针相关知识。临床实习是护生角色转变及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习,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3]。但是在临床,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生带教工作,均由带教老师同时承担着,这样在时间和精力上就感到明显不足[4]。医院应适当减少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量,合理安排工作和带教时间。部分带教老师缺乏静脉治疗相关知识,为了确保对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带教老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有研究表明,经过规范完整的静脉留置针培训的护生对其认知度高[5],而我院护生在临床实习中,主要学习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未对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同年龄段使用留置针部位的选择及维护等进行规范培训。为提升护生实习质量,我院应将留置针相关知识及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知识纳入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内容当中。
3.2 护生静脉留置针知识、行为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实习同学静脉留置针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得分较低,有待提高。护生不同的学历、个人的慎独精神、带教老师的技能考核和临床指导以及自身的职业素养都会影响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行为。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采取个性化、针对性带教方式,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临床带教采用技能考核的学习方式,可促进护生对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6]。我院各科室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进行了有效的考核,忽略了对静脉留置针操作的考核。建议将静脉留置针的考核也纳入各科考核计划之中,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知识掌握效果。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对护生来说是最实际的示范和教育[7]。护生行为必然受到临床带教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带教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规范自身操作行为,做好护生角色榜样。部分护生在理论上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维护有较正确的认识,但由于慎独精神的缺乏,认识不到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致使他们的行为态度受到影响。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她们不能完全按照静脉留置针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所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加强对实习护生慎独精神的培养。此外,护生的临床实践操作需带教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和反馈,使其了解自身存在问题与不足,指导他们不断总结与反思,进而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8]。
4.小结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医院,实现角色转变的过度阶段,也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故在实习期间,应加强对护生留置针操作及理论的培训与考核,规范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的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静脉治疗理念及规范的静脉治疗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