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民宿设计
——以云南省大理市银桥镇上阳波村民宿为例

2020-11-08邓嘉巍ChangLinandDengJiawe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白族民居民宿

常 林 邓嘉巍Chang Lin and Deng Jiawei

云南是我国旅游大省,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人们到此旅游,住宿常常以民宿为首选,以丰富多方面的体验。近年,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其乡村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民宿设计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当今民宿改造中的新宠。

一、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近年来,“自由行”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乡村民宿成为他们旅程中的打卡地,乡村民宿的数量每年也随之稳步增长。现阶段,我国乡村民宿建筑大多形式简单,定位混乱,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选择的需要。在以往传统民宿改造中,往往缺乏对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

目前,有关民宿发展的相应国家标准还不够完善,乡村民宿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有较大的差异,在对于传统民居再利用方面也有较大欠缺。在许多民居建筑改造中,对传统建筑的大肆破坏、用现代建筑取而代之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部分有保护意识的居民在对民房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下手。目前,我国的乡村民宿不仅存在硬件方面的问题,在软实力方面也不容乐观;乡村民宿很多都处于自我运行的发展状态,缺乏对未来民宿产业的统筹规划;民宿运营、管理上缺乏专业人才,相关经营者在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二、上阳波村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上阳波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银桥镇,距大理古城5公里,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坐落于山水之间,发展依赖于乡土自然环境。上阳波村现有农户65户,人口265人,青壮年多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村内仅有冯、段两姓氏,均为白族。对该村的民宿改造,应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在保证游客入住舒适度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文化的体验感。

上阳波村的民宿多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形式。这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关。由于上阳波村地形坡度较大,而“三坊一照壁”的形式恰好能够根据地形建设房子。“三坊一照壁”格局形成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正房和耳房均为重檐的形式(图1、图2),下檐比上檐多了一个前伸的斜面,用来保护房屋木质部分不受雨淋,相当于雨棚。此外,“三坊”能够满足房屋的排水、采光和通风要求,形成了走廊中间高、两端低的造型。

图1 正房的重檐造型

图2 耳房的重檐造型

三、上阳波村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

建筑是一地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地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地域特性首先体现在与周边大环境的协调性上。此外,还要与其周边特定的小环境相融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状态。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市的竹楼式宾馆,设计师采用单幢分散式临水布局,游客来到这里会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打动,并使其感觉如同真正置身于白族村寨之中。上阳波村的民居建筑造型别致,具有浓郁的白族风味。从大环境来讲,该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但从小环境来讲,它与旁边的玻璃结构建筑显得有些违和。因此,设计师在考虑大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该建筑周围小环境的布置——它是决定该设计成功或是失败的关键点。设计师可以在其建筑周围设定一定的尺寸范围,并运用隔断、过渡等设计手法让其保持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性。

四、上阳波村建筑功能空间的适用性

“外观设计紧随于空间功能,内容结构决定外部特征”是当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师可根据当代建筑风格设计出一个纯粹的内部功能空间,也可将其称作一种理性的内部形式。如果设计师按照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可能会在设计初期考虑不到建筑内部结构使用功能这一方面。因此,建筑设计离不开理性分析。而建筑功能空间的适用性就是其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上阳波村的村民大多为白族人,他们的居所大多为竹楼式建筑。远观其结构与现代别墅十分相似,设计师可在其建筑内部加入现代家居,这样一来就能使其完全与现代酒店内部相应配套设施相协调,并满足其功能性。“竹楼式宾馆”便是由此理念衍生而来。同时,该地区民居建筑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第一层架空,主要用于存放交通工具和休闲放松,有的则用来饲养牲畜。第二层主要以居住为主,包括主卧、次卧、起居室、厨房等功能空间,并具备一定的整体性。但这种布局会导致空间利用率不足。因此,设计师可针对第一层空间,采用局部架空的设计手法,使一部分空间作为宾客接待区,并用隔断的形式进行区域划分。在未接待宾客期间可将隔断移开,形成一个大的空间,主要以休闲放松为主。而交通工具的存放与牲畜的饲养可在固定的区域内进行统一管理。

五、上阳波村建筑与文脉的传承性

上阳波村的民族文化是以一个中心为基本点,并逐渐向外延伸,最终形成一环套一环的文化圈。越靠近内圈,其民族文化愈为浓烈;相反,越靠近外圈,其民族文化愈为浅淡、混杂。这一现象即为文脉的传承性。而上阳波村作为南诏文化的中心,其影响遍及我国云南全省。按照文脉的传承性对该地文化进行分析,上阳波村距离大理市区仅5公里,大理市辖区的建设能够将南诏文化反映出来,并使其得以延续。根据城市与社会的自然发展规律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相融合,对上阳波村以及大理古城的保护与大理新城的建设是符合实际的一条发展思路。

六、关于上阳波村民宿设计的思考

1.建筑的保护与创新

上阳波村优秀的传统民居完全是当地村民适应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生动表现。尽管发生过很多变化,但最终这些村落的社会结构与建筑形式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民宿的主要改造方式是在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形态的前提下,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修复,并对室内空间进行功能区的重新分隔,在室内空间中使用现代化的设施,但仍需要保留传统的木质家具进行风格的定位,手工艺品和器具可以加以装饰,以软装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创新方面,为了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可以采用新旧材料结合的设计手法,局部加以点缀。

