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契重光
——天津博物馆馆藏甲骨赏析

2020-11-08徐苗苗XuMiaomiao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卜辞甲骨甲骨文

徐苗苗/Xu Miaomiao

甲骨文是我国商代后期(约前14—前11世纪)王室贵族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或写的文字,也称为“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其内容包括祭祀、天文、狩猎、气候、病疾、出行等多方面。甲骨文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进一步明晰我国商代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天津博物馆现有甲骨藏品1800余件,大部分是由王懿荣、王襄、周叔弢、张书诚等甲骨收藏家捐赠。这些甲骨片大字多,所载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0世纪30年代,甲骨学家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殷墟甲骨划分为五个不同时期:第一期为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为祖庚、祖甲,第三期为廪辛、康丁,第四期为武乙、文丁,第五期为帝乙、帝辛。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五期”均有,种类齐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现就该馆馆藏甲骨中的一些代表性藏品进行简单分析。

甲骨文中的祭祀

祭祀在商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祭祀之前,商人往往先就祭祀对象、祭祀方式、祭品等进行详细占卜,并把占卜情况刻写在甲骨之上。这就给后世留下了研究商代祭祀制度的丰富资料。

1.商武丁 五百(奴)用卜骨(图1)

此卜骨纵19.4厘米,横11.2厘米,方若旧藏。甲骨正面所刻卜辞中,有一条记录了三月癸丑日贞人贡贞问是否要用五百名奴祭祀。根据事后补刻的验辞,之后第十天,也即三月壬戌日,是用了一百名奴进行的祭祀。卜骨反面所刻卜辞记录了商王根据卜兆判断说丙戌日会下雨、不吉利等事。

图1 商武丁 五百(奴)用卜骨

2.商武丁 于黄尹卜骨(图2)

图2 商武丁 �于黄尹卜骨

此卜骨纵18.7厘米,横3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卜辞记录了贞问是否于未来的丁酉日对商代明臣黄尹行侑求之祭、在祭祀中是否杀两名羌奴、是否将羌奴作为祭牲,以及王是否对名黄的贵族及名永的贵族下达命令等事。

3.商武丁 豕于父甲卜骨(图3)

图3 商武丁 �豕于父甲卜骨

此卜骨纵19厘米,横2.4厘米,陈邦怀旧藏。其正面所刻卜辞记录了壬寅日贞人争贞问是否使用羌奴或两名垂奴对先妣妣庚行口砍之祭,是否要用三只专供祭祀的羊、对剖十头牛对土地神行烧燎之祭,以及丙辰日贞人争贞问是否要用阉割后的猪在高埠这个地方行侑求之祭等

4.商帝乙、帝辛 彡羌(羗)甲卜骨(图4)

图4 商帝乙、帝辛 彡羌甲卜骨

此卜骨纵8.2厘米,横5.3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卜辞中有一条记录了癸巳日商王贞问这一旬有无灾祸,商王判断说吉利。根据事后补刻的验辞,在六月甲午日商王为先王羌甲举行了以鼓乐取悦神灵之祭。这是商王在位的第三年。

5.商帝乙、帝辛 甲戌祭羌甲戋(戔)甲卜甲(图见前文)

此卜甲纵11.5厘米,横3.6厘米,王襄旧藏。上面卜辞记录了十月甲子日祭戋甲(即河亶甲)、口祭小甲,十月甲戌日祭羌甲、戋甲,甲申日祭阳甲等事。在商代,商王会用几种特定的祭祀方式周期性地祭祀先公、先王,称为“周祭”。这片卜甲体现的是其中第七旬到第九旬的祭祀情况。

甲骨文中的军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除祭祀之外,军事也是殷墟卜辞的重要内容。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商同周围各国的战争相当频繁,军事制度也比较完备。时隔三千余年,我们仍能从卜辞中读出这个古老王朝的浩浩军威和赫赫战功。

1.商武丁 勿乎伐(贡)方卜骨

此卜骨纵18.95厘米,横7.9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卜辞内容记载了辛酉日贞人问是否要为战事向自大乙至祖丁的九位直系先王祷告,以及贞问征伐是否会受到保佑等事。

2.商武丁 王比伐土方卜骨

该卜骨纵20.1厘米,横16厘米,王襄旧藏,王襄家眷捐赠。其所刻内容记载了五月壬子日贞人询问贡方出动的军队是否会对我方造成灾祸,以及乙卯日贞人争贞问让大将沚称述商王的命令,并由商王率领攻伐土方是否会受到保佑。

3.商武丁 沚口爯册王伐土方卜骨

该卜骨纵6.1厘米,横9.5厘米。所刻内容记载乙卯日贞人争贞问让大将沚口称述商王的命令,并由商王率领攻伐土方是否会受到保佑。

4.商武丁 告(贡)方于上甲卜骨(图5)

图5 商武丁 告(贡)方于上甲卜骨

该卜骨纵17.5厘米,横14.3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内容记载某日贞人贞问(贡)方是否会攻至这个地方,壬午日贞人亘贞问是否要为同(贡)方的战事向先王上甲、示壬祷告,以及贞人问商王是否要率军前往驻扎在淲这个地方等事。

5.商武丁 今(春)王徝土方卜骨(图见前文)

