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豆粕发酵技术在饲料原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08王晓珊孙凯辉连智雄陈晓虹蔡小佳江洁荣
王晓珊 孙凯辉 连智雄 陈晓虹 蔡小佳 江洁荣
【摘 要】生物豆粕发酵技术以现代生物工程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应用绿色豆粕土壤进行固体发酵,完成对于大豆蛋白质的有效降解,并在土壤中完成多项营养物质的培养,促进生物豆粕当中营养性大幅度提升。本文主要对生物豆粕发酵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其在饲料原料生产当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生物豆粕;发酵技术;饲料原料;生产应用
一、生物豆粕发酵技术简介
生物豆粕发酵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充分利用我国现代菌种生物工程技术,将传统菌种发酵技术与菌种固体生物发酵工艺技术相互融合,并以优质的绿色豆粕土壤为主要发酵原材料,接种米曲霉,通过这种含有米霉和曲霉的传统菌种固体发酵技术能够尽量最大化地快速去除优质豆粕土壤中的各种有害抗药性营养成分,高效率对豆粕大豆蛋白质进行降解,将降解后的成分作为优质的小豆多肽蛋白营养来源。这种生物豆粕技术不仅可以在优质土壤中快速产生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生长因子等活性营养物质,具有有效增强婴儿适口进食量,改善婴儿身体所需营养素比例,促进各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促进婴儿人体骨骼成长,减轻人体腹泻腹痛症状的优良作用。
二、生物豆粕发酵技术作用功效
(1)无化学抗原和其他生物耐受性的各种抗人体营养生物因子,经过大量细菌化学发酵和生物氧化化学处理后,原有的脲酶、胰蛋白酶等抗抑制生物因子、凝血素、大豆白血球蛋白、β-肝素伴随性球蛋白、植酸等其他耐受性强的抗人体营养生物因子被充分吸收净化,有利于有效保护了胃肠道结缔组织正常结构,促进其对哺乳动物的自身免疫修复作用,提高了脊椎动物的整体生产力和活力。
(2)小分子大肽蛋白和小肽蛋白的总含量高,总含量约平均为总分子蛋白的70%。研究结果表明动物蛋白质能够帮助消化道系统进行代谢降解,因而在动物食用日常杂粮中如果大量掺入小肽蛋白质,就能够有效地通过提高动物蛋白质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蛋白质利用率也就可以达到高达95%以上,提高了动物饲料成分中的磷和氮在动物体内的降解沉积,小肽在哺乳动物胃肠道中非常容易与其他各种矿物质和微元素相互作用,促进哺乳动物的健康生长。
(3)丰富的生物乳酸、醋酸和各类谷氨酸经过多次人工发酵后,其乳酸生物含量会高达3%以上,有利于促进哺乳动物的胃和肠道健康,有效防止动物腹泻。
三、生物豆粕发酵技术在饲料原料生产中的应用
3.1改善饲料营养风味
发酵后的生物豆粕不仅具有独特的饲料发酵味和芳香味,诱饵和食性极佳,改善了动物饲料的营养风味,增加了其他动物的营养食欲,长期广泛应用后还可以被培养成良好的动物喜爱,提高了其他动物的饲料采养和食量,促进了其他动物的健康生长、降低了对原材料的消耗,除此之外还能提供天然的酸化剂-乳酸、醋酸,不必另行添加饲料酸化剂,降低饲料成本。
3.2解决哺乳动物营养性疾病
发酵生物豆粕无任何动物抗原和不同的激素耐受性动物营养素,能够解决各种哺乳动物可能发生的各种营养性疾病腹泻。
3.3增强饲料的免疫调理能力
通过免疫調理和控制刺激哺乳动物细胞和酶与动物自身的关系总结细胞整体活性,促进哺乳动物的脾胃肠道和皮肤绒毛膜的发育,促进年轻和老龄哺乳动物的身体胃肠道免疫功能,提高其身体防病和抗耐病和受免疫能力,促进哺乳动物的身心健康和谐成长和共同发展。
3.4提升饲料当中的蛋白质利用率
高含量的小肽复合蛋白,可以直接通过进入胃肠道哺乳动物黏膜,转运迅速、吸收的程度速率快、容易达到完全饱和;不仅可以促进细胞氨基酸之间的快速吸收,还有助于有效促进哺乳动物游离细胞氨基酸的快速转运;小肽蛋白吸收后所消耗的热能低,节约了剩余能源,提高了各种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
3.5补充饲料当中的活性菌含量
发酵生物豆粕能够向饲料中补充大量活性菌和益生菌,促进各种哺乳动物以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营养繁殖,抑制饲料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各种有害微细菌的生长繁殖,改善哺乳动物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减少传染性肠道疾病的频繁发生。
四、结语
发酵生物豆粕有效增强了各种动物机体的自身对抗免疫抑制功能,减少了动物抗生素的实际使用量,甚至可以替代一些常用抗生素,能够有效补充动物营养,并在此同时提高动物自身对抗免疫的能力,由此可见生物豆粕发酵技术在饲料原料的生产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谢全喜,侯楠楠,王梅,王倩,曹斌,谷巍.高产苯乳酸菌株的筛选及其在豆粕发酵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21,40(07):65-70.
[2]辛董董,葛兰英,张浩.茶园施用豆粕发酵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03):22-30.
[3]韩佳临. 种猪肠道微生物分析、益生菌筛选及发酵豆粕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20.
[4]刘伟. 蛋鸡玉米、豆粕、酶解豆粕和发酵豆粕代谢能值的测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