2.地方文化介入与本土材料运用

乡村民宿设计需要介入地方文化建设,进而不断地深化品牌内涵,为民宿增添新的活力。民宿产业是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开展而兴起的。特色民宿设计是地方乡土文化的代表。它结合本土材料的运用,进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民宿风格。当今民宿设计是在保留其自身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改造。在乡村民宿的改造中,尤其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顺应。对本土材料,如废弃的砖瓦、老旧的木门木窗和石材等可加以运用,以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与改变,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相辅相成、共存相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民宿整合当地特色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保持一致。创新实践结合乡村“绿色发展”理念会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之旅,从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3.民宿设计与传统村落的融合

当代民宿改造设计的主要元素即传统村落风格与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从建筑个体层面来说,上阳波村建筑外观设计与艺术表现手法、室内陈列设计等都是白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改造时,不仅要“潜进去”,更要“跳出来”,不能单一地考虑建筑与其内部的结构和空间关系,还要思考建筑本身与公共空间,以及所涵盖的景观带的关系。

4.白族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其建筑中的表现手法

(1)“繁”的手法

“繁”即尽可能地直接使用白族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各种元素,如装配饰、纹路等。它相当于对传统文化的再现,可展现出复古的格调。毫无疑问,白族传统民居装饰风格稳定,技术娴熟。在使用时,我们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直接使用其成熟的装饰风格和技术。此外,选取的元素要与被装饰的房屋风格、工艺相似,不能够直接照搬所有的装饰元素。

举例来说,上阳波村茶馆就是采用了“繁”的方法。它尽可能地利用传统的白族装饰元素,檐角飞翘、粉墙黛瓦,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勒出马头墙与天空的绝美轮廓线,空间层次丰富,韵律优美。特别是在建筑外观设计上,设计师借鉴了我国传统徽派建筑中的雕刻技艺,包括砖雕、石雕、木雕共三种。砖雕多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烧制而成,并称之为青砖;石雕采用大理石、花岗石、寿山石等密度大的石材制作而成;木雕则采用质地细腻且韧性强、不易变形的紫檀木来进行雕刻。上阳波村茶馆内部也采用了大量的雕刻元素。其木雕横亘在正门横梁上方,与两旁的砖雕相互呼应,简洁的同时,又显得淡雅明媚。该茶馆内部窗框多采用紫檀木进行雕刻。远观可发现,室内雕窗、景洞和外部空间环境形成了“隔而不断”的视觉效果,扩大了视野。此外,茶馆内部的包厢又在此设计手法上进行了升华,运用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与穿插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包厢内部景致与陈列层次丰富,环境优雅闲适。同时,茶馆内部顶灯采用木质雕花作为装饰。当电灯打开的时候,灯光会穿透古朴的木质雕花,使得整个空间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晚清时期。在整个上阳波村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其楼上的黄花梨大雕。其上有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寄情于青山绿水间,形态栩栩如生,在画面布局上充分借鉴了新安画派的风格。其十几层的镂空层次也充分显示了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上阳波村茶馆通过对白族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运用,构造了一个古朴、传统的环境气氛和一个闲适、精致的饮食空间环境。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繁”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装饰时首先要考虑适度的原则,表现方式也要符合常理;其次要考虑古今题材的衔接,搞清楚古朴元素的文化内涵;再次要注意装饰色彩与装饰造型需符合建筑整体所要体现的意境。

(2)“简”的手法

“简”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事物的抽象表达与二次构想,并将其运用到当代人们生活当中。在上阳波村的具体操作中,即是对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外观及内部陈列等进行形象分析,将其主要特点概括出来,在保留原有建筑文化特征的同时,将新的元素加入进去,从而创造出新的室内装饰风格与建筑元素。

例如,大理市祥和酒店的设计风格就是在白族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简化,将这些传统的装饰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之中,形成了古今交融的独特装饰风格。祥和酒店包厢内部空间白族传统民居元素的隔扇造型保留下来,但材质上却不同于传统的木质材料,而是改用金属加玻璃的组合,并简化了传统民居隔扇精细、复杂的木质雕刻,转而使用简单的线条框架结构,对主体空间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其色彩以黑、白、灰作为主线,体现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色彩运用,使就餐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白族特有的地域文化。

七、结语

乡村民宿是传统民居面对新时代、新起点的一种转变。它把传统民居作为载体,通过民宿的方式展现出新的活力。现阶段,我们保护并建设上阳波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但也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忘了文脉的传承与保护,因为它是当地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近观上阳波村的民居建筑,我们仿佛看到一部民族文化的历史书,在岁月的积淀下不断变得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发展至今已不仅是人类日常休息的场所,而且也承载了诸多民族文化内涵。可以说,上阳波村民居建筑是当今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白族人民科技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艺术文化的综合优化体。

上阳波村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其民宿改造主要是为了满足废弃的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从而提升村落的配套和产业。发展民宿产业将会使村落的空间环境和交通状况有极大改善,最终会促进村落传统民居各方面体验要素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白族民居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东胡林民宿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你是民宿达人吗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