此卜骨纵19.5厘米,横16.3厘米,王襄旧藏。其正面所刻内容记录壬辰日和癸巳日贞人股贞问商王“今春”或“今载”(今年之意)循行察视方国土方,是否会攻打敦这个地方等事。事后应验的结果是,贡方果然攻打了敦这个地方。其反面所刻卜辞记载了商王根据卜兆判断说可以护卫旧臣黄尹的神位,以及商王判断说有灾祸、在丙日行事不会吉利、在壬日行事也不会吉利。

甲骨文中的出行、狩猎

商王时常外出、狩猎。在甲骨卜辞中,多有对商王所获猎物种类和数量的详细记载,为研究商代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商武丁 王狩光卜甲(图6)

图6 商武丁 王狩光卜甲

此卜骨纵8.5厘米,横12.6厘米,王懿荣旧藏。其所刻内容记录了一月乙未日贞问商王当日在光这个地方的狩猎是否能有收获。事后补刻的验辞中,还具体记录了商王此次狩猎所捕获的各种猎物的数量。此卜甲为完整的半块龟甲,且记录获兽种类、数量均多,十分罕见。

2.商武丁 丁卯王狩敝卜骨(图7)

图7 商武丁 丁卯王狩敝卜骨

此卜骨纵17厘米,横13.5厘米,王襄旧藏。其正面所刻内容记录癸亥日贞人股贞问接下来的一旬有无灾祸,商王判断说有灾祸,结果第五天丁卯日商王在敝这个地方狩猎的时候,车马发生了事故等事。其反面卜辞不全,所刻内容大致与战争有关。此卜骨正、反两面字口均涂有朱砂。

甲骨文中的气象

在三千多年前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天气对商人影响颇大,故甲骨卜辞中有不少关于风、雨、雹、虹等天气现象的记录。这为研究商代气象和自然环境提供了珍贵资料。

1.商武丁 庚寅风卜骨

该卜骨纵19.9厘米,横11.8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内容记载乙丑日贞人亘贞问是否会下雨,第二天庚寅日是否刮风。此卜骨上附有铜绿,说明其埋藏环境中有可能有铜器。

2.商帝乙、帝辛 王旬亡口卜骨

该卜骨纵25厘米,横10.5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内容记载贞人从九月癸巳日、十月癸卯日、十月癸丑日、十月癸亥日、十月癸酉日、十一月癸未日到十一月癸巳日这连续七个癸日里,在上口这个地方贞问商王在这一旬有无灾祸。

3.商武丁 月食卜骨(图8)

图8 商武丁 月食卜骨

此卜骨纵15.2厘米,横2.5厘米,王襄旧藏。其反面所刻卜辞记录了壬申日傍晚发生的月食。这是世界上关于月食的较早的完整记录之一,也是研究商代天文现象的重要史料。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列为重要标本,是据以天文定年的最确凿的材料。

4.商帝乙、帝辛 干支刻辞骨(图9)

图9 商帝乙、帝辛 干支刻辞骨

此牛骨纵13.4厘米,横7.6厘米,王襄旧藏。其上面所刻内容不是卜辞,而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六十干支,故称为干支刻辞。使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纪日、授时,是中国人的独特发明,时至今日仍在沿用。

5.商武丁 三日乙酉奠� 卜骨(图10)

图10 商武丁 三日乙酉奠 几又 卜骨

此卜骨纵11厘米,横7.7厘米,王襄旧藏。其正面刻有一条结构完整的卜辞。“癸午日占卜,贞人贡问卦”是前辞,记录了占卜时间和占卜人;“商王判断说,有灾祸”是占辞,记录了商王根据甲骨上的卜兆所作出的判断;“第三天乙酉日,癸祀时刮了北风”是验辞,记录了事后验证的结果,是事后的补刻。

6.商武丁 立中允亡风卜骨(图11)

图11 商武丁 立中允亡风卜骨

此卜骨纵14.3厘米,横9.8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卜辞记录了癸酉日贞人亘贞问下一个丙子日的天气情况,结果验证果然没有刮风,以及贞人亘贞问下一个丁亥日是否会变天,结果丙戌日下了冰雹、丁亥日于殸京举行宜祭等事。“立中”在卜辞中多见,或为立旗观风之意。此卜骨右侧卜辞字口涂有朱砂。

甲骨文中的生育

商人对生育十分重视。在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贞问商王妻子生育情况的记录。从甲骨卜辞看,许多生育观念,如“重男轻女”等,在商代就已经存在了。

1.商武丁 妇(婦)好(娩)卜骨(图见前文)

此卜骨纵23.8厘米,横14.1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内容记录己丑日贞人股贞占卜妇好在第二天庚寅日是否分娩,以及辛卯日贞人问命令多羌追逐野兔是否能有所收获等事。妇好是商武丁王的妻子之一,同时也是商代著名的女祭司和女将军,在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

2.商武丁 (妇)妌冥(娩)卜骨

此卜骨纵20.1厘米,横12.4厘米,王襄旧藏。其所刻内容记载二月壬午日贞人问商王的妻子是否会生育男孩等事。

2019年11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习总书记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指示,继续发掘、探析甲骨文的秘密,让世世代代华夏子孙了解殷墟往事,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这段灿烂的人类文明。

猜你喜欢

卜辞甲骨甲骨文
午组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新探
基于造字机理的甲骨字生成技术研究
21世纪以来的甲骨缀合
论与所贞卜辞内容的异同
小屯南地甲骨大版之卜辞关系对比研